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19年中考化学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真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3小题)

1、面粉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A . 维生素 B . 油脂 C . 蛋白质 D . 糖类
2、如图所示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 . 取用液体 B . 点燃酒精灯 C . 读取液体体积 D . 稀释浓硫酸
3、下列有关金属及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常温下所有的金属都是固体 B . 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C . 生铁和不锈钢都是金属材料 D . 铝片表面易生成致密的氧化膜
4、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 两个氧分子﹣﹣O2 B . 氯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 C . 氯酸钾﹣KClO3 D . 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5、常温下,对100mL氯化钠饱和溶液进行图示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 实验1后,甲、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 . 实验2后,乙中比甲中氯化钠的溶解度大 C . 实验2后,甲中溶液为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D . 实验2后,甲、乙中溶液所含溶质质量相等
6、下列实验操作可以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木炭粉和氧化铜粉末

取样,加稀硫酸

B

除去MnO2中少量的KMnO4

加热固体混合物

C

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D

分离CaCl2和CaCO3的固体混合物

加足量水溶解,蒸发

A . A                          B . B                           C . C                           D . D
7、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到含有Cu(NO32和AgNO3的废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滤渣中一定含有Ag和Cu,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 B . 滤渣中一定不含Fe,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和Cu(NO32 C . 滤渣中一定含有Ag,滤液中可能含有Cu(NO32和AgNO3 D . 滤渣中一定含有Ag和Cu,滤液中可能含有Cu(NO32和AgNO3
8、下列措施不利于“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的是()
A . 禁止露天焚烧秸秆 B . 发展燃煤火力发电 C . 推广新能源公交车 D . 限制燃放烟花爆竹
9、如图实验中的水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 排水法收集氧气 B . 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 C . 探究水的组成 D . 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0、生活中的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 . 楼房着火时乘电梯逃生 B . 保存海鲜时用甲醛溶液浸泡 C . 在高原上用高压锅煮饭 D . 雷雨时打着伞在开阔地行走
11、下列对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 . 晶体﹣铝、冰、海波 B . 绝缘体﹣塑料、橡胶、石墨 C . 混合物﹣乙醇、海水、碳酸氢钠 D . 复合肥料﹣尿素、硝酸钾、磷酸二氢铵
12、压缩气体可使气体液化,气体液化后()
A . 分子的质量变大 B . 分子的体积变小 C . 分子的数目减少 D . 分子的间隙变小
13、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 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B . 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C . 带异种电荷的两个物体相互吸引,则相互吸引的两个物体一定带异种电荷 D .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大小不变,则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如图所示为粉尘爆炸的实验装置。用打气筒向容器内打气吹散面粉,瞬间发生爆炸,软橡胶片被冲飞,蜡烛熄灭。

(1)吹散面粉的目的是增大      的接触面积。
(2)软橡胶片被冲飞时内能转化为      
(3)蜡烛熄灭的原因是      
2、用天然气热水器(如图所示)将质量为40kg,温度为15℃的水加热到40℃,完全燃烧了0.15m3的天然气。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CH4 . CH4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水需吸收      J的热量。
(3)热水器的效率为      %[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天然气的热值是3.5×107J/m3]。
3、理化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空气中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      
(2)幼儿及青少年缺      元素会患佝偻病和发育不良。
(3)冰箱中放入活性炭除异味,利用了活性炭的      性。
(4)打开汽水瓶盖,有气泡冒出,说明气体溶解度随压强减小而      
(5)纯棉、涤纶和聚酯纤维三种布料中,      的吸水性和透气性较好。

三、简答题(共1小题)

1、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甲为蒸发溶液的实验。加热时若不搅拌,造成的后果是      ;当观察到      时,停止加热。
(2)乙为通过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用红热的玻璃管引燃红磷,实验现象是:红磷燃烧,产生      ,放出大量热。实验中气球的作用除了使装置密闭之外,还可以防止      ;实验时若取用红磷的量不足,对实验的结果      (选填“有”或“没有”)影响。

四、推断题(共1小题)

1、A~G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略去)。其中A、B、C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D是温室气体,G是重要调味品。请回答下列问题:

(1)G的化学式为      
(2)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4)F的一种用途是:      

五、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兴趣小组在课外实验中意外发现:将镁条放入Na2CO3溶液中,快速产生较多气泡,有白色沉淀生成。小组同学对此进行了系列探究活动。
(1)探究1:反应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作出猜想)小组同学经查阅资料和讨论,根据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且反应物中含有      三种元素,作出如下猜想:

①氢气;②二氧化碳;③氢气和二氧化碳。

(2)(实验1)取适量镁条、100 mL Na2CO3溶液于反应装置A中,按如图1所示方案进行实验,B中石灰水不变浑浊;C处气体燃烧,烧杯内壁有水珠。说明猜想①正确。

图1

图2

①反应装置A应选用图2中的      (填写序号)。

②小组同学讨论认为,上述实验中“烧杯内壁有水珠”作为“反应产生的气体是氢气”的证据不可靠。为使这一证据可靠,且仍能一次性地验证三个猜想,只需在图1所示方案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完善。你的改进方案是      

(3)探究Ⅱ:快速产生气体的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科)镁与水缓慢反应生成氢气:Na2CO3溶液显碱性,其溶液中除Na+、CO32外,还有OH+

(作出猜想)可能是Na2CO3溶液中的某一种离子促进了镁与水的反应。

(实验2)按图3所示方案进行实验。G、I中缓慢产生气泡,H中快速产生较多气泡,说明是CO32而不是Na+、OH促进了镁与水的反应。

①G中实验的作用是      

②试剂X是      

(4)探究Ⅲ:反应产生的白色沉淀中是否含有MgCO3

(实验3)取实验1反应生成的沉淀于试管中,加入试剂Y,根据实验现象说明白色沉淀中含有MgCO3 . 试剂Y及实验现象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思交流:有些伟大的发现就是从异常现象中得到启发,通过深入研究而实现的。

六、计算题(共1小题)

1、为测定某Cu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取150g CuSO4溶液,平均分为三份,每份样品均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见下表。请计算: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样品质量/g

50

50

50

NaOH溶液质量/g

20

40

60

m/g

42.45

44.9

44.9

(1)50gCuSO4溶液完全反应时,所得沉淀的质星为      g。
(2)Cu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河北省2019年中考化学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