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邵樊片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数学10月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数学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8小题)
1、如图是由4个相同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图,其中∠1+∠2等于( )
A . 150°
B . 180°
C . 210°
D . 225°
2、如图是一个平分角的仪器,其中AB=AD,BC=DC,将点A放在角的顶点,AB和AD沿着角的两边放下,沿AC画一条射线,这条射线就是角的平分线,在这个操作过程中,运用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是( )
A . SSS
B . SAS
C . ASA
D . AAS
3、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的是( )
A .
B .
C .
D .




4、三个全等三角形按如图的形式摆放,则∠1+∠2+∠3的度数是( )
A .
B .
C .
D .




5、如图中的小正方形边长都相等,若△MNP≌△MEQ,则点Q可能是图中的( )
A . 点A
B . 点B
C . 点C
D . 点D
6、如图所示,将一个正方形纸片按下列顺序折叠,然后将最后折叠的纸片沿虚线剪去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形如“
”的图形,将纸片展开,得到的图形是( )

A .
B .
C .
D .




7、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
、
、
,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



A . 10或4
B . 10或7
C . 4或7
D . 10或4或7
8、如图,在△ABC中,∠B>90°,CD为∠ACB的角平分线,在AC边上取点E,使DE=DB,且∠AED>90°.若∠A=α,∠ACB=β,则( )
A . ∠AED=180°﹣α﹣β
B . ∠AED=180°﹣α﹣
β
C . ∠AED=90°﹣α+β
D . ∠AED=90°+α+
β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如下图,在Rt△ABC中,∠C=90°,DE垂直平分AB,垂足为E,D在BC上,已知∠CAD=32°,则∠B= 度.
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1m和2m,则它的周长是 m.
3、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80°,则它的底角是
4、如图,等边△ABC中,AD是中线,AD=AE,则∠EDC=
5、如图,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2cm,D、E分别是为AB、AC上的点,将四边形DBCE沿直线DE折叠,点B、C分别落在B′、C′处,且都在△ABC的外部,则阴影部分图形的周长为 cm.
6、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90°,AD=4,连接BD,BD⊥CD,∠ADB=∠C.若P是BC边上一动点,则DP长的最小值为 。
7、如图,∠BAC=θ(0°<θ<90°),现只用4根等长的小棒将∠BAC固定,从点A1开始依次向右摆放,其中A1A2为第1根小棒,且A1A2=AA1 , 则角θ的取值范围是 .
8、如图,在△OAB和△OCD中,OA=OB,OC=OD,OA>OC,∠AOB=∠COD=40°,连接AC,BD交于点M,连接OM.下列结论:①AC=BD;②∠AMB=40°;③OM平分∠BOC;④MO平分∠BMC.其中正确的是
三、解答题(共12小题)
1、如图,在相同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纸上,有三个黑色方块,请你用三种不同的方法分别在图①、图②、图③上再选一个小正方形方块涂黑,使得四个黑色方块组成轴对称图形.
2、如图
(1)如图1,利用网格线,作出三角形关于直线l的对称图形.
(2)如图2,利用网格线:
①在BC上找一点P,使点P到AB和AC的距离相等;
②在射线AP上找一点Q,使QB=QC.写出此时QB与QC的位置关系.
3、如图,AB=CD,EC=BF,∠ECA=∠DBF,AC=6,BC=4.
(1)求证:AE∥DF;
(2)求AD的长度.
4、如图,给出五个等量关系:①AD=BC;②AC=BD;③CE=DE;④∠D=∠C;⑤∠DAB=∠CBA.
请你以其中两个为条件,另外三个中的一个为结论,推出一个正确的结论(只需写出一种情况),并加以证明.
已知:
求证:
证明:
5、如图,在三角形
中,
是
边的垂直平分线,且分别交
于点
和
,
,求证:
是等边三角形.








6、在△ABC中,AB=CB,∠ABC=90°,F为AB延长线上一点,点E在BC上,且AE=CF,
(1)求证:Rt△ABE≌Rt△CBF;
(2)若∠CAE=30°,求∠ACF度数.
7、用一条长为18cm的细绳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1)如果腰长是底边长的2倍,求三角形各边的长.
(2)能围成有一边的长是4cm的等腰三角形吗?若能,求出其他两边的长;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8、如图,在
中,
,作AB边的垂直平分线交直线BC于M,交AB于点N.


(1)如图
,若
,则
= 度;



(2)如图
,若
,则
= 度;



(3)如图
,若
,则
= 度;



(4)由
问,你能发现
与∠A有什么关系?写出猜想,并证明。


9、如图,已知∠MON=30°,点A1、A2、A3……在射线ON上,点B1、B2、B3……在射线OM上,△A1B1A2、△A2B2A3、△A3B3A4……均为等边三角形,且OA1=1.
(1)分别求出△A1B1A2、△A3B3A4的边长;
(2)求△A7B7A8的周长(直接写出结果).
10、如图1,在△ABC中,∠A<90°,P是BC边上的一点,P1 , P2是点P关于AB、AC的对称点,连结P1P2 , 分别交AB、AC于点D、E.
(1)若∠A=52°,求∠DPE的度数;
(2)如图2,在△ABC中,若∠BAC=90°,用三角板作出点P关于AB、AC的对称点P1、P2 , (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试判断点P1 , P2与点A是否在同一直线上,并说明理由.
11、如图1,直线AM⊥AN,AB平分∠MAN,过点B作BC⊥BA交AN于点C;动点E、D同时从A点出发,其中动点E以2cm/s的速度沿射线AN方向运动,动点D以1cm/s的速度运动;已知AC=6cm,设动点D,E的运动时间为t.
(1)当点D在射线AM上运动时满足S△ADB:S△BEC=2:1,试求点D,E的运动时间t的值;
(2)当动点D在直线AM上运动,E在射线AN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个时间t,使得△ADB与△BEC全等?若存在,请求出时间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出理由.
12、如图,在△ABC中,BA=BC,D在边CB上,且DB=DA=AC.
(1)如图1,填空∠B= °,∠C= °;
(2)若M为线段BC上的点,过M作直线MH⊥AD于H,分别交直线AB、AC与点N、E,如图2
①求证:△ANE是等腰三角形;
②试写出线段BN、CE、CD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