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阶段性测试试卷

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

1、过滤操作的下列步骤中错误的是( )
A . 取一张圆形滤纸,对折两次,打开成圆锥形,放入漏斗 B . 如果滤纸高于漏斗边缘,用剪刀剪去多余部分,使滤纸的边缘比漏斗口稍低 C . 用少量水润湿滤纸,使滤纸紧贴漏斗,滤纸层与漏斗壁间不留气泡 D . 用玻璃棒轻轻搅动漏斗中液体,以加快过滤
2、如图所示,A为木球,B 为某种塑料球,C为铜球,三个球的体积相同,且都静止在水中,则(    )

  
A . A球受到的浮力最大,因为剪断细线,A球将上升 B . B球受到的浮力最大,因为B球没入水中最深 C . C球受到的浮最小,因为剪断细线,C球将下沉 D . A,B,C三球受到的浮力一样大,因为三球排开水的体积相同
3、一物体从空中掉下来落入水中,在水中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水的阻力),那么把该物体慢慢地没入水中时,它一定是  (   )
A . 沉到容器底部 B . 漂浮在水面上 C . 悬浮在水中 D . 以上三种情况都不可能
4、古诗“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寓意丰富。从科学角度解读,“东到海”与“复西归”可以认为是(    )
A . 水的径流与水汽输送的过程 B . 水资源利用和保护    C . 降水与蒸发的过程 D . 水土流失与大气污染
5、浙江省提出“五水共治”策略,即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打造美丽江南水乡。下列措施与“五水共治”精神不符的是(    )
A . 工业废水直接用于农业灌溉 B . 家庭中洗完的淘米水用于浇花 C . 水源地附近禁止禽畜养殖 D . 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后排放
6、河南籍游泳健将宁泽涛是历史上首位获得世锦赛男子100m自由泳冠军的亚洲人。2014年仁川亚运会上大放异彩,收获四枚金牌,打破多项纪录。同年,宁泽涛以47秒65的成绩打破自己保持的男子100米自由泳亚洲纪录。宁泽涛游泳时所受的浮力约为(    )
A . 8N B . 80N C . 800N D . 8000N
7、下列有关水的叙述:①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②生命活动离不开水③可供利用的水资源是无限丰富的④水的沸腾属于物理变化⑤水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⑥矿泉水是纯天然饮品,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⑦电解水实验证明了水的组成,且证明了原子与分子的区别。其中正确的有(    )
A . ①②③④⑤⑥⑦ B . ①②⑤ C . ①②④⑦ D . ①③④⑦
8、某温度时,将烧杯中的xgKNO3饱和溶液恒温下蒸发部分溶剂,然后再将烧杯中的物质逐渐升温(假设升温时溶剂没有损失),能够正确表示此过程中KNO3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w)与时间(t)关系的示意图是(    )
A . B . C . D .
9、下面关于药品取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用试管取用固体药品未说明用量时,一般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②取用液体药品未说明用量时,一般取1~2滴

