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凤岗镇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每个2分;共24分)(共12小题)
1、大音乐家贝多芬一生中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如《命运》、《田园》、《英雄》等,有些作品是他耳聋以后创作的,你认为合理的是( )
A . 他是把所作的曲子演奏给朋友们听,朋友们把感受通过文字告诉他,指导他创作
B . 他是用牙咬住木棒的一端,另一端顶在钢琴上来听演奏的声音
C . 自从他耳聋后,就随随便便作曲了
D .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2、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 声音从空气传到水中后,传播速度将变小
B . 人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音调不同
C . 工人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属于声的利用
D . 在医院、学校附近机动车禁鸣喇叭属于噪声的利用
3、下列有关噪声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噪声
B . 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都是噪声
C . 在中考期间考场附近机动车禁鸣喇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 . 在校园内植树可以减弱校外传来的噪声
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 .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 . 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透明板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 . 超声波可以粉碎结石,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5、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
A . 摩托车的消声器
B . 居民区旁高架桥上的隔音挡板
C . 学校附近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D . 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
6、老师上课时使用扩音器,是为了增大声音的( )
A . 音色
B . 音调
C . 响度
D . 传播速度
7、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
B . “闻其声辨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C . 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传播过程中防止噪声的危害
D . 演奏二胡用不同手指按弦是为了改变响度
8、关于误差,正确的说法是( )
A . 两次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B . 只要正确做实验,就不会产生误差
C . 选用精密仪器,就可以避免误差
D .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少误差
9、如图所示,纽扣的直径是 ( )
A . 3.10cm
B . 3.10dm
C . 1.10cm
D . 1.10dm
10、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 . “B超”是利用超声波获得人体内部的信息
C . “低声细语”中的“低”,指声音的音调低
D . 电视机上的“音量”按钮是用来调节音调高低的
11、在南海、钓鱼岛等海域执行任务的“海巡01”配备有强声设备,可遥控定向远距离发射高达150分贝的警示音、语音等声波。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声波向四周传播
B . 强声设备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
C . 声波能传递信息
D . 声波定向发射器的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分散,增大响度
12、每到节日的夜晚,不少城市上空就会燃起璀璨夺目的烟花。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璀璨夺目的烟花属于光源
B . 礼花爆炸时,很远的地方都能听到响声,是因为其音调高
C . 燃放礼花时,我们总是先听到声音后看到礼花
D . 礼花爆炸时,发出的声音是爆炸而产生的,与振动无关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9分)(共11小题)
1、如果说理论是物理的国王,那实验就是物理的王后;实验误差不可避免,但减少实验误差的方法很多.例如①选用更精密的 ;②采用更合理的办法;③多次测量取 值等.
2、
如图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同一物体长度,放置正确的是 刻度尺,该物体的长度是 .
3、单位换算:光在1秒钟能传播3.0×108米,合 km.1m/s= km/h,1nm= m.
4、单位换算:1h45min = s,3.6μm = m.
5、噪声是一种严重的环境污染.李明想制作一个防噪声的耳罩,他通过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来选择一种隔音性能好的材料作耳罩的填充物.实验材料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 ,李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以下A、B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 .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的距离处,比较所听到的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到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实验得到的结果如下表所示,则待测材料中隔音性能最好的是 .
材料 | 衣服 | 锡箔纸 | 泡沫塑料 |
距离 | 较长 | 长 | 短 |
响度 | 较响 | 较响 | 弱 |
6、市区虞山北路和环城北路路口设有噪声监测设备.某时刻显示屏上显示的数字为"60.20",则它的单位是 .噪声监测设备 (选填“能” 或“不能”)降低噪声.在家做作业的小丽觉得外面马路上过于嘈杂,马上把窗户关了,她是采取了在 控制噪声.
7、小明在演奏二胡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 发声;小明不断用手指去按动琴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二胡的声音是通过 传播到我们耳中的。
8、物理学就是研究自然界的 、相互作用和 的自然科学。
9、喇叭所发出的声音是纸盆的 在 中传播到人耳形成的.
10、声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利用超声波“B超”可以更准确地诊断人体内部 的器官是否患病,这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 的特点;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部的结石,这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 的特点.蝙蝠发出的是人耳听不到的 ,它能准确地判断障碍物或捕捉目标的位置,是由于回声定位的原理,科学家利用这一原理发明了 装置,可探测海洋深度、绘制水下数千米的地形图等。
11、某同学进行测量时记录的数据如下:32.56㎝,则他的数据中准确值是 ;估计值是 ;从记录结果中可以判断他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26分)(共2小题)
1、如图1所示小明在做声学实验:
(1)他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会听到声音,这说明声音是由于 产生的.
(2)显著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与上次相同的力拨动,能够听出声音的 发生了变化(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这说明声音的这个特性与 有关.
(3)然后他保持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能够听出声音的 发生了变化(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这说明声音的这个特性与 有关.他这里用到的实验方法叫 .
(4)爱动脑筋的小明将喝饮料的吸管剪成不同的长度,并用胶带将吸管底部密封,然后排在一起,如图2所示.对着管口吹气.由于管的长短不同,发出声音的 (填“音调、响度、音色”)就不同,这样就做成了一个小吸管乐器.
2、小丽等同学“探究声音的产生”的装置如图所示,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
(1)当小丽同学用小锤敲击音叉的时候,既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能观察到 ;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
(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什么作用? .这种思维方法叫做 (等效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类比法)。
(3)若实验过程中小丽同学加大敲击音叉的变化:
①听到和看到的现象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
②根据实验现象的变化,你又可以总结出什么结论? 。
四、综合题(共7分)(共1小题)
1、科学家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 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深度是多少m? (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500 m/s) 科学家发现这种方法是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的距离的,其原因是什么?
五、计算题(共14分)(共1小题)
1、现代社会汽车大量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车不能立即停止。司机从看到情况到肌肉动作操纵制动器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汽车前进的距离叫反应距离。从操纵制动器刹车到车停下来,汽车前进的距离叫制动距离。下面是一个机警的司机驾驶一辆保养得很好的汽车在干燥的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驶时,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
(1)当车的速度为80km/h时人的反应时间为多少s。
(2)若速度为100km/h.则前后车距至少应不少于多少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