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河源市正德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40小题)
1、在内蒙古草原上的那达慕大会上,观赏不到的民族风情是( )
A . 赛马
B . 射箭
C . 摔跤
D . 赛龙舟
2、我国地势呈三级阶梯状分布,下列位于第三阶梯上的地形区是( )
A . 青藏高原
B . 黄土高原
C . 四川盆地
D . 长江中下游平原
3、
我国重要的人口地理分界线“黑河—腾冲”一线所在的省分别是( )
A . 甲省和乙省
B . 乙省和丁省
C . 丙省和丁省
D . 丁省和甲省
4、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其中频繁发生的气象灾害是( )
A . 地震
B . 火山活动
C . 洪涝
D . 水土流失
5、我国人口政策的基本内容是( )
A .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B . 迁移人口,使人口均衡分布
C . 控制人口数量,减缓老龄化
D . 控制城市人口,向农村发展
6、“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反映的地区景观是( )
A . 云贵高原
B . 柴达木盆地
C . 塔里木盆地
D . 内蒙古高原
7、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是( )
A . 山区人口稠密,平原人口稀疏
B . 内陆人口稠密,沿海人口稀疏
C . 农村人口稠密,城市人口稀疏
D . 东部人口稠密,西部人口稀疏
8、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其中壮族分布集中的自治区是( )
A . 新疆
B . 内蒙古
C . 宁夏
D . 广西
9、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是( )
A . 四川盆地
B . 塔里木盆地
C . 准噶尔盆地
D . 柴达木盆地
10、我国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 )
A . 黑河—腾冲一线
B . 秦岭—淮河一线
C .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D .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一线
11、王林同学绘制了“中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图中甲、乙、丙、丁四图例代表的气象灾害,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A . 寒潮;洪涝;干旱;台风
B . 台风;干旱;洪涝;寒潮
C . 寒潮;台风;洪涝;干旱
D . 干旱;寒潮;台风;洪涝
12、表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的图是( )
A .
B .
C .
D .




13、成语“得陇望蜀”中提到的两个省级行政区是( )
A .
B .
C .
D .




14、中国的人口政策曾经鼓励生育,后来逐渐收紧,直到提倡“只生一个好”,2016年始又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中国的人口政策不断变化,这主要是因为( )
A . 中国劳动力严重不足
B . 人口分布东多西少
C . 中国自然资源丰富
D . 要适应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15、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共同生活着56个民族,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 )
A . 小杂聚,大聚居
B . 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C . 分布比较均匀
D . 汉族集中分布在西部地区
16、下列地形区与地形特征的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
A . 黄土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 . 内蒙古高原﹣地面平坦,一望无际
C . 云贵高原﹣﹣支离破碎,千沟万壑
D . 青藏高原﹣﹣层峦叠嶂,崎岖不平
17、下列关于我国行政区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大致上划分为省、县、乡三级
B . 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C . 香港、澳门是我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
D . 各民族自治地方不受国家统一管理
18、关于我国领土四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最北端有极昼现象
B . 最东端在台湾省的钓鱼岛
C . 最南端气候长夏无冬
D . 最西端号称“世界屋脊”
19、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广东珠海举行。港珠澳大桥是全球已建最长跨海大桥,沟通了香港、澳门和珠海,该桥所在的海域是( )
A . 渤海
B . 黄海
C . 东海
D . 南海
20、下列国家与我国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的是( )
A . 朝鲜
B . 俄罗斯
C . 印度
D . 日本
21、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是( )
A . 海南岛
B . 崇明岛
C . 台湾岛
D . 东山岛
22、图画说明了( )
A . 我国领土东西经度相差很大
B . 我国南北纬度相差很大
C . 我国气候复杂多样
D . 我国地形多种多样
23、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的我国省级行政简称的是 ( )
A . 云、贵、闽、台
B . 云、贵、川、粤
C . 粤、桂、闽、台
D . 滇、桂、粤、台
24、下图所示的四个省级行政区中,人口密度最小的是( )
A .
B .
C .
D .




25、东南亚的华人、华侨其祖籍多在( )
A . 广东、广西
B . 广东、福建
C . 山东、福建
D . 广东、山东
26、我国人口迅速增长,不会带来的影响是( )
A . 消费群体扩大,促进市场经济发展
B . 劳动力充足,促进生产发展
C . 资源需求膨胀,人均资源量减少
D . 阻碍经济发展,有利于保护自然环境
27、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的省区是( )
A . 新
B . 桂
C . 藏
D . 内蒙古
28、素有“彩云之南,万绿之宗”美誉,也是我国民族个数最多的省区是( )
A . 新疆
B . 内蒙古
C . 云南
D . 广西
29、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A . 西南、西北、东北
B . 东部、中部
C . 东南、中部、边疆地区
D . 北方地区
30、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广泛的是( )
A . 满族
B . 傣族
C . 回族
D . 维吾尔族
31、能够反映我国地势特征的是( )
A .
B .
C .
D .




32、读“中国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关于我国地势优越性的叙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 利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带来充沛降水
B . 使许多大江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
C . 西高东低的地势特点有利于发展内河航运
D . 河流在阶梯交界处蕴藏了巨大的水能资源
33、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列生产行为中不合适的是( )
A . 在西藏建立水产品加工基地
B . 在内蒙古建立皮毛、乳制品加工厂
C . 在黑龙江省建立豆制品加工基地
D . 在山东大力开展海洋水产养殖
34、四大盆地中,纬度最低的盆地是( )
A . 四川盆地
B . 柴达木盆地
C . 塔里木盆地
D . 准噶尔盆地
35、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成为“鱼米之乡”的主要原因是( )
A . 河网稠密
B . 雨热同期且地势平坦
C . 纬度位置好
D . 地势平坦
36、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是( ) (1)
A . 南北温差很大
B . 气温由沿海向内陆降低
C . 全国普遍高温
D . 气温由北向南逐渐降低
(2)图中,甲区域七月平均气温比中国其它地区低的主要原因是( ) (2)
A . 纬度因素
B . 海陆位置
C . 地形地势
D . 人类活动
37、读“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我国气候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季风气候显著 ②大陆性气候特征明显
③海洋性气候特征明显 ④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1)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2)形成海口与哈尔滨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2)
A . 纬度位置
B . 海陆位置
C . 地形
D . 人类活动
(3)合肥所属气候类型的特点是( ) (3)
A .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B . 夏季高温、冬季寒冷,全年降水稀少
C .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D .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38、下列有关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描述正确的是 ( )
A . 0 ℃等温线大致经过
B . 是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C . 400 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
D . 该线以北为暖温带,以南为亚热带
39、我国季风气候很容易带来各种灾害性天气。我国水旱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 )
A . 夏季风活动不稳定
B . 冬季风活动强烈
C . 南北跨纬度大
D . 地形复杂多样
40、世界上大多数动植物在我国都能找到适合的生长地区是因为( )
A . 干湿季节分明
B . 热带气候范围广
C . 气候复杂多样
D . 雨热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