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苍南、永嘉、乐清三县(市)2019届九年级语文毕业升学适应性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小题)

1、2019年是温州市图书馆建馆100周年,一温籍名家在图书馆开设了关于“永嘉四灵”的讲座,反响热烈。某校文学社也想邀请该名家为文学社成员作讲座。下边为某同学起草的邀请函,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邀请函

尊敬的××先生:

您好!

    前几天您在温州图书馆开设的讲座很有趣,态度也很和蔼。特别是您对“永嘉四灵”的评价,显示您确实有较高的水平。我们也想请您到我校开设相关的讲座。您必须莅临我校,我们期待您的光临!

    此致

敬礼!

某校文学社

2019年3月5日

邀请函

尊敬的××先生:

您好!

    前几天您在温州图书馆开设的讲座很有趣,态度也很和蔼。特别是您对“永嘉四灵”的评价,显示您确实有较高的水平。我们也想请您到我校开设相关的讲座。您必须莅临我校,我们期待您的光临!

    此致

敬礼!

某校文学社

2019年3月5日

A . 邀请函的格式规范、正确。 B . 邀请函以“有趣”“较高的水平”来评价名家讲座的内容、特点,不够得体。 C . 邀请函缺少邀请名家开设讲座的目的和具体时间。 D . “必须”表达了对名家来校开设讲座的恳切期待。
2、下面关于名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 《傅雷家书》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通过家常式的语言告诫儿子应该追求德艺双馨。 B . 《红星照耀中国》的记者斯诺采访了毛泽东、周悤来等人物,真实记录了先辈流血牺牲、追求民族独立的革命历程。 C . 《简·爱》塑造了一个为了嫁入豪门、获得财富和地位而不断出走的女性形象。 D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在朱赫来的影响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把共产主义作为信仰并不懈追求。

二、字词书写(共1小题)

1、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宁静的海洋是图书馆最恰当的比喻,奔涌千年的滚滚波涛被紧紧锁闭,变得像酣睡的婴儿一般(qiǎo)      无声息。在图书馆里,语言静(jì)      无声,水流凝滯止息。这好比喜马拉雅山头的皑皑白雪锁闭着(xiōng)      涌洪水,图书馆也围拦着随时会一(xiè)      千里的思想的江河。

(节选自泰戈尔《图书馆》)

三、情景默写(共1小题)

1、古诗文名句积累。

总有一句经典古韵,能道尽生活之美,让你我看到生活中的诗和远方。

吟诗:“采菊东篱下,①      ”(《饮酒(其五)》),陶渊明的悠然自得让我们赞叹不已;“深林人不知,②      ”(《竹里馆》),王维的惬意舒心亦是趣味无穷;“晚泊孤舟古祠下,③      ”(《淮中晚泊犊头》),苏舜钦的悠闲从容更是令我们羡慕不已。

诵词:“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④      ”(《行香子》),秦观笔下春光明媚的田园风光令人无限向往;“⑤            ”(《蝶恋花》),柳永对感情坚贞不渝的态度让我们心生敬意;“⑥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苏轼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态度,更是我们一生的追求。

读文:“子曰:‘⑦      ,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让我们知道盲目的顺从并不是真正的孝;“⑧            ”(《诫子书》),诸葛亮的这句话常被我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并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形象。

把经典诵读融入每一天,展翅高歌飞向未来。相信,总有一天,我们可以“⑨            ”(杜甫《望岳》),实现自己的伟大抱负。

四、名著阅读(共1小题)

1、以下是某同学梳理《儒林外史》人物匡迥(匡超人)的任务单,请你一起完成。
(1)【梳理经历】将下列事件的序号填入相应地点上的横线上。

①细心侍奉病重的父亲

②跟着潘三,替别人考试、写假文书

③隐瞒已婚事实,与老师的外甥女结婚

④跟着景兰江参加西湖诗会

⑤潘三被捉后,找借口不去探监

⑥深夜苦读

A.温州府:      →B.杭城:      →C.京师:      

(2)【分析性格】结合匡超人的经历思考:他的性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探究意义】匡超人的性格变化,让我们联想到祥子、闰土……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联系人物性格变化的内因和外因,探究吴敬梓塑造这一人物形象的意义。