③某同学用10mL的量筒量取8.72mL的水

④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10、小明从冰箱冷藏室(温度为4℃)取出一杯4℃的澄清石灰水(溶质是氢氧化钙),盖上杯盖,在室温(温度为20℃)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杯底有少量晶体析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室温时该石灰水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 . 4℃时该石灰水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C .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 . 该石灰水4℃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室温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1、炎热的夏天,喝一杯冰镇可乐是许多人感受清凉的一种方式。下列关于可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可乐是一种溶液,当中的一种溶质是二氧化碳气体 ,说明二氧化碳气体能够溶于水 B . 可乐喝到肚子里面后,人过会会打嗝,这是因为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C . 可乐里面除了二氧化碳气体外,还有其他溶质,这说明,可乐是不饱和溶液 D . 冰过的可乐比不冰过的可乐口感更好,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升高
12、下列是有关科学问题中的因果关系,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 浮在水面上的铁球一定是空心的,那么空心的铁球一定会浮在水面上 B . 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那么均一的、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C . 密度比液体小的固体漂浮在该液体中,那么漂浮在该液体中的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小 D . 饱和溶液恒温蒸发后会有固体析出,恒温蒸发后有固体析出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13、如图所示,干黄花菜无毒、营养丰富,且具有药用价值,但鲜黄花菜有毒,这是因为鲜黄花中含有秋水仙碱,进入体内会形成有毒的二秋水仙碱。已知秋水仙碱易溶于乙醇,在冷水中易溶、热水中难溶。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秋水仙碱的乙醇溶液中,溶剂是乙醇 B . 秋水仙碱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 . 溶剂的种类和温度都是影响秋水仙碱溶解性的因素 D . 将80℃的秋水仙碱饱和溶液降温后会析出晶体
14、如图所示,魔法水母是一款受孩子喜爱的玩具。在瓶内注满水,然后放入魔法水母,旋紧瓶盖,用力抓握塑料瓶,魔法水母就会往水下沉落;松开塑料瓶,它又会浮上来。调整握塑料瓶的力度,魔法水母就可以静止悬浮在水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魔法水母下沉时受到的液体压强变大 B . 魔法水母上浮时它所受到的浮力变大 C . 魔法水母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上浮和下沉的 D . 魔法水母悬浮在水中时,它所受的浮力和重力的大小相等
15、将一实心物体先后投入足量的水和酒精中,物体静止时,所受浮力分别为6N和5N,判定物体在水、酒精中的浮沉状态可能是(ρ酒=0.8×103kg/m3)( )
A . 在水中漂浮,在酒精中漂浮 B . 在水中漂浮,在酒精中沉底 C . 在水中悬浮,在酒精中漂浮 D . 在水中沉底,在酒精中沉底
16、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净化水的方法有:①过滤;②蒸馏;③加明矾吸附沉降;④消毒杀菌;⑤活性炭层吸附。要把天然水变成纯净水,净化过程排序正确的是(    )
A . ①②③④⑤ B . ②③①⑤④ C . ③①⑤④② D . ③④⑤①②
17、将质量为90g的物体放入盛有200mL的酒精量筒中(已知ρ酒精=0.8×103 kg/m3),物体静止后,酒精液面上升到300mL刻度线处,则该物体在量筒中的情况是( )
A . 物体沉在量筒底部 B . 物体漂浮在酒精液面上 C . 物体悬浮在酒精中 D .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18、向100g水中不断加入固体A或改变温度,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资料:A的溶解度

温度/℃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37.2

41.4

45.8

50.4

55.2

A . ②中A的质量分数最大 B . ③⑤中A的质量分数相等 C . ②④⑤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D . ①③④⑤中没有固体存在
19、t℃时A物质的溶液,第一次恒温蒸发10克水,结果没有晶体析出,第二次恒温蒸发掉10克水,结果析出2克A,第三次再恒温蒸发10克水。下列有关第三次晶体析出质量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 一定大于2克 B . 一定等于2克 C . 一定小于2克 D . 一定大于或等于2克
20、一个物体所受的重力为0.4牛,轻轻放入盛有水的容器中,溢出容器的水的重力为0.3牛,关于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大小,以下描述最准确的是(    )
A . F≥0.4牛 B . 0.3牛≥F C . F≥0.3牛 D . 0.4牛≥F≥0.3牛

二、填空题(第26、27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计25分)(共7小题)

1、已知食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所示:

温度

0℃

10℃

20℃

30℃

40℃

溶解度(克)

35.7

35.8

36

36.3

36.6

在20℃的实验室中,小明挖去新鲜冬瓜的瓤,将底部尚有晶体存在的食盐水倒入其中,并将一木块放入这一溶液中,木块处于漂浮状态,如图甲所示。经过t1分钟,观察到仅有部分晶体溶解,此时,食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经过t2分钟后,才发现木块下沉。请在图乙中画出食盐水溶质质量分数随时间变化的趋势      

2、台州接邻东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我们可以从海水中提取食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风吹日晒可以从海水中提取粗盐,风吹日晒的主要作用      
(2)要除去食盐中混有的泥沙,操作方法是      
3、下图是实验室电解水的简易装置示意图。

(1)接通直流电源后,B电极为电源的      极。
(2)水电解的文字表达式:      
(3)通电后,阳极产生的气体检验的方法是:      
(4)实验中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如果实际大于这一结果,你认为可能是      
4、下列这些物质在水中分散后形成溶液的有      ,形成悬浊液的有      

①蔗糖 ②味精  ③冰块 ④酒精 ⑤色拉油 ⑥泥土 ⑦食盐 ⑧粉笔灰 ⑨汽油

5、小明同学把一个体积为100cm3的苹果放入水中,苹果在水里处于悬浮状态,则苹果所受的浮力为       N;小明从水中取出苹果,分成一个大块和一个小块,再将小块放入水中,发现小块沉入水底,据此现象可以推断:若将大块浸没于水中,松手后大块将会      (请填“上浮”、“悬浮”或“下沉”)。
6、某温度时,蒸干35g硝酸钾饱和溶液,得到10g硝酸钾,该温度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克,一木块漂浮于5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见图甲),温度改变时(不考虑由此引起的木块和溶液体积的变化),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随时间(t)发生了如图乙所示的变化.由此推测出温度的改变方式是      (填“升温”“降温”),同时观察到烧杯底部硝酸钾晶体      (填“增多”“减少”)。

