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新区2018-2019学年中考化学二模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能达成实验目的是()

A

B

C

D

目的

检验碳酸盐

配制100g质量分数 10%的 NaCl 溶液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验证与氧气接触时燃烧的条件之一

实验

A . A                          B . B                           C . C                           D . D
2、硅可制作光导纤维,硅的元素符号是()
A . Mn B . S C . Si D . Al
3、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 食物腐败 B . 冰雪融化 C . 煤气燃烧 D . 火药爆炸
4、属于纯净物的是()
A . 蒸馏水 B . 大理石 C . 矿泉水 D . 牛奶
5、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 水的分散性 B . 氢气的密度小 C . 盐酸的挥发性 D . 氦气的不活泼性
6、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
A . H2O B . H2 C . 2H D . 2H3
7、属于有机物的是()
A . 蔗糖 B . 碳酸钙 C . 金刚石 D . 二氧化碳
8、稀硫酸的 pH 可能是()
A . 2 B . 7 C . 9 D . 12
9、二氧化锡(化学式为 SnO2)可监测有害气体,其中 Sn的化合价为()
A . +1 B . +2 C . +3 D . +4
10、一种“人工固氮”的方法是:6H2O+2N2 4NH3+3O2 , 该反应属于()
A . 化合反应 B . 分解反应 C . 置换反应 D . 复分解反应
11、在水中能形成蓝色溶液的是()
A . 胆矾 B . 硝酸钾 C . 泥沙 D . 汽油
12、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 氢气:产生白烟 B . 硫粉: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 . 镁带:黄色火光 D . 铁丝:生成四氧化三铁
13、试剂的取用错误的是()
A . B . C . D .
14、物质名称、俗名和化学式均正确的是()
A . 碳酸钠、纯碱、NaOH B . 固态二氧化碳、干冰、CO2 C . 银、水银、Ag D . 氢氧化钙、生石灰、Ca(OH)2
15、关于中和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一定放热 B . 反应物一定是酸和碱 C . 一定有水生成 D . 生成的盐一定可溶
16、物质用途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 生石灰作干燥剂 B . 二氧化碳用于灭火 C . 氧气作燃料 D . 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17、关于氯化铵(化学式为 NH4Cl)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属于复合肥 B . 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 C . 所含铵根是金属元素 D . 1molNH4Cl中约含有6.02×1023个氯原子
18、用氨气可以将 NO 转化成无毒物质直接排放。关于微观示意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图中物质均为化合物 B . 元素的存在形态均发生改变 C .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D . 两种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6:5
19、如图是“碳元素化合价与物质类别的关系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 a 点的几种物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 B . b点物质和 c点物质可互相转化 C . d点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D . e 点物质焰色反应呈黄色
20、分子数相等的 O2和 O3具有相同的()
A . 质量 B . 物质的量 C . 摩尔质量 D . 原子总数

二、填空题(共1小题)

1、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①在氢气、氮气、二氧化碳中,会引起温室效应的是      ,“无污染的能源”是      ,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②活性炭纤维口罩具有防毒等功效,是因为活性炭具有      性。

③用天然气作燃料可减少PM2.5的产生,甲烷(CH4)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④垃圾分类我先行。以下垃圾分类错误的是      

三、简答题(共2小题)

1、海水是重要的物质资源宝库。

①海水淡化可获取淡水资源。

Ⅰ.图一为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在水变成水蒸气过程中,水分子间间隔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Ⅱ.图二为电解水实验示意图,试管2中生成的气体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晾晒海水可得到粗盐。图三是粗盐提纯的主要操作步骤,其中步骤II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步骤III的操作名称为      

③海水中含有氯化钠和氯化钾等物质。根据图四的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

Ⅰ.4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      g/100g水。

Ⅱ.25℃时,如图五所示,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的是      (选填“A”、“B”、“C”或“D”),若将D烧杯中的溶液升温至40℃,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Ⅲ.氯化钾溶液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提纯氯化钾的方法是      (选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④为除去精盐中含有的MgCl2、CaCl2等杂质,可加入的物质(过量)依次是NaOH溶液、      溶液和稀盐酸。

2、人类的生成生活离不开金属。

①铝片能压缩成铝箔是因为铝有良好的      (选填“导电性”或“延展性”)。

②铁制品在喷漆前需除锈,可用来除铁锈的物质是      

③为探究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I、II两种方案。

方案 I

方案 II

能验证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一种方案是      ,该方案中证明金属活动性Fe>Cu>Ag的实验现象是      

四、实验题(共1小题)

1、请结合图回答问题:

①仪器a的名称:      

②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较干燥的氧气,可选用的装置组合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B 装置的优点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要证明该反应后的废液中含有盐酸,不可选用的试剂是      

A.锌粒    B.氧化铜    C.氢氧化铜    D.硝酸银溶液

④用以下仪器组装一套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可选择B、C和      (选填字母)。

⑤含0.2mol过氧化氢的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充分反应后得到氧气      g.(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五、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学习小组尝试从反应物消耗和新物质生成两个不同的角度,验证 CO2与 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

(查阅资料)

Ⅰ.常温下,NaOH易溶于水也易溶于酒精,Na2CO3易溶于水但难溶于酒精。

Ⅱ.BaCl2溶液呈中性,CO2不溶于酒精也与酒精不反应。

(实验探究)(相关装置气密性良好,省略夹持仪器)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①实验一:振荡后,两个软塑料瓶中变瘪程度更大的是      (选填“A”或“B”)。

②实验二:D中滴入酚酞后呈      色,证明B瓶溶液中NaOH已反应完了。若C中不加BaCl2溶液,直接滴入酚酞试液,能否达到实验目的?理由是      

③实验三:关闭止水夹a,注入足量饱和的NaOH的酒精溶液,振荡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一段时间后,注入足量的稀盐酸,打开止水夹a,观察到的现象是      

④实验四:向瓶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蒸馏水和NaOH溶液,用传感器测得瓶中气压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分析上述图象,能否证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理由是      

(总结归纳)

以上四个实验中,既从反应物消耗角度,又从新物质生成角度,证明NaOH与CO2发生了反应的实验是      (选填“一”、“二”、“三”或“四”)。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上海市浦东新区2018-2019学年中考化学二模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