五、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黄英

汪曾祺

    ①马子才,顺天人。几代都爱菊花。到了子才,更是爱菊如命。听说什么地方有佳种,一定得买到。千里迢迢,不辞辛苦。一天,有金陵客人寄住在马家,看了子才种的菊花,说他有个亲戚,有一二名种,为北方所无。马子才动了心,即刻打点行李,跟这位客人到了金陵。客人想方设法,给他弄到两亩菊花芽。马子才如获至宝,珍重裹藏,捧在手里,骑马北归。半路上,遇见一个少年,赶着一辆精致的轿车。少年眉清目秀,风姿洒落。他好像刚刚喝了酒,酒气中有淡淡的菊花香。一路同行,子才和少年就搭了话。少年听出马子才的北方口音,问他到金陵做什么来了,手里捧着的是什么。子才如实告诉少年,说手里这两亩菊花芽好不容易才弄到,这是难得的名种。

(菊花象征什么品质?)

    ②少年说:“种无不佳,培溉在人。(A)人即是花,花即是人。

(“人即是花”这种说法耐人寻味。)

    ③马子才似懂非懂,问少年要往哪里去。少年说:“姐姐不喜欢金陵,将到河北找个合适的地方住下。”马子才问:“找了房没有?”

    ④“到了再说吧。”

    ⑤子才说:“我看你们就甭费事了。我家里还有几间闲房,空着也是空着,你们不如就在我那住着,我也好请教怎样‘培溉’菊花。”少年说:“得跟我姐姐商量商量。”他把车停住,把马子才的意思向姐姐说了。车里的人推开车帘说话。原来是二十来岁的一位美人。说“房子不怕窄憋,院子得大一些。”

    ⑥子才说:“我家有两套院子,我住北院,南院归你们。两院之间有个小板门。愿意来坐坐,拍拍门,随时可以请过来。平常尽可落闩下锁,互不相扰。”

    ⑦“这样很好。”

    ⑧谈了半日,才互通姓名。少年姓陶,姐姐小字黄英。

    ⑨两家处得很好。马子才发现,陶家好像不举火,经常是从外面买点烧饼馃子就算一餐,就三天两头请他们过来便饭。这姐弟二人倒也不客气,一请就到。有一天陶对马说:“老兄家道也不是怎么富足的,我们老是吃你们,长了,也不是个事。咱们合计合计,我看卖菊花也能谋生。”马子才素来自命清高,听了陶生的话很不以为然,说:“这是以东篱为市井,有辱黄花!”陶笑笑,说:“自食其力不为贫,贩花为业不为俗。”马子才不再说话。陶生也还常常拍拍板门,过来看看马子才种的菊花。

(陶生让你联想到了哪位文人?)

    ⑩子才种菊,十分勤奋。风晨雨夜,科头赤足,他又挑剔得很严,残枝劣种,都拔出来丢在地上。他拿了把竹扫帚,打算扫到沟里,让它们顺水漂走。陶生说:“别!”他把这些残枝劣种都捡起来,抱到南院。马子才心想:这人并不懂种菊花!

    ⑪没多久,到了菊花将开的月份,马子才听见南院人声嘈杂,闹闹嚷嚷,简直像是香期庙会:这是咋回事?扒在板门上偷觑:喝,都是来买花的。用车子装的,背着的,抱着的,缕缕不绝。再一看那些花,都是见都没见过的异种。心想:他真的卖起菊花来了。这么多的花,得卖多少钱?此人俗,且贪!交不得!又恨他秘着佳本,不叫自己知道,太不够朋友。于是拍拍板门,想过去说几句不酸不咸的话,叫这小子知道:马子才既不贪财,也不可欺。陶生听见拍门,开开门,拉着子才的手,把他拽了过来。子才一看,荒庭半亩,都已辟为菊畦,除了那几间旧房,没有一块空地,到处都是菊花。多数憋了骨朵,少数已经半开。花头大,颜色好,杆粗,叶壮,比他自己园里种的,强百倍。问:“你这些花秧子是哪里淘换来的?”陶生说:“你细看看!”子才弯腰细看:似曾相识。原来都是自己拔弃的残枝劣种。于是想好的讥诮话都忘了,直想问问:“你把菊花种得这样好,有什么诀窍?”陶生转身进了屋,不大会,搬出一张矮桌,就放在菊畦旁边。又进屋,拿出酒菜,说:“我不想富,也不想穷。我不能那样清高。连日卖花,得了一些钱。你来了,今天咱们喝两盅。”陶生酒量大,用大杯。马子才只能小杯陪着。正喝着,听见屋里有人叫:“三郎!”是黄英的声音。“少喝点,小心吓着马先生。”陶生答应:“知道了。”几杯落肚,马子才问:“你说过‘种无不佳,培灌在人’,你到底有什法子能把花种成这样”陶生说:

