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最符合题目要求。)(共40小题)
1、在东非大裂谷地区,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的直接原因是( )
A . 森林大量消失
B . 地面食物资源丰富
C . 好奇心的驱使
D . 森林中出现了大量天敌
2、下图中,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 )
A . ①脐带
B . ①胎盘
C . ②脐带
D . ③羊水
3、青少年需要多吃一些奶、鱼、肉等食物,是因为这些食物含有( )
A . 糖类
B . 脂肪
C . 蛋白质
D . 维生素
4、某同学的奶奶经常一到傍晚就看不清东西,你建议她可以多吃一些( )
A . 鸡肉和鱼肉
B . 米饭和馒头
C . 猪肝和胡萝卜
D . 苹果和雪梨
5、以下消化腺中,分泌的消化液不含消化酶的是( )
A . 唾液腺
B . 胃腺
C . 肝脏
D . 胰腺
6、下列小肠的结构特点与其消化功能无关的是( )
A . 小肠长达5-6米
B . 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C . 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
D . 小肠内表面有丰富的皱襞和绒毛
7、某同学吃西瓜的时候,不小心把西瓜子咽了下去,西瓜子在其体内的“旅行路线”是( )
A . 口腔→咽→胃→食道→小肠→大肠→肛门
B . 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C . 口腔→食道→咽→胃→小肠→大肠→肛门
D . 口腔→咽→食道→胃→大肠→小肠→肛门
8、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某生物小组设计了下图实验方案。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该实验探究的是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B . 两支试管应放在37℃的温水中保温5~10分钟
C . 滴加碘液后,2号试管中的馒头碎屑会变成蓝色
D . 1号试管中的馒头被分解成葡萄糖,所以不变色
9、今年的6月16日是父亲节,晨晨为爸爸准备了一份丰盛的晚餐:米饭、可乐鸡翅、红烧排骨、清蒸鲈鱼,你觉得增加以下哪种食物更为合理( )
A . 蒜蓉菜心
B . 红烧肉
C . 紫菜蛋花汤
D . 牛奶
10、如下图,呼吸系统结构中,不属于呼吸道的是( )
A . ①鼻
B . ②咽
C . ③气管
D . ④肺
11、与生活在赤道附近的人相比,北欧人的鼻子往往更高。从适应环境的角度看,原因是( )
A . 人种不一样,北欧一般是白人
B . 经济不一样,北欧较发达
C . 饮食不一样,北欧人以面包为主食
D . 气候不一样,北欧比较寒冷
12、“不要大声尖叫”可以更好的保护我们的声带。声带位于人体的( )
A . 咽
B . 喉
C . 气管
D . 支气管
13、人的鼻子不具有的功能是( )
A . 感受气味的刺激
B . 清洁吸入的气体
C . 温暖吸入的气体
D . 进行气体交换
14、下图为某人在两种状态下的呼吸情况,正确的是( )
A . 曲线A可能在跑步、打球
B . 曲线B可能在睡觉、散步
C . 曲线A的呼吸深度比曲线 B大
D . 曲线B的呼吸频率比曲线A快
15、当我们走进考场感到紧张时,可以来一次深呼吸。在我们呼出的气体。含量没有变化的是( )
A . 氧气
B . 二氧化碳
C . 水蒸气
D . 氮气
16、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进入高原的初期,血液中的哪种细胞数目会增加( )
A . 红细胞
B . 白细胞
C . 血小板
D . 淋巴细胞
17、如表是某同学的血常规检查结果。据此分析,他身体可能遇到的问题是( )
检查项目 | 测定值 | 正常参考值 | 单位 |
白细胞 | 15 | 4~10 | 109个/L |
红细胞 | 4.5 | 女3.5~5.0男4.0~5.5 | 1012个/L |
血小板 | 140 | 100~300 | 109个/L |
血红蛋白 | 130 | 女110~150男120~160 | g/L |
A . 运输氧气的能力下降
B . 有病菌入侵
C . 运输二氧化碳的能力下降
D . 一旦出血将会血流不止
18、中医切脉一般是在“桡动脉”,与静脉相比,桡动脉的特点是( )
A . 血管壁薄
B . 弹性小
C . 血流速度快
D . 管腔大
19、体检抽血时,要用橡皮软管扎紧手臂上端以便于抽血(如图),因为( )
A . 软管与手之间的动脉会鼓胀起来
B . 软管与手之间的静脉会鼓胀起来
C . 软管与心脏之间的动脉会鼓胀起来
D . 软管与心脏之间的静脉会鼓胀起来
20、如图是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示意图,则“①”、“②”、“③”分别表示( )
A . 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B . 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C . 静脉、动脉、毛细血管
D . 静脉、毛细血管、动脉
