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摸底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积累与运用(15分)(共3小题)
春天带来的温暖,在人身上①________(; ,)志愿者带来的温暖,在人心里志愿者们的故事不圣枚举,他们因为不同的缘由走上了志愿者之路,又在各自的路上播撒着志愿者精神的种子,在他们眼里,做一个志愿者不仅时尚,②________高尚。
上联:
下联:
二、阅读理解(45分)(共4小题)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①齐师伐我
②神弗福也
汪应辰① , 字圣锡,信州玉山人。幼凝重异常童,五岁知读书,属对应声语惊人,多识奇字。家贫无膏油,每拾薪苏以继晷②。从人借书,一经目不忘。十岁能诗,游乡校,郡博士③戏之曰:“韩愈十三而能文,今子奚若④?”应辰答曰:“仲尼三千而论道,惟公其然⑤。
【注】①汪应辰:南宋诗人、散文家。②拾薪苏以继晷:拾柴火用来照明,继续看白天看的书。③郡博士:郡里的学官。④奚若:像什么。⑤然;这样。
八个榆皮面饺子
房宽杰
他十一岁那年,父亲意外去世,弟弟六岁,妹妹刚刚三岁,那是1959年,三年困难时期的头一年。
父亲一走,家就塌了半边天。粮食紧缺,家里没有壮劳力,粮食更是少得可怜。他退了学跟着母亲下地干活。刚开始,每顿还能吃上一个玉米面窝头,到后来,家里就真的揭不开锅了。
弟弟妹妹饿得直哭,没多久,妹妹的小胳膊小腿,就“胖”了起来。欢蹦乱跳的妹妹,在床上一躺就是半天。村里的赤脚医生说,是营养不良导致的浮肿病,得给孩子做点好吃的。
母亲想尽了办法找吃的,上山挖野菜、捉蚂蚱、剥榆树皮……可妹妹还是一天比一天虚弱。
村头的王婶来找母亲,带来几片地瓜干和一把玉米面。母亲把地瓜干放进水里,再掺上玉米面熬成汤,一缕久违的粮食的香味飘在小院里。母亲给他和弟弟妹妹一人一碗,只留了半碗给自己。
王婶又来找过母亲几回。那段时间,家里经常可以喝到地瓜汤。“胖乎乎”的妹妹似乎也瘦了些。有一次,王婶和母亲关在屋里说话,王婶临走时说:“你好好想想。”母亲没说话,脸上愁云密布。
那天,母亲变戏法般,拿出一些玉米面要包饺子吃。这可把三个孩子高兴坏了,要知道饺子可是过年才能吃得上的好东西。母亲将玉米面里掺上榆皮面,榆皮面是他和母亲一起剥了榆树皮,在石碾上压碎,再用细箩筛出来的。玉米面没有黏性,只有掺上黏性大的榆皮面,才能擀成饺子皮。
饺子出锅,一共二十个。母亲给弟弟妹妹一人六个,给他八个,他懂事地给妹妹两个,母亲不让,他又把两个饺子给母亲,母亲还是不让。那段时间,每次吃东西母亲都会多分一些给他,理由是他要下地干话。
他吃了整整八个饺子,吃到最后一个时,他细细地咀嚼着,久久不肯咽下去。饺子是野菜馅的,没有一点油水,可他却觉得那饺子的香味,从口腔蔓延到胃里,再渗进骨头里。那是父亲去世后,他吃得最饱也是最好的一次。
母亲看着他吃完八个饺子,眼里的泪又汹涌而出。母亲摸着他的脸说:“大壮,别怨娘,娘没本事,让你们挨饿,可我是真没法子。你是老大,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母亲没往下说,脸上的表情痛苦而凄楚。
那天晚上,他睡得特别沉,梦里,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饺子,每人一大碗,咬一口全是肉。
醒来时,窗外的阳光已经有些刺眼。他舍不得那个梦,闭上眼慢慢回味着。屋里出奇的安静,他奇怪,娘怎么没叫醒他下地干活呢?弟弟妹妹也不见了,他匆忙出门去找。王婶告诉他,母亲带着弟弟妹妹改嫁走了,那是百里外每顿都能吃上地瓜干的村子。
“大壮,你妹妹眼看就要饿死了,那户人家只让带两个孩子,多了养活不了。你娘怕你受不了,半夜里走的,给你留了一坛玉米面,等你吃完了玉米面,你娘就来接你。”王婶的话,让他觉得恍惚,他疯了般沿着村头的小路去追,可哪里还追得上呢。
天黑时,他失魂落魄地回到小院。抱着母亲留下的那坛玉米面,从天黑哭到了天明。
他靠着那坛玉米面度日,坛子空了,母亲却没来接他。他离开家乡,去找那个盛产地瓜的村子。他一路流浪乞讨,一路打听,找过许多有地瓜的村子,却始终没找到母亲。
十三岁那年,他饿晕在路上,被好心的木匠救起。木匠见他可怜,又看他勤快机灵,就收他当了徒弟。再后来,他成了家具厂的工人。他娶妻生子,在异乡扎根落户,那段苦难的岁月,渐渐在记忆里尘封。
退休后的他在家养鱼养花,照看孙子,日子过得平淡安稳。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对粮食特别珍惜,他不挑食,什么都吃,却唯独不吃饺子,无论什么馅的。每次看到饺子,他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那八个榆皮面的饺子,曾经渗进骨子里的香味,如今变成了岁月深处的疼与伤。