    ⑫“(A)人即是花,花即是人。花随人意。人之意即花之意。”

(反复强调的语句往往与作者表现的主旨紧密相关。)

    ⑬马子才还是不明白。

    ⑭陶生豪饮,从来没见他大醉过。子才有个姓曾的朋友,酒量极大,没有对手。有一天,曾生来,马子才就让他们较量较量。二位放开量喝,喝得非常痛快。从早晨一直喝到半夜。曾生烂醉如泥,靠在椅子上呼呼大睡。陶生站起,要回去睡觉,出门踩了菊花畦,一跤摔倒。马子才说:“小心!”一看人没了,只有一堆衣裳落在地上,陶生就地化成一棵菊花,一人高,开着十几朵花,花都有拳大。马子才吓坏了,赶紧去告诉黄英。黄英赶来,把菊花拔起来,放倒在地上,说:“怎么醉成这样!”拿起陶生衣裳,把菊花盖住,对马子才说:“走,别看!”到了天亮,马子才过去看看,只见陶生卧在菊畦边,睡得正美。

    ⑮于是子才知道:这姐弟二人都是菊花精。

    ⑯陶生已经露了行迹,也就不避子才,酒喝得越来越放纵。常常自己下个短帖,约曾生来共饮,二位酒友,成了莫逆。

    ⑰二月十二,花朝。曾生着两个仆人抬了一坛百花酒,说:“今天咱们把这坛酒都喝了!”一坛酒快完了,两人都还不太醉。马子才又偷偷往坛里续了几斤白酒。俩人又都喝了。曾生醉得不省人事,由仆人背回去了。陶生卧在地上,又化为菊花。马子不惊,就如法炮制,把菊花拔起来,守在旁边,看他怎么再变过来。等了很久,看见菊花叶子越来越憔悴,坏了!赶紧去告诉黄英,黄英一听:“啊?——你杀了我弟弟了!”急急奔过来看,菊花根株已枯。黄英大哭,掐了还有点活气的菊花梗,埋在盆里,携入闺中,每天灌溉。

    ⑱盆里的花渐渐萌发。九月,开了花,短干粉朵,闻闻,有酒香。浇以酒,则茂。

    ⑲这个菊种,渐渐传开。种菊人给起了个名字,叫“醉陶”。

    ⑳(B)一年又一年,黄英也没有什么异状,只是她永远像二十来岁,永远不老

(结尾余韵悠长,给读者留下许多假想。)

(选自汪曾祺的《聊斋新义》系列小说)

【阅读提示】1987年,汪曾祺改写了13篇《聊斋志异》中的文言小说。他在《〈聊斋新义〉后记》中提到:中国的许多带有魔幻色彩的故事,都值得重新处理,从审美的视角。所以他改写的小说往往赋予人物以性情之美。他还说过“我想把生活中真实的东西、美好的东西、人的美、人的诗意告诉人们,使人们的心灵得到滋润,增强对生活的信心、信念。”

(1)本篇小说以马子才与陶生的矛盾冲突推进情节发展,请加以梳理概括,完成填空。

(2)根据括号中的提示,从①②中选择其一进行赏析。

①陶笑笑,说:“自食其力为贫,販花为业为俗。”

陶生说:“我想富,也想穷。我能那样清高。”

(揣摩“不”的用意)

