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2018-2019学年中考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4小题)
1、下列变化中,与其余三种变化本质上不同的一项是()
A . 切割玻璃
B . 铁水铸锅
C . 食物发霉
D . 石蜡融化
2、化学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人体中铁元素的摄入量不足易引发缺铁性贫血
B . 维生素D有助于人体骨骼和牙齿的生长发育
C . 使用福尔马林浸泡的海鲜对人体健康有害
D . 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3、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加热固体
B . 过滤
C . 稀释浓硫酸
D . 蒸发食盐水




4、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 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 . 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C . 离子是带电的微粒,所以带电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D . NaCl、Na2SO4、KNO3的水溶液呈中性,所以盐的水溶液都呈中性
5、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生石灰、烧碱、浓硫酸都可以用作干燥剂
B . 水、二氧化锰、干冰都属于氧化物
C . CH4、C2H5OH、CH3COOH都属于有机物
D . 合金、合成橡胶、合成纤维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6、下列各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是()
A . 水、熟石灰
B . 甲烷、氨气
C . 氯化氢、氯化钡
D . 银、氮气
7、近两年广泛流传一个民生热词“舌尖上的安全”。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 . 大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B . 用硫酸铜溶液浸泡粽叶
C . 为防止骨质疏松,长期摄入过量钙元素
D . 用碳酸氢钠作发酵粉
8、下列物质中,按混合物、氧化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
A . 冰水混合物 水银 食醋
B . 酱油 氧化镁 液氧
C . 氢氧化钠 氧化汞 石墨
D . 清新的空气 氯酸钾 氩气
9、用氯化钠固体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的操作有:①溶解 ②称量 ③计算 ④量取。下列操作顺序中正确的是()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①④③
C . ③②④①
D . ③①②④
10、鉴别下列物质所用的方法,错误的是()
A . 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观察产生泡沫的多少
B . 合成纤维和羊毛纤维:取样品灼烧,闻气味
C . 铜片和黄铜片:相互刻画,观察痕迹的深浅
D . 硝酸铵和氯化铵: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11、2018年5月某杂志介绍了我国的一项科研成果:在一种新催化剂作用下可实现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甲醇,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H2
B . 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6:9
C . 反应前后,分子、原子的种类均不变
D . 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无变化
12、下列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并且溶液呈无色的是()
A . Fe3+、NO3-、Cl-、K+
B . Ag+、NO3-、Cl-、K+
C . Na+、NH4+、NO3-、OH-
D . K+、H+、SO42-、Cl-
13、下列各组变化中,每个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①②③
14、把40CO和CO2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充分反应后气体的质量为44g,则原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 . 30%
B . 42.9%
C . 72.7%
D . 90.1%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选择下列适当的物质,用化学式填空:
氦气、一氧化碳、小苏打、烧碱、硝酸钠
(1)可用于焙制糕点的是 ;
(2)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是 ;
(3)用于填充探空气球的是 。
2、下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已知③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则:x= ,③标识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 周期;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 (填元素符号)。
3、下列物质敞口放置于空气中,A.石灰水、B.浓硫酸、C.食盐水;一段时间后溶液质量增大的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因变质而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减小的是 。
4、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事实。
(1)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症。
(2)用石灰乳刷墙,墙壁会“出汗”。
三、简答题(共2小题)
1、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是 。
(2)t2℃时,将75gA的饱和溶液与25g水混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3)将t2℃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2、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古人“钻木”可“取火”,“钻木”的目的是什么?(从燃烧的条件角度回答)
(2)正常雨水的pH≈5.6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四、推断题(共1小题)
1、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一步转化生成)。
(1)若A和C均为单质,A可以供给呼吸,C为常见的黑色固体单质,B和D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态氧化物,已知B转化为D的反应为吸热反应,请写出该吸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若A、B、D表示不同的盐,它们由钙、钠、碳、氯、氧五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组成,B是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C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则C的化学式为 ,A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为 。
五、计算题(共1小题)
1、欲用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400g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需要6%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 g;若用量筒量取6%的氯化钠溶液时仰视读数(其它操作正确),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0.9%。
六、流程题(共1小题)
1、纯净的氯化钠用途广泛。由于粗盐中含有少量的MgCl2、CaCl2、Na2SO4等杂质,限制了它的用途。现对其进行以下操作来提纯:
(1)向悬浊液中加入BaCl2和Na2CO3溶液的顺序不能颠倒,请解释其原因。
(2)写出一个过程③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实验所得精盐的质量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
七、实验题(共1小题)
1、根据下列实验室中常用的制取或收集气体的装置图,回答问题。
(1)某气体只能用装置B和E来制取,且制取时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利用装置A和C制取并收集的是什么气体?如果利用装置D来干燥该气体,若气体从a口通入,请在图示中标出瓶内实际的名称并补画完整的装置D。
八、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某同学为探究间的性质,对氢氧化钙进行如下实验。
(1)将石蕊试液滴入澄清石灰水中,振荡,溶液呈 色。
(2)将稀盐酸逐滴加入含有酚酞试液的石灰水中,振荡,可观察到什么现象?
(3)将CO2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氢氧化钙能与某些 (填物质类别)反应,氢氧化钙与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相似,试写出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向氢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后的溶液中逐滴滴加Na2CO3溶液,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e点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 ,滴入Na2CO3溶液的过程中d~m段观察到的现象是 ,m~n段观察到的现象是 。
(5)称取5g含有氯化钠杂质的氢氧化钠样品,加入25g水后充分溶解,缓慢加入10%的稀盐酸,当溶液的pH=7时,刚好用去稀盐酸的量为36.5g。计算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