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2019年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

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积累与运用(共11小题)

1、看拼音,写词语。

guā  téng

fēn  xī

wán  qiáng

jī  xiè

      

      

      

      

róng  yù

qīn  shí

lǐng  yù

zhuó  yuè

      

      

      

      

2、给句子中划线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①在中国的古代,早就流传着“嫦娥      (bēn  bèn)月”的神话。

②飞船返回舱于17日凌晨4时顺利      (zhuó   zháo)陆,航天员安全返。

③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      (chéng  shèng)名宠坏的人。

④一次儿子睡觉时,他发现儿子的眼珠忽然      (zhuàn  zhuǎn)动起来。

3、选择恰当的字填空。

(械  诫)          斗      机            告      

(澡  燥)          热      洗            干      

(减  碱)          少            性      盐      

(捐  鹃)    杜                  款            

4、补充词语,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饶有                       瞪           见惯

卓有           无                       成疾

①经过一段时间的改革,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②母亲因为常年劳苦,日夜工作,终于      ,一病不起。

③对于他的无理取闹,我们早已      

5、给句子中划线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明白:A.公开的;不含糊的。B.聪明;懂道理。C.知道;了解。D.清楚;明确。

①怀特森先生让我还有我的同学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      

根本:A.主要的;重要的。B.本来;从来。C.始终;全然。D.彻底。

②如果讲得太明白 , 反而会抹杀孩子的想象力。      

③在交代事情发展的过程中,你不要回避最根本的问题。      

④怀特森先生似乎根本不理会我们的心情。      

6、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鼓舞     鼓励

①尽管如此,万户那种勇于实践的探索精神,却使人们的内心深处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和      

②老师经常      我们,遇到困难,要勇于克服。

结果     结论

③他的这个见解,引起各国科学家的极大兴趣,他们纷纷在各地进行实验,      证明谢皮罗的      完全正确。

7、按要求改写句子。
(1)尽管这都还是偶然的发现,居里夫人对此提出了新的思考。(用划线的词语造句)
(2)火箭划过一道绚丽的曲线,看起来宛若一条蜿蜒的苍龙。(仿写句子)
(3)如果没有老师的悉心教导,      。(把句子补充完整)
(4)他怎么能够这样来糊弄你们呢?(改为陈述句)
8、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2005年10月12日,费俊龙、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飞船飞行成功,表明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终于实现了。 (1)
A . 正确 B . 错误
(2)类似“始终”这种由一对意思相反的字组成的词还有“详略、增减、精细、优劣、深浅、曲直”。 (2)
A . 正确 B . 错误
(3)“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一句中后面几个划线词语都是并列关系,词序可以调换。 (3)
A . 正确 B . 错误
(4)“我们全都气炸了。”这一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4)
A . 正确 B . 错误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罗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①见微知著:      

②打破沙锅问到底:      

(2)读一读,想一想,什么样的人才能抓住机遇,发现真理?
(3)读了这三段文字,你觉得哪句话对你有启发?请在原文中用横线画出,并说说你从中受到的启发。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达尔文和变色花

    达尔文小时候从来不肯规规矩矩在家里待上一会儿,他经常跑到花园里“研究”那些稀奇古怪的昆虫和花草树木。

    有一天,他又跑到花园里“研究”起花草来了。这时已是春天,花园里有很多的花草已经舒枝展叶了。小达尔文“研究”的目光射向一簇簇黄色和白色的报春花,它们已经开放了。他听父亲说,报春花只有黄色和白色两种。他想:要是有很多种颜色的报春花,那该多好呀!

    他躺在花园里,晒着暖和的太阳,眼前忽然有这样的幻觉:花园里的报春花一会儿是白色的,一会儿是黄色的,一会儿是蓝色的,一会儿是红色的。他忽然跳了起来,跑到正在精心整理花草的父亲跟前说:“爸爸,我想让花是什么颜色就是什么颜色!”

    ①父亲刮了他一下鼻子:“你这幻想倒是不错,可是大自然有一定的规律,花怎么能随便改变颜色呢?”小达尔文认真地说:“我已经想好了一个非常好的办法,我非要变出一朵红色的报春花不可!”②父亲随口说:“好好,你去变吧,变出来的话,将是我们英国第一朵红色的报春花!”

    第二天,父亲又在花园里整理花草的时候,小达尔文来了,手里果真捧着一束红色的报春花。“咦,你怎么做到的呢?”小达尔文笑嘻嘻地说:“您说过,花用根吸水,把水传到身体的各个部分去,我就想,让它喝些红色的水,传到白色的花朵上,那么花就会透出红颜色来。昨天我就折了一束白色的报春花,摘到红墨水瓶里。今天它就真的变得红艳艳的了!”

    ③父亲惊讶地看着小达尔文,兴奋地举起那束报春花叫道:“今天,我们花园里又多了一种新的报春花,我们英国又多了一种红色的报春花!”

(1)文章中多处出现带双引号的“研究”,小达尔文的“研究”与科学家的“研究”有什么不同?
(2)文中画线的各个语句表现出父亲怎样的心理?
(3)达尔文是怎样让一束白色的报春花变得红艳艳的?为什么会这样?
(4)读了达尔文的故事,你觉得要成为一名科学家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11、习作。

题目:这件事令我_______________

提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看到、听到或经历一些事情,有的令人惊喜,有的令人气愤,有的使人感动……请你从中选择一件事写下来。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②内容具体,条理清楚,注意写出真情实感。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新课标版2019年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