这时,弟弟找到了他。久别重逢,提及往事,他的心里全是苦楚与疼痛。弟弟希望他能去看看母亲,他只低声回了一句:“我十一岁那年,就没有家,也没有娘了。”弟弟含泪而归,他愣愣地坐着,心里有说不出的空虚。
弟弟第二次来,录了一段视频给他看,视频中一个干瘪瘦小的老太太,弓着腰反复揉着面,他一眼就认出那是母亲。忽然母亲号啕大哭起来:“大壮,你在哪里?娘想你,大壮,娘对不起你……”母亲的哭声悲痛而凄楚,布满皱褶的脸上满是泪水和面粉。那一刻,他心中所有的怨与恨全然消散,猝不及防的泪,滚滚而落。
弟弟告诉他,母亲改嫁的男人有两个孩子,日子也难熬,每顿勉强能喝上点地瓜汤。男人见母亲整日惦念着他,就同意母亲来接他。可母亲回村时,他已经离开了。从此,他成了母亲最大的牵挂。后来,母亲患了老年痴呆,清醒时,就到处托人找他,糊涂时,就一遍遍和面给他包饺子。母亲忘记了许多人和事,只记得他,只记得给他包饺子。
他一直以为自己是最苦的人,是被抛弃的那一个,却从没想到,在痛苦中挣扎的还有母亲。
他去看母亲,五十年光阴流逝,只怕母亲已认不出他。他哽咽地喊:“娘,我回来了!”母亲先是一愣,继而抱住他失声痛哭。母亲一遍遍重复着:“大壮,娘天天盼啊等啊,总算见到你了……”母亲怎会不认识他呢,母亲还记得他胳膊上的伤疤,还记得分别那晚他吃了八个榆皮面饺子,这些烙印在生命里的点滴,母亲都一一记得。
热气腾腾的饺子,在他面前的碗里堆成了山。他知道,他又找回了那曾经渗进骨子里的香味,那是家的味道。
|
|
|
|
黏性 |
恍惚 |
干瘪 |
猝不及防 |
饺子是野菜馅的,没有一点油水,可他却觉得那饺子的香味,从口腔蔓延到胃里,再渗进骨头里。
视频中一个干瘪瘦小的老太太,弓着腰反复揉着面,他一眼就认出那是母亲。忽然母亲号啕大哭起来:“大壮,你在哪里?娘想你,大壮,娘对不起你……”母亲的哭声悲痛而凄楚,布满皱褶的脸上满是泪水和面粉。
于是我开始研究怎样支配我的火力,替我烧几只罐子。我不知道怎样去搭一个窑,像那些陶器工人烧陶器用的那种窑;我也不知道怎样用铅去涂釉,虽然我还有一点铅可以利用。我只把三只大泥锅和两三只泥罐一个搭一个地堆起来,四面架上木柴,木柴底下放上一大堆炭火,然后从四面和顶上点起火来,一直烧到里面的罐子红透为止,而且当心不让它们炸裂。我看见它们已经红透之后,又继续让它们保留五六个小时的热度,到了后来,我看见其中有一只,虽然没有裂,已经熔化了,因为我搀在陶土里的沙土已经被过大的热力烧熔了,假如再烧下去,就要成为玻璃了。于是我慢慢熄灭火,让那些罐子的红色逐渐退下去,而且整夜地守着它,不让火退得太快。到了第二天早晨,我便烧出了三只很好的瓦锅和两只瓦罐,虽然不能说美观,却烧得再硬也没有了,而且其中的一只由于沙土烧熔了,有一层很好的釉。
经过这次试验成功之后,不用说,我不缺什么陶器用了。……
三、综合他学习与写作(60分)(共2小题)
材料一:唐钠德·特朗普美国大选获胜,一时间微博、微信朋友圈纷纷转发物质朗普普及其家人的照片、信息、演讲。据《每日邮报》报道,中国社交网站最近疯传一段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4岁外孙女背诵唐诗《悯农》和《咏鹅》的视频,在网民中引起广泛讨论,一周内已经获得870万次观看和2万个赞。
材料二:全球学习汉语人数增长柱状图(如下图)
作文(一)题目:这样的画面,让我流连
作文(二)阅读下面材料,选择感情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戈壁上两粒种子。“天啊!”一粒种子惊呼道,“太阳这么毒,天气这么热,没有一点水,我们可怎么活啊!”最后它在抱怨中死了。
另一粒种子默默地把根向地下扎去,用尽力气汲取着每一点水分。它自言自语:“我是一粒种子,我的责任就是为大地添一份绿色。”最后它长成了一棵胡杨,身躯也越来越粗壮,越来越经得起风沙。
其实,抱怨是没有意义的,只要每个人尽力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就会改变整个世界。
作文要求:①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500字。④文字和标点书写要规范、整洁,美观。⑤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姓名及毕业学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