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南州罗甸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共6小题)

1、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都不变 B . 催化剂可以提高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 C . 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 D . 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2、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点燃酒精灯 B . 滴加液体   C . 加热液体 D . 读取液体体积
3、下列变化,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的是(    )
A . 钢铁生锈、灯泡发光 B . 酒精挥发、食物腐败 C . 煤气爆炸、煤燃烧 D . 石蜡熔化、干冰升华
4、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从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可用作食品防腐剂 B . 香肠采用真空包装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隔绝水蒸气 C . 洁净无尘的空气是纯净物 D . “富氧空气”中氧气含量高于普通空气,其中氧气与其他气体的体积比为21:79
5、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大量的白色烟雾 B .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红色粉末 C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 .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没有气味的气体
6、有三个集气瓶,其中分别盛有空气、氮气、氧气,欲鉴别它们,较好的方法是(   )
A . 用带火星木条深入瓶内 B . 用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之内 C . 向各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 D . 用燃着的镁条伸入各瓶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24分)(共5小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符号:
(1)氮气:      
(2)五氧化二磷:      
(3)四氧化三铁:      
(4)能供给呼吸的气体:      
(5)二氧化硫:      
(6)光合作用所需的气体:      
2、下列物质:①稀有气体,②洁净的空气,③冰水混合物,④氮气。属于混合物的是       (用序号填空,下同),属于纯净物的是      
3、如图所示,很多物质分解可以产生氧气。

(1)实验室常用①②③三个原理制取氧气,需要加热条件的是      (填序号,后同),反应中用到催化剂的是      
(2)写出反应①③的文字表达式:

      

      

(3)上述三个反应都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4、空气各组分的含量一般相对稳定,请根据下列叙述写出空气各组分的名称:
(1)可以用来保存食品、充入灯泡作保护气的是      
(2)酥香甜脆的徽州饼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      
(3)化学性质不活泼,通电时会发出不同颜色光的是      
(4)木炭在空气中能够燃烧,说明空气中含有      
5、A、B、C、D、E、F、G、H八种物质,有如图所示关系。其中A是一种暗紫色固体,B、G都是黑色固体,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E、F都是无色液体,H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在②的反应前后8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

(1)请你根据上述信息,推断出下列物质。

A      ;B      ;C      ;E      ;H      

(2)写出反应②③的文字表达式: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24分)(共3小题)

1、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填空:

(1)写出上图所示装置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      
(2)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发生装置选择      (选填装置序号),制取气体时,组装好仪器后,应先      ,再添加药品;收集氧气时,使用      (选填装置序号)所示的方法收集到的气体比较纯净。
(3)实验室里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时,待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其原因是      ;应待气泡冒出均匀时,再收集。实验结束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选填序号:A.先熄灭酒精灯,再把导管移出水槽;B.先把导管移出水槽,再熄灭酒精灯),原因是      
(4)固定装有高锰酸钾的试管时,为什么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      (填“正”或“倒”)放在桌上并盖上玻璃片。
2、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上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      (填图中字母)处最先炭化。

结论:蜡烛火焰的      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      ,说明蜡烛燃烧时生成了      ;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      ,说明蜡烛燃烧时生成了      
3、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对催化剂产生了兴趣,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氧化铁也能加速氯酸钾的分解。为了探究氧化铁能否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他们设计了实验装置,并进行气体的制备和测量实验。实验时均以生成40 mL气体为标准,相关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序号

过氧化氢溶

液浓度/%

过氧化氢溶

液体积/mL

过氧化氢溶

液温度/℃

氧化铁的

用量/g

收集40 mL氧

气所需时间/s

5

10

20

O

128.5

5

10

20

1.2

16.8

15

10

20

1.2

10.5

5

10

70

0

32.7

(1)通过实验①和④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是      ;通过实验②和③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      有关;通过实验            对比可知,氧化铁可以加快过氧化氢分解释放氧气的速率。
(2)用一定量1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为了减小反应速率,可加适量的水稀释,产生氧气的总量       (选填“减小”“不变”或“增大”)。
(3)若要证明氧化铁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还需要验证它在该反应前后的            未发生改变。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贵州省黔南州罗甸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