7、为了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小明在一只塑料袋(塑料袋很轻很薄)中装入大半袋水,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盛有水的塑料袋所受重力的大小。再将塑料袋慢慢浸入水中,观察到测力计的示数变      ,说明盛水的塑料袋排开      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继续将塑料袋慢慢浸入水中,当观察到      现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零,由此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小华准备将塑料袋装满水做同样的实验,操作时发现,塑料袋尚未完全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已为零,这是      缘故。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计40分)(共4小题)

1、在实验室可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蒸馏水。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a.      、b.      
(2)仔细观察b仪器,它起到冷凝的作用。冷水进入到b仪器的方向如图所示,从下端流入上端流出其原因是      
(3)在a中加入碎瓷片的目的是      
(4)先收集到的2-3mL蒸馏水要弃去的原因是什么?      
2、用下列实验操作可分别完成“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和“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两个实验。

(1)操作E中得到的滤液仍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答出一点即可);
(2)若图B所用的烧杯内壁沾有水,导致配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图D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4)图C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请你改正:      
(5)下列错误操作中,可能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低的是      (填序号)

①称量时砝码端忘垫相同质量的纸片  ②食盐没有全部溶解即过滤

③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④蒸发时飞溅剧烈

⑤蒸发后,所得精盐潮湿            ⑥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3、从大豆中提取并初步认识油脂的实验过程如下:①将5g大豆研碎;②将研碎的大豆放入大试管中,再加入10mL己烷液体(用于溶解大豆中的油脂),振荡后静置几分钟;③      , 除去其中的固体杂质;④将得到的液体倒入一个小烧杯中,将该小烧杯放入一个盛有热水的大烧杯中,通过热水浴蒸发掉己烷(装置如图所示);⑤将豆油移入试管,再加入10mL水,振荡后静置,豆油浮在水面上.根据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将大豆研碎的目的是      
(2)以上实验步骤③进行的操作名称是:      
(3)本实验过程中得到乳浊液的实验步骤是:      (选填“①”、“②”、“③”、“④”或“⑤”)
(4)提取豆油所依据的原理是:      
4、学习了浮力知识后,小明和小晨分别展开了科学探究。

小明想利用一弹簧测力计和一铁块制作一个测定液体密度的仪器,如图所示。(ρ为7.9×103kg/m3

 

(1)首先,他称得此铁块的重力为G=7.9N,然后,将金属块浸没在待测液体中,设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则待测液体的密度表达式为ρ=      (用题目中的符号G、ρ铁、F表示).小明依据此规律,在测力计右侧标注出了液体的密度值,做成了一支密度计。
(2)当利用该密度计测某液体密度时,指针在6.9N的位置,则该液体的密度为      kg/m3
(3)图中能正确反映液体的密度ρ与测力计示数F之间关系的是      
(4)水银的密度是水的十几倍,利用该密度计      (选填“能”或“不能”)测出水银的密度。

小晨设计了一个实验,用排水法测某实心金属块的密度.实验器材有小空桶、溢水烧杯、量筒和水.实验步骤如下:

①让小空筒漂浮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如图甲;

②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测得溢出水的体积为20毫升,如图乙;

③将烧杯中20毫升水倒掉,从水中取出金属块,如图丙;

④将金属块放入小空筒,小空筒仍漂浮在水面,测得此时溢出水的体积为44毫升,如图丁.

请回答下列问题:

(5)被测金属块的密度是      克/厘米3
(6)在实验步骤③和④中,将沾有水的金属块放入小空筒,测出的金属块密度将      (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四、分析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计10分)(共2小题)

1、如图是某大学学生发明的水上自行车,车下固定5个充满气的 气囊,每个气囊的体积均为3.0×10-2m3 , 已知该水上自行车的总质量为25kg,不计车轮浸入水中的体积。

(1)当自行车停放在水面上没人骑行时,气囊排开水的总体积为多少?
(2)当质量为75kg的人骑行时,固定在正中间的1个气囊破裂,该自行车是否还能安全骑行?请通过计算说明。
2、右图是实验室所用盐酸试剂瓶上标签的部分内容,请仔细阅读后计算:

(1)这瓶浓盐酸是      克,这瓶浓盐酸的溶质      克。
(2)欲配制14.3%的稀盐酸1000g,需要用这种盐酸多少毫升? (写出计算过程)

五、说理题(5分)(共1小题)

1、人们常用“浮筒打捞法”打捞沉船,它的做法是:把几个浮筒灌满水,将它们沉到水底,潜水员用钢索把它们拴在沉船的两侧。然后,打捞船上的机器开动起来,把空气压进浮筒,将筒内的水排出去,沉船就可以浮起来,如图所示。这样做的原理是什么?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阶段性测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