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德琳学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第一次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30小题)
1、稻田里的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有( )
A . 捕食关系
B . 合作关系
C . 竞争关系
D . 分工关系
2、表内是探究蚂蚁食性的过程.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作出假设步骤的是( )
A | 步骤1 | 发现一群蚂蚁正在往洞里搬运食物,心想蚂蚁爱吃哪些食物? |
B | 步骤2 | 根据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推测蚂蚁喜欢吃甜食. |
C | 步骤3 | 在一个培养基的两端分别放上少许盐和少许糖,放进蚂蚁进行探究. |
D | 步骤4 | 通过几次重复实验,得出蚂蚁爱吃甜的食物. |
A . A
B . B
C . C
D . D
3、下列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 . 池塘中全部的鱼
B . 麦田中全部的小麦
C . 竹林中全部的竹叶青蛇
D . 沙漠及沙漠上的全部生物
4、“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根据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功能可知,将“落花”化作“春泥”的是( )
A . 生产者
B . 消费者
C . 分解者
D . 阳光
5、在调查校园生物时,以下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 )
A . 发现不认识的植物,把它们拔出来,带回家研究
B . 校园的草丛里有一只蟋蟀蹦了出来,蹦到校园外回去了,就不用把它记录下来了
C . 小伟调查记录中有蚰蜒,其他同学都没有,小伟决定把它删掉
D . 小明发现一只老鼠,虽然它是人类的敌人,但是还是把它记录下来了
6、
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成分之间的关系,下列有关该生态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图中的虫和鸟属于消费者
B . 植物的枯枝落叶能被细菌和真菌分解
C . 若消灭所有的虫,则更有利于原有生态平衡的维持
D . 作为生态系统,图中尚缺少阳光等非生物成分
7、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 . 海洋生态系统
B . 森林生态系统
C . 淡水生态系统
D . 生物圈
8、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的活动中,适合设置对照的一个组合是( )
A . 有水和无光
B . 高温和弱光
C . 干燥和潮湿
D . 强光和无氧
9、有些动物如青蛙在冬天要进行冬眠,这是( )
A . 环境影响生物
B . 生物适应环境
C . 生物影响环境
D . 生物躲避敌害
10、谚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反映了生物的( )
A . 适应现象
B . 进化现象
C . 变异现象
D . 遗传现象
11、研究发现某工业区附近海域的海蛇蛇皮中砷含量增高,这一结果说明( )
A . 生物影响环境
B . 环境影响生物
C . 生物适应环境
D . 环境适应生物
12、用铅笔轻轻碰触蜗牛,蜗牛马上把触角收了回去,这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
A . 能生长
B .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 . 能繁殖
D . 要呼吸
13、下列说法不是生物共有特征的是( )
A . 生长
B . 都具有细胞结构
C . 不断从外界吸收营养
D . 能排出代谢废物
14、下表是对几种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这些生物与生物之间有着吃与被吃的关系,那么下列哪一条食物链的联系是正确的( )
生物种类 | A | B | C | D | E |
单位体积农药含量(毫克) | 0.054 | 0.033 | 0.002 | 0.161 | 0.010 |
A . A—→B—→C—→D—→E
B . E—→D—→C—→B—→A
C . D—→A—→B—→E—→C
D . C—→E—→B—→A—→D
15、下列全部都是生物的一项是( )
A . 太阳、化石、空气
B . 煤炭、石油、天然气
C . 金鱼藻、鲤鱼、河蚌
D . 海藻、牡蛎、鹅卵石
16、一只草履虫通过表膜从水中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这只草履虫正在( )
A . 产生应激性
B . 进行呼吸
C . 生长
D . 繁殖
17、“雨露滋润和苗壮”,体现了什么因素对植物的影响( )
A . 阳光
B . 温度
C . 水分
D . 空气
18、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 )构成的
A . 组织
B . 细胞
C . 器官
D . 系统
19、观察法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科学观察一定在自然的环境条件下进行,而且要有明确的目的