21、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泵”,它的四个腔中管壁最厚的是( )
A . 左心房
B . 左心室
C . 右心房
D . 右心室
22、下图是血液流经某器官的成分变化图,据图分析该器官很可能是( )
A . 肺
B . 肾脏
C . 小肠
D . 肌肉
23、心脏在两肺之间,处于胸腔的中央偏( )
A . 左下方
B . 左上方
C . 右下方·
D . 右上方
24、心脏处于下图情形时,工作状态应为( )
A . 左右心房收缩
B . 左右心室收缩
C . 心房和心室均舒张
D . 以上情形均有可能
25、ABO血型的发现者是奥地利的科学家( )
A . 哈维
B . 林奈
C . 兰德斯坦纳
D . 达尔文
26、对于较为严重的贫血患者,可以给他输入适量的( )
A . 红细胞
B . 白细胞
C . 血小板
D . 血浆
27、以下尿液的排出途径,正确的是( )
A . 肾脏→膀胱→输尿管→尿道
B . 输尿管→肾脏→膀胱→尿道
C . 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D . 肾脏→输尿管→尿道→膀胱
28、下列人体器官中,能够形成尿液的是( )
A .
B .
C .
D .




29、一个健康成年人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约150L,但每天排出的尿液只有1.5L。肾脏中能够起重吸收作用的是( )
A . 肾小球
B . 肾小囊
C . 肾小管
D . 膀胱
30、如表是正常人血浆、肾小囊以及输尿管内液体中两种物质的浓度。据表中数据判断,甲、乙分别是( )
血浆 | 肾小囊 | 输尿管 | |
甲 | 0.03% | 0.03% | 2% |
乙 | 0.1% | 0.1% | 0% |
A . 甲是尿素,乙是葡萄糖
B . 甲是尿素,乙是蛋白质
C . 甲是葡萄糖,乙是蛋白质
D . 甲是葡萄糖,乙是尿素
31、“红灯停,绿灯行”已经成为了一种基本常识,人们“看到“红绿灯形成视觉的部位是( )
A . 角膜
B . 晶状体
C . 视网膜
D . 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32、科学家用动物角膜替代人角膜让众多患者重获光明,图中表示角膜的是( )
A . 1
B . 2
C . 3
D . 4
33、飞机起飞和降落时,乘务员会建议乘客咀嚼东西,目的是( )
A . 使咽鼓管张开,保护鼓膜
B . 保护听小骨
C . 保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D . 保护听觉中枢
34、植物人有呼吸、有心跳,但却不能活动,他的神经系统没有受到损伤的部位是( )
A . 大脑
B . 小脑
C . 脑干
D . 脊髓
35、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 . 神经元
B . 细胞体
C . 突起
D . 神经纤维
36、下列各项和膝跳反射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
A . 谈虎色变
B . 望梅止渴
C . 小狗算术
D . 眨眼反射
37、医生建议初中生最好在10点前入睡,有利于激素分泌以促进生长。这种促进生长的激素是( )
A . 生长激素
B . 甲状腺激素
C . 胰岛素
D . 性激素
38、下图是人被针刺后缩手反射的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5是皮肤上感受器
B . 神经传导的途径是54321
C . 缩手反射不受大脑的控制
D . 缩手的意义在于让人避开危险
39、年级篮球赛中,同学们都在积极为本班呐喊助威,心跳加快,掌声阵阵。在这过程中,起调节作用的是( )
A . 神经调节
B . 激素调节
C . 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D . 自我调节
40、以下物质属于引起酸雨的罪魁祸首的是( )
A . 二氧化碳
B . 二氧化硫
C . 臭氧
D . 塑料垃圾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得2分,只选1个且正确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共20小题)
1、1978年,世界第一个“试管婴儿”一一布朗诞生。有关“试管婴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受精卵是在①中形成的
B . 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是③
C . “试管婴儿”指的是在试管中长大的胚胎
D . “试管婴儿”适合因为输卵管堵塞而不孕的妇女
2、下图是某地男女生身高生长速度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
B . 女生的身高生长平均速度要比男生快
C . 女生进入青春期的平均年龄比男生大
D . 青春期的男生会出现遗精,女生会出现月经,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3、以下营养物质中,不需要消化就能被人体吸收的是( )
A . 脂肪
B . 葡萄糖
C . 无机盐
D . 膳食纤维
