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2018-2019学年中考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4小题)

1、均衡膳食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下列食物主要为我们提供糖类的是()
A . 米饭、马铃薯 B . 黄瓜、西红柿 C . 鱼、鸡蛋 D . 牛奶、花生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倾倒液体 B . 试管洗涤 C . 过滤液体 D . 点燃酒精灯
3、下列过程没有化学变化发生的是()
A . 二氧化碳溶于水 B . 活性炭净水 C . 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D . 酸、碱溶液改变花的颜色
4、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A . 氧气用于化工生产 B . 干冰用于食品保鲜和运输 C . 炉具清洁剂除水垢 D . 酚醛塑料制手柄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门捷列夫创立分子、原子学说,奠定了近代化学基础 B . 氮气不仅能用于食品包装还可以制造硫酸和氮肥 C . 遇到火险或火灾应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并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 D . 在鱼池中放置水泵可以增加水中氧气的溶解量
6、下列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A .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 B . 生石灰加入水中:白色固体变成白色溶液,放热,水沸腾 C . 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银白的固体表面有紫红色固体生成,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D . 水注入浓硫酸中:水浮在浓硫酸上面,放热,水沸腾,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
7、下列有关叙述、对应方程式、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A . 硝铵不能和熟石灰混用: 复分解反应 B . 赤铁矿炼铁:Fe2O3+3CO 2Fe+3CO2置换反应 C . 葡萄糖在人体中氧化:C6H12O6+6O2 6CO2+6H2O氧化反应 D . 比较铁和银的金属活动性: 置换反应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油脂是重要的营养物质,正常情况下,每人每天需要摄入 B . 废电池中含有铅、镍、镉、汞,若随意丢弃会造成地下水和土壤污染 C . 碘是甲状腺素的重要成分,患有甲状腺肿大的病人应禁止碘的摄入 D . 食品添加剂虽然都是化学合成物质,但可以改善食品品质,可以适量使用
9、五氧化二磷固体被冷水吸收会生成剧毒的偏磷酸,有关偏磷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偏磷酸由氢、氧、磷三种原子构成 B . 偏磷酸分子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 . 偏磷酸分子中质子总数一定等于电子总数 D . 偏磷酸中氢、磷、氧三种原子的质量比为3:1:3
10、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 向一定量的石灰水中通入足量的 气体 B . 向水中加入稀盐酸 C . 等质量的金属中加入足量稀硫酸 D . 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
11、对下列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石墨导电,金刚石不导电

金刚石中没有电子

B

H2O与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中含有的原子数不同

C

冰的密度比水小

温度降低,水分子的质量变小

D

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都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溶液中都有氢氧根离子

A . A       B . B     C . C          D . D
12、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待区分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A

18K黄金和黄铜

在空气中灼烧

固体表面滴加稀盐酸

B

空气和人呼出的气体

伸入燃着的小木条

滴入澄清的石灰水

C

聚乙烯和聚氯乙烯

观察颜色

加热,观察是否熔化

D

烧碱和熟石灰

闻气味

放置于空气中观察固体表面的变化

A . A     B . B   C . C      D . D
13、如图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t1℃时中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B . t2℃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所得两种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相等 C . 若甲中含有少量乙,可以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取乙 D . t2℃时110g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并加入一定质量的水可以得到260gt1℃时甲的饱和溶液
14、将一定质量的NaCl和MgCl2的混合物投入到盛有88g水的烧杯中,完全溶解,继续向烧杯中加入100g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200g10%的只含一种溶质的溶液,则原固体中NaCl和MgCl2的质量分别为()
A . 、10g B . 8g、 C . D .

二、多选题(共1小题)

1、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试剂和操作方法

A

CH4

O2

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B

CuSO4

Fe

溶于水,过滤,蒸发结晶

C

NaCl溶液

CaCl2

适量的Na2CO3溶液,过滤

D

H2O

悬浮物

加适量的明矾,过滤

A . A     B . B         C . C        D . D

三、简答题(共2小题)

1、嫦娥四号月球车“玉兔二号”于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成功着陆月球背面,此次任务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开启了人类月球探测新篇章。