②这么多的花,得卖多少钱?此人俗,且贪!交不得!又恨他秘着佳本,不叫自己卸道,太不够朋友。(揣摩标点的作用)

(3)汪曾祺认为马子才“俗不可耐”,你赞同吗?请结合全文,阐述你的理解。
(4)小说主要叙述马子才与陶生的故事,但始终有黄英的影子,并以“黄英”为题,请结合第②段和第⑳段的划线句子和阅读提示,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

(A)人即是花,花即是人。

(B)一年又一年,黄英也没有什么异状,只是她永远像二十来岁,永远不老。

2、阅读下面张大春《见字如来》新书读者见面会海报与现场嘉宾对话文字实录,完成下列小题。

【新书首发海报】

主题

见字,如见故人来

——张大春《见字如来》

新书首发

时间

2019年1月13日(周日)

下午14:00

地点

北京郎园虞社演艺空间

嘉宾

张大春、莫言

报名方式:扫描二维码

【嘉宾对话】

张大春:《见字如来》这本书大概收了46个字的身世,我要强调的也就是这一点,对于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随时保持着怅惘的一种不放心的态度。我请莫言来为大家说说。

莫言:你这本书叫《见字如来》,我查了一下,“字”本意是在房子里生孩子?

张大春:字本来是养育,养育孩子。我们在很多文言文的文章里都会看到,假如说“字之”,并不是写这个字,而是养育这个人的意思。

凑言:也有怀孕的意思吧?

张大春:我想应该不是孕,因为他已经进到房屋里面来,已经出生,等于是这个房子里的一分子。

英言:怎么样引申到现在的汉字的“字”?这是怎么一步步演变过来的?

张大春:有一种字的发生被称之为“假借”,就是说我们有这样的读音,但没有这样的字形。比如写字的“字”,我们有这个读音,没有字怎么办?只好向养儿子的这个意义的字符,借它的字形。

……

莫言:还是讲字,医生的“医”字。我有一个姑姑是医生,我有一年回家就给我姑姑写了一个横幅叫做“德医双馨”,结果这个医字下面少了一个横。我大哥是大学,中文系毕业的,他批评我说这个字写错了,掉了一横。我说书法不是少一横没关系吧。他说这一横不能少,说这是“酒”字的意思,古代的医生跟酒字密切相连。

张大春:这个是太有趣的话题。医生的医在简体字非常简单,不过,在繁体字里面它非常复杂。

先从简体字的医(醫)说起。一个三边的方框,中间一个失。这也是一个独立的字,原本不是医生的医,是入声字,它原本念作(yì),就是箭射中靶子发出的声音,是拟声字。它的右边是茶几的几下面一个又,这个字念“殳(shū)”,它是指或长或短的兵器,长可以长到一丈以上,短可以像短短的匕首,这个“殳”是放在“医”的右边。接着下面这个字是“酉”,它实际的意思就是今天喝酒的酒。

莫言:用酒麻醉做手术?

张大春:为什么医生的医下面有一个酒,是不是麻醉呢?这个酉代表着酒,它在意思上告诉我们医生的“医”字是一个很凶狠的字。你想想看,左上角是射箭射中靶子发出的声音,它的右边是一个不管多长多短都可以用这个字命名的兵器,用于杀人或者伤人。酒是所有饮料里面对人体侵入最大的,也是最烈的一种东西。古人创造这个字是在警惕我们,医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

张大春:我们顺便讲讲简体字、繁体字,有人认为简化字没有办法完全看出这个字的来历。所以长期以来很多简繁争论,我总觉得不是太有必要,因为多见几遍,熟了,多交几个繁体朋友,我觉得也挺好。

莫言:文字作为一种工具在使用的过程当中,追求简便、快捷,肯定是一以贯之的,从甲骨文、篆书一直到后来的草书都有它的规律可循。

张大春:对,字的简化一般都希望更方便的流通,或者更快速地书写,更有效率地去表达。

(本文为活动速记整理节选,有删减。)