4、如图所示曲线是食物中三大类营养物质的消化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X代表的是淀粉的消化曲线
B . 蛋白质从C食道开始被消化
C . 脂肪最终被分解成甘油和氨基酸
D . 吸收后剩下的食物残渣最终由肛门排出
5、在探究“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实验中,某同学称量了一粒花生仁和一块核桃仁的重量,待其完全燃烧后,测量30毫升水的水温并记录相关数据(见下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名称 | 种子的质量(克) | 水温变化(℃) |
花生仁 | 0.88 | 升高58 |
核桃仁 | 0.88 | 升高62 |
A . 选择花生仁和核桃仁的一大原因是它们易燃,方便观察
B . 质量相同的核桃仁含有的能量一定比花生仁多
C . 实验应设置重复组,实验结果应取各重复组的最大值
D . 在装置周围加围栏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热量散失
6、作为一名七年级的学生,应该懂得一定的安全常识。以下食物不可随意烹饪食用的是( )
A . 新鲜蔬菜
B . 水库鱼
C . 发芽的马铃薯
D . 野外采摘的鲜艳蘑菇
7、“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蓝天白云让深圳人可以更好的呼吸。关于呼吸,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人体一般一分钟呼吸80次
B . 用口呼吸比用鼻呼吸更好
C . 随地吐痰可能会传播病菌
D . 雾霾天在外戴口罩有利于保护自己
8、下图是某同学做模拟呼吸运动实验,并绘制的肺内气压变化曲线图,图中表示呼气状态的是( )
A . 甲图中曲线的AB段
B . 乙图
C . 甲图中曲线的BC段
D . 丙图
9、以下血管中,流动脉血的是( )
A . 肺动脉
B . 肺静脉
C . 肾动脉
D . 肾静脉
10、关于输血和血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成年人一次失血400毫升就可能危及生命
B . 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C . 紧急情况要输入少量异型血时,必须缓慢
D . 提倡初中生积极献血奉献爱心
11、下图中的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全过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中a代表二氧化碳,b代表氧气
B . 过程①是通过呼吸运动完成的
C . 过程②后,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D . 过程③是通过扩散作用完成的
12、某同学咽喉发炎,正在滴注青霉素治疗。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 用酒精擦拭扎针处是为了消毒
B . 是通过动脉滴注青霉素
C . 药液流经心脏时首先进入左心房
D . 药液到达咽喉前要经过心脏两次
13、以下人体内物质,属于代谢废物的是( )
A . 葡萄糖
B . 尿素
C . 二氧化碳
D . 粪便
14、下图是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肾单位由①②③组成
B . 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C . ②中出现血细胞,可能是③。肾小球发生病变
D . 一般情况下,④中不含葡萄糖、血细胞和无机盐
15、下列各项中,属于反射的是( )
A . 葵花朵朵向太阳
B . 学生闪避突然飞过来的足球
C . 草履虫游向食物
D . 小狗听到主人呼唤就去吃食物
16、“挑战10秒”是一个有趣的游戏,在这个过程中( )
A . 形成计时物象的位置是视网膜
B . 作出按下按钮指令的部位是脊髓
C . 执行按下动作的肌肉是感受器
D . 如果传出神经受损将无法完成动作
17、某同学的爷爷是糖尿病患者,你可以对他爷爷有以下建议( )
A . 坚持每周口服胰岛素
B . 适量运动,保持心情舒畅
C . 按医生要求吃药、复查
D . 均衡饮食,多摄入含糖食物
18、喝醉酒的人走路不稳,东倒西歪,说话语无伦次,由此判断酒精主要影响了他的( )
A . 大脑
B . 小脑
C . 脑干
D . 脊髓
19、“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是2019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中文口号。以下做法符合要求的是( )
A . 焚烧稻田秸秆
B . 工厂加强废气脱硫、净化处理
C . 提倡绿色出行
D . 垃圾焚烧厂在夜晚排放未经处理的废气
20、“爱护环境,从我做起”,环保意识是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A . 随手关闭卫生间的水龙头
B . 夏天把空调调到22℃
C . 让家中电视随时处于待机状态
D . 把厨余垃圾放入专门的垃圾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