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下册2.8动乱中的国民经济同步训练
年级:八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有人急于当国家主席,要分裂党,急于夺权……”(引自毛泽东1971年8月中旬至9月12日南方谈话)毛泽东所指的“人”是 ( )
A . 张春桥
B . 林彪
C . 江青
D . 王洪文
2、据资料显示,在“三五”时期,我国社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为9.3%,“四五”期间为7.3%,到1976年下降为1.4%(1976年比1975年增长1.4%),出现这一情况的内部原因是( )
A . 苏联停止对华援助
B . 帝国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
C . “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D . 自然灾害的严重
3、下列哪一事件与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有关( )
A . 九一三事件
B . 毛泽东逝世
C . “四五”运动
D . “四人帮”被粉碎
4、“文化大革命”后期,国民经济形势出现明显好转的原因是( )
A . 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B . “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
C . 周恩来、邓小平对国民经济的调整
D . “四五”运动
5、下列示意图中哪一趋势最足以显示“文化大革命”期间工业总产值的变化(注:图中x代表年代,y代表工业生产总值)( )
A .
B .
C .
D .




6、20世纪70年代,曾有这样一首诗词:“好男儿,莫揩泪,总理灵前排成队。驱妖邪,莫慈悲,要以刀枪对。”该诗词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
A . “一月革命”
B . “二月抗争”
C . 九一三事件
D . “四五”运动
7、“文化大革命”期间,有人写了一首诗:“黄浦江上有座桥,江桥腐朽已动摇。江桥摇,眼看要垮掉,请指示,是拆还是烧。”此诗的矛头指向( )
A . 林彪反革命集团
B . “四人帮”反革命集团
C . “文化大革命”中的造反派
D . “文化大革命”中的红卫兵
8、“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
A . 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
B . 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C . “四五”运动的兴起
D . 毛泽东逝世
9、邓小平曾经很沉痛地说:中国20世纪60年代同世界上有差距,但不太大。60年代末期到70年代这十一二年,我们同世界的差距拉得太大了!造成这一局面最重要的原因是( )
A . 帝国主义国家的封锁
B . 人民公社化运动
C . 自然灾害的影响
D . “文化大革命”
10、对“文化大革命”的评论恰当的是( )
A . 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B . 解放了农业生产力
C . 基本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D . 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二、非选择题(共1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66—1968年我国经济状况数据统计
材料二 我们要从根本上否定“文化大革命”。
——邓小平
(1)材料一是“文化大革命”中我国经济状况数据统计,你从中得出了什么结论?
(2)“文化大革命”期间哪两个反革命集团先后被粉碎,请指出当时人民群众和干部对他们进行强烈抵制和抗争的两例史实。
(3)结合上述分析指出为什么说要从根本上否定“文化大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