(1)看海报,读对话,下列选项与上述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1)
A . 海报中的图片将嘉宾、书的图片、主题等信息设计成毛笔的样子,加上“见字如来”四个大字,新颖别致,颇有寓意。 B . 海报的右方交代了发布会的主题、时间、地点、嘉宾等信息,并提供参会二维码,整幅海报图文并茂,吸人眼球。 C . 组成“医”字三个部分,都是同凶狠相关,古人创造这个字是在警惕我们,医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D . 莫言与张大春都认为“简繁争论”没必要过多争论,汉字就应该不断地简化,以便更有效地表情达意。
(2)新书读者见面会是为了推广新书。你认为这次见面会是否成功?请结合“嘉宾对话”,简要说明理由。
(3)小乐写“祈”“暮”两字时,常常写错。请你用【嘉宾对话】中张大春先生分析文字的方法帮助小乐简要介绍掌握“暮”或“祈”字的正确写法。

“礻”错写成“衤”

“日”字底错写成“目”

【参考资料】

(4)微写作。结合海报和嘉宾对话内容,请你以校报记者的身份,为这次新节发布会拟写一则120字左右的消息。

消息写作小贴士:写作消息时,首先要确定一个恰当的标题。然后要合理安排正文的结构(一般指导语和主体),特别是正文,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减的原则安排。此外还要注意语言的准确、简练。

六、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

1、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下列小题。

王禹偁(chēng),北宋初文学家,政治上主张改革,又刚直敢言,因此屡受贬谪。下列诗文分别写于他被贬商州、黄州期间。从中我们可以看见一位改革先驱的生活细节和内心世界。

村行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旁批(一):前句从听觉写傍晚秋声,后句从视觉写数峰默默伫立在夕阳里。“有声”与“无语”相衬,突显了山村傍晚的幽静。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①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 , 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②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 , 榛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 , 幽阒辽夐 , 不可具状。

    ③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旁批(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公退之暇,披鹤氅 , 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销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⑤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 , 若重覆之,得二十稔。”噫!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滁上;丙申,移广陵;丁酉,又入西掖。戊戌岁除日,有齐安之命。己亥闰三月,到郡。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

旁批(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文有刪减)

【注】①刳(kū):削剔,挖空。②雉堞(dé)圮毁:城上的矮墙倒塌毁坏。③蓁(zhēn)莽(mǎng):丛生的树木和草。④挹(yì):文章指望见。濑(lài):沙滩上的流水。⑤幽阒(qù)辽夐(xiòng):幽静辽阔。⑥公退:公事完毕,回来。⑦鹤氅(chǎng):用鸟羽制的披风。⑧稔(rěn):谷子一熟叫作一稔,引申指一年。⑨庶(shù):表示期待或可能。

(1)解释下列划线词。

然:①比屋皆      

②公欣      

(2)与“胜概”的“胜”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
A . 此所谓战于朝廷 B . 予观夫巴陵 C . 臣不受恩感激 D . 射者中,弈者
(3)以诗歌的旁批为例,赏析画横线句子,完成旁批(二)。
(4)作者用“胜概”概括自己在小竹楼的贬谪生活,请结合第④段内容,想象并描绘王禹偁日常生活的一个画面,完成旁批(三)。
(5)这两篇诗文都描述了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色,但文章结尾表达的情感却不尽相同。细读两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结合诗文阐述你的理解。

七、话题作文(共1小题)

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写作。

温州图书馆用隆重的开馆仪式庆祝百年华诞;张大春用新书见面会的仪式赋予阅读新的意义。

节日里,我们会用“仪式”传承文化,比如元宵猜灯谜,中秋吃月饼等:日常中,我们也会用“仪式”表达感情,如周一升国旗,生日送贺卡等。

村上春树认为仪式感是对生活的重视,是把一件单调的事变得不一样;但也有人认为生活不需要仪式感,最终有意义的还是我们自己心中的那个美好。

请以“仪式感”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提示:你可以叙述“仪式感”的经历,可以是某个节日的仪式感,也可以是某个时刻的仪式感;还可以针对“仪式感”的有关现象展开论述,例如:仪式感是否必要,仪式感是否有度……

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套写、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永嘉、乐清三县(市)2019届九年级语文毕业升学适应性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