(1)“玉兔二号”上的太阳能帆板,让太阳能来给电池充电,再用电能驱动车身行驶进行探测。上述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为:太阳能首先转化为      能,最终转化为      能。
(2)“玉兔二号”月球车的制备材料中使用了镁铝合金,选用镁铝合金的优点是      (填序号)。

a.机械性能好、硬度小    b.密度小、强度大   c.密度大、耐腐蚀

(3)铝镁合金中金属镁的生产是在高温和真空条件下,有氧化钙存在时,用硅还原氧化镁生成镁单质,同时生成固体硅酸二钙(Ca2SiO4),经过分离可以得到单质镁。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中硅元素在反应前后的化合价分别为      
2、黑龙江省是我国大豆主产区,大兴安岭出产的九三大豆颗粒圆润饱满,皮薄色黄。是加工大豆食品的优质原料。
(1)大豆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蛋白质是由多种      构成的极为复杂的化合物,它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      的主要原料。
(2)大豆植株根部的根瘤菌虽然具有固氮作用,但是仍然不能满足大豆的生长需要,要想大豆在高寒的大兴安岭地区获得高产,应该施用一种化学式为      的复合肥。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化肥中含有一些重金属元素、      和放射性物质,不合理施用也会造成土壤污染。
(3)大豆收割后留下的秸秆可以作为牛、羊饲料,严禁烧荒处理,防止焚烧产生的      (填两种)造成环境污染。

四、填空题(共1小题)

1、如图是甲烷与水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D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      
(2)A图所示物质属于      (填物质分类),从微观的角度说明理由      
(3)某元素的离子比一个B分子多两个质子,画出该离子结构示意图      

五、实验题(共3小题)

1、化学实验小组要测定某黄铜(成分:铜、锌)样品中各成分含量,老师为他们提供了足量的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以及必要的实验仪器,小组同学所做实验数据记录如图:

(1)上述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A烧杯中参加反应固体的质量(X)的比例式      
(3)配制上述实验过程中所使用的稀盐酸,需用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质量为      
(4)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5)若向C烧杯中加入81.1g水,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6)若想生产200t上述黄铜,理论上需用含Cu2S 27%的辉铜矿(杂质中不含铜元素)      t。
2、分类、类比、推理都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
(1)化学实验的设计首先要考虑实验目的,其次还要考虑操作的便利性、安全性和节约药品等等。

A

B

C

上述实验A可以与      (填“B”或“C”)归为一类,这两个实验在设计中均注意了实验的便利性的设计,两个实验中实验便利性是指他们的实验设计均可以使反应      ,同另一个实验相比较他们还有一个优点是      

(2)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有些氧化物与水反应可以生成对应的酸或碱。如:CaO+H2O=Ca(OH)2或CO2+H2O=H2CO3等。实际上可溶性的碱、强酸都可以由氧化物与水反应得到,按照此规律:

①氢氧化钾可以由水与      (填化学式)反应得到。

②写出氧化物与水反应得到硫酸的化学方程式      

3、实验室现有如下实验用品:高锰酸钾、稀盐酸、石灰石、火柴、药匙、镊子、升降台及以下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并按要求填写相关空白:

(1)若补充仪器      (填名称)和用品      ,并利用上述部分仪器和药品可制取一种气体,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如图是实验室制备、干燥和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图,按照上述顺序,仪器连接顺序为a应该连      (填“c”或“d”)。装置C中装的液体为      ,画出装置C中的液体示意图。

(3)用B装置收集二氧化碳的原理是:二氧化碳气体      ,二氧化碳气体向集气瓶的      部运动,随着瓶内气体的增多,      ,在压强差的作用下,瓶内空气向      运动被排出集气瓶,瓶内剩余气体为二氧化碳气体。

六、推断题(共1小题)

1、A,B,C,D,E,F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F为黑色固体,D工业上用于制作肥皂。六种物质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用“→”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图中部分反应要在溶液中进行,物质是溶液的只考虑溶质)。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B      C      E      
(2)写出足量的D加入到A中的现象      
(3)写出F转化成E的化学方程式      (写一个,合理即可)。

七、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探究物质的性质实验活动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图1

图2

A烧杯中一定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B烧杯中滤液一定不含的离子是      ,小组同学对C烧杯中溶液的成分产生了兴趣,进行了下面探究。

(提出问题)c烧杯溶液的溶质中含有什么离子?(不考虑酚酞)

(猜想与假设)

甲猜想:H+、SO42-和Cl-

乙猜想:H+和Cl-

丙猜想:H+、SO42-、Cl-和Ba2+

丁猜想:Ba2+和Cl-

(表达与交流)丁同学认为上述      的猜想一定错误,丁同学认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活动与探究)丁同学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想,用试管取少量C中溶液,做如图实验,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得出自己猜想成立的结论。请你对他的结论做出评价      

甲同学继续了丁同学的实验,他继续向试管中加入一种试剂,观察到了明显的实验的现象。

得出结论:丁同学猜想错误,甲同学加入的试剂可能是      ,通过以上实验探究你认为溶液中含有的离子为      

(总结与反思)通过上述探究过程可知,在分析和探究反应后溶液中离子成分时,首先可根据      来推断出:不参与反应的离子一定存在,然后加入适当的试剂      是否存在,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2018-2019学年中考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