浙江台州市三门县初级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测试卷
年级: 学科: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共25小题)
①与苏格拉底在街上辩论 ②在街上看扛着“法西斯”的扈从
③和查理大帝讨论国家大事 ④欣赏奥林匹克运动会
①到作坊看青铜冶炼的过程
②许多信佛者到寺庙上香
③阅读孔子编辑的《诗经》
④将占卜的结果刻在龟甲和兽骨上




①说明当时存在封建等级制度
②当时封臣只承认自己直接受封的领主为封主
③这种关系在封建主之间造成一团乱麻般的权利义务关系
④这种关系使封建主及农奴之间关系井然,社会稳定
① | 城市的兴起,早期资产阶级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
② | 12世纪的威尼斯作为经济和政治中心是当时西欧最大的城市 |
③ | 城市的兴起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行会逐渐形成。 |
④ | 西欧城市经济是自给自足的。 |
①商汤灭夏 ②齐桓公称霸 ③张骞出使西域 ④刘秀建立东汉
①经济繁荣,国力强大 ②巩固西汉的政权 ③为了吞并匈奴 ④确保北部边疆的安宁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共50分)(共4小题)
材料1:他南征北战,统一了四分五裂的国土。他还将宗教定为国教,让其邻国民众也脱离苦海……。
材料2:他是罗马帝国的开国君主,他颁布的法令成为罗马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3:他曾经说过:“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
材料4:他执政期间确立了雅典的民主制度,之后,这国家拥有了这世界上最完美的民主政治制度。
材料一:“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赋敛”“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明法者强,慢法者弱”
——《中国通史》
诸子观点 |
体现的思想(主张) |
所属学派 |
对中华文化发展的影响 |
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赋敛。 |
① |
② |
⑤(2分) |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
③ |
道家 |
|
明法者强,慢法者弱 |
强调“法治” |
④ |
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论语》
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大化二年,孝德天皇发布《田令》,规定“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私有,改土地、部民为国有。国家计口授田,对六岁以上公民,每六年按人口班给口分田一次,男子每人二段(约相当于35亩),女子为其2/3,奴婢受田相当于自由民的1/3。所班田地不得买卖,死后归还政府”。
——日本《田令》
材料一
材料二: 在汉代的城市街头就能看到古罗马的魔术表演,唐代朝廷上下,非常流行的马球游戏就是从波斯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除了丝绸,中国的陶瓷、铁器、漆器等商品出现在西方,而西方商人把毛皮、香料、药材、珠宝等物品传入中国。
材料三: 2014年6月22日,由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首例跨国合作、成功申遗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