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驻马店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素质测试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50分)(共18小题)

1、声音是由于物体      而产生的,真空铃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      
2、声音的三个特征            和音色,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越      (选填“高”或“大”)。
3、光从光源发出后如果一直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列举一现象      ,如果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会发生光的      现象,人能够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及      (列举一实例)都属于此现象,如果光在传播过程中进入另外一种介质会发生光的      现象。
4、透镜与面镜相比较,相同点:都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不同点:透镜利用光的      改变光的传播方向面镜利用光的      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5、温度是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用液体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把温度计放在被测物体内稍等一会,待示数      后再读数。
6、物态变化指的是物体受温度或其他条件的影响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利用分子动理论从微观意义解释其本质,物体由固态变为气态时,分子间隔变      ,分子之间作用力变      
7、物体发生物态变化时会发生能量的转化或转移,在不发生物态变化时,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      增加,表现为分子平均动能增加,温度升高。在发生物态变化时(如晶体熔化或沸腾),它的内能增加,表现为分子      增加,温度不升高。
8、六种物态变化里面,需要吸热的是熔化、汽化和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      
9、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状态:硬度、密度、比热容、透光性、导热性、热值、导电性、磁性、弹性等。物体的性质包括:质量、体积、温度、形状、状态、电阻值等等。一杯水喝去一半(其他条件不变),则质量      、密度      、比热容       。
10、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茶杯放在桌面上桌面受到压力,与压力相互作用的力是      
11、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压力产生的原因是由于物体间相互挤压而产生的,弹力产生的原因是      。从产生的原因来看压力和支持力属于弹力。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之一是物体间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会在接触面上产生摩擦力,一个人站在斜坡式电梯和台阶式电梯上面随电梯一起匀速向上运动时,站在      上(选填“斜坡式”或“台阶式”)会产生摩擦力。
12、由力和运动的关系可知,由物体的运动情况可知物体的受力情况,例如一个人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木箱一开始用很小的力没有推动,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推力。如果继续增大推力仍然没有推动,则摩擦力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由物体的受力情况可知道物体的运动情况,例如浸没在水中的乒乓球松手后,浮力大于重力,所以兵乓球会      (选填“匀速”或“加速”)上升。
13、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所以压强的大小与            有关。压强在数值上等于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
14、大气压与液体产生压强的原因相同,是因为受到重力的作用,并且压强特点也相同,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同种液体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气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点大气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压强特点相同的原因是      。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大,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两者看似不同其实实质相同,海拔低的位置与海拔高的位置相比,所处在大气中的深度海拔低的位置深度      海拔高的位置深度,所以本质相同。
15、功和能的关系: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有两层含义:

⑴做功的过程就是      的过程,⑵做功的多少决定了能转化的数量,即: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强调:功是一种过程量,它和一段位移(一段时间)相对应;而能是一种状态量,它与一个时刻相对应。两者的单位是相同的(都是J),但不能说功就是能,也不能说“功变成了能”。

16、在只有重力和弹簧的弹力做功的物体系内,动能和势能可以互相转化,但      的总量保持不变,对于所有参与相互作用的物体所组成的系统,其中每一个物体的能量的数值及形式都可能发生变化,但系统内所有物体的各种形式能量的总合      
17、完成下列表格

电路

电流

电压

电阻

电压或电流分配

功率分配

串联

I      I1      I2

U      U1      U2

R=R1+R2

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

各部分电压的分配与电阻成       

各部分功率的分配与电阻成      

并联

I      I1      I2

U      U1      U2

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

各支路上的电流分配与电阻成      

各支路上功率的分配与电阻成      

18、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是物理研究的基本方法也是物理学习着必须掌握的方法,概括一下,初中物理实验主要有以下几种:
(1)测量型使实验

①直接测量型:包括用刻度尺测长度、用量筒测固体、液体的体积、用天平测固体、液体的质量、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用电流表测电流、用电压表测电压。使用这七种基本测量工具要注意它们的共同之处就是在测量前要观察             。

②间接测量型:根据待测物理量与其他物理量的关系式,先测出式中其他量,然后算出该量。包括用刻度尺和秒表测平均速度、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用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小灯泡的功率。对这类实验,要在掌握其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分析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和如何测量这些量,然后确定选择哪些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步骤、分析实验注意事项。并会分析实验的误差及其产生的原因。

另外,在实验中,数据处理也是很重要的。在测量性实验中,测出多组数据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这种最简便可行的方法来达到      的目的。只有对于一个因定量的才可以求平均值,如长度的测量,因为一个物体的长度是固定的,只是因为我们测量存在误差,才测出不同的结果,才需要求平均;而本来就不相同的量求平均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学生也往往会把测出来的电功率求平均,事实上小灯泡在不同亮度时,它的功率是      的,因此在这个实验中,求平均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2)探究性实验

探究性实验和测量性实验的本质不同是:探究性实验是为了通过实验现象或测量出的数据,从而得到一个物理规律。

(3)开放、设计型实验

解答设计型实验时,首先要明确试题所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结合教材所学相关知识和设计,进行分析和比较,从中发现其异同之处,从而进行创造性的变更和设计,在这种情况下一般问题都会得到解决。

研究物理的科学方法有许多,初中物理中常用的有:控制变量法、等效法、模型法、转换法、类比法、比较法等等,控制变量法就是当一个物理量受到多个物理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时,为了明确这个物理量与其中某个因素的关系,往往需要先控制其它的另几个因素不影响被研究的物理量的方法。请列举出一个使用此方法的实验      

对于不易研究或不好直接研究的物理问题,而是通过研究其表现出来的现象、效应、作用效果间接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请列举出一个使用此方法的实验        。

二、作图题(每题2分,共4分)(共2小题)

1、如图所示,一梯子静止斜靠在竖直的墙壁上,请画出梯子顶端A对墙壁的压力和梯子受到重力的示意图。

2、图1是探究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作用的实验装置剖面图。圆圈代表垂直磁感线放置的选导体,“ ”表示电流垂直纸面向外流出,“ “表示电流垂直纸面向里流进。图1标出导体此时的受力方向,请根据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作用的特点,

①在图2中作出通电导线的受力方向;

②在图3中标出上下两磁体的磁极。

三、综合应用题(21题8分、22题8分)(共2小题)

1、随着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实,小红家正在新建楼房。他看到工人师傅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把220kg建筑材料匀速提升到3楼地板上用时20s。楼层高3m,电动机的铭牌如下表,

某型号电动机

ZGZ007

额定电压

220V

额定功率

1100W

频率

50Hz

求:

(1)装置中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的电流。
(2)拉力F所做的功。
(3)该装置的效率。
2、如图所示是车载和家用两种加热模式的电热杯。它可以用车载12V电源加热,或接在家庭电路进行加热。它的主要参数如下表,在标准大气压下,用车载模式将500mL初温为20℃的水烧开需要35min。求:

车载额定电压

12V

家用额定电压

220V

车载额定功率

120W

家用额定功率

220W

自身质量

1.6kg

(1)在这个过程中,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在这个过程中,电热杯的加热效率是多少?(结果保留1位小数)
(3)如果在家庭电路中使用,烧开这些水,需要多长时间?(不计热量损失)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河南省驻马店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素质测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