B . 科学观察要有计划和耐心
C . 观察不可以直接用肉眼,必须要借助放大仪器,比如显微镜、放大镜等
D . 观察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
20、某调查小组同学把记录的生物进行分类,结果把树木、花朵、狗归为一类,把鱼、水藻归为一类,他们的分类依据是( )
A . 生物的用途
B . 生物的形态结构
C . 生物的生活环境
D . 其他方法
21、下列各项中,属于影响生物生活的生态因素的是( )
A . 阳光
B . 空气
C . 与某种生物有关的其他生物
D . 以上三项
22、下列现象之间属于共生关系的是( )
A . 猎豹与斑马
B . 豆科植物和根瘤菌
C . 草原上的牛和羊
D . 猪和猪肉绦虫
23、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间合作关系的是( )
A . 七星瓢虫捕食蚜虫
B . 狼群围攻猎物
C . 两只狗为骨头而争斗
D . 人和蛔虫
24、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示一条食物链的是( )
A . 草→兔→狼→细菌
B . 阳光→草→兔→狼
C . 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
D . 昆虫→蛇→鹰
25、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现象是( )
A . 朵朵葵花向太阳
B .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 . 候鸟迁徙
D . 骆驼能生活在荒漠中
26、科学探究需要通过观察和实验等多种途径来获得事实和证据.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不应采取的做法是( )
A . 设置对照实验
B . 控制单一变量
C . 增加重复次数
D . 修改实验数据
27、下图是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的探究蚯蚓习性的实验装置图,你认为他们探究的问题是( )
A . 蚯蚓对光线有怎样的反应
B . 湿度对蚯蚓生活有怎样的影响
C . 蚯蚓对环境有怎样的影响
D . 蚯蚓是怎样运动的
28、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蘑菇”、“木耳”属于( )
A . 生产者
B . 分解者
C . 消费者
D . 非生物成分
29、下列能表示出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是( )
A . 小猫吃鱼
B . 长颈鹿吃树叶
C . 松鼠吃蘑菇
D . 黄鼠狼吃鸡
30、“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对这一自然现象正确的解释是( )
A . 温度影响了桃花的盛开
B . 光照影响了桃花的盛开
C . 人为的控制桃花的盛开
D . 品种不同
二、多选题 (共9小题)
1、下列生物知识相关内容连在一起,正确的是( )
A . 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 遗传
B . 人手被烫到会缩回————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 . 母鸡下蛋————营养
D . 小树苗不断长大————生长
2、下列生物中,常被称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的是( )
A . 藻类植物
B . 细菌
C . 真菌
D . 病毒
3、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 . 莲花山公园
B . 红树林的鸟群
C . 校园内的一块草坪
D . 山坡上的所有荔枝树
4、下列属于人体排出代谢废物的途径的是( )
A . 流汗
B . 排便
C . 流血
D . 排尿
5、生态系统中,鹰既吃鼠,也吃蛇,蛇吃鼠,那么鹰和蛇的关系是( )
A . 合作关系
B . 捕食关系
C . 竞争关系
D . 寄生关系
6、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A . “春来江水绿如蓝”
B . “雨露滋润禾苗壮”
C . “草盛豆苗稀”
D . “一山不容二虎”
7、下列不能说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
A . 蚯蚓的活动使土壤变得疏松、肥沃
B . 竹节虫外形跟竹子一样
C . 荒漠中的仙人掌的叶特化为刺
D . 大树底下好乘凉
8、下表为某同学探究“温度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设计,但还不完善,对其修改正确的是( )
A . 左右两侧分别为湿土和干土
B . 左右两侧都应该保持20℃
C . 左右两侧都应该保持阴暗环境
D . 左右两侧的鼠妇数量要相同
9、“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和“龙生龙,凤生凤”中描述的现象体现生物的基本特征分别是( )
A . 生物能生长
B .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C . 生物都有遗传的特性
D . 生物能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