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2019年中考物理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中考真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6分)(共8小题)

1、首先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物理学家是(   )
A . 牛顿 B . 欧姆 C . 安培 D . 奥斯特
2、四冲程柴油机在工作过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    )
A . 吸气冲程 B . 压缩冲程 C . 做功冲程 D . 排气冲程
3、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为(   )
A . 1.5伏 B . 24伏 C . 110伏 D . 220伏
4、听音能辨人,主要是依据不同人的讲话声具有不同的(   )
A . 响度 B . 音调 C . 音色 D . 振幅
5、原子核中带正电的粒子是(   )
A . 原子 B . 质子 C . 中子 D . 电子
6、两个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比热容大的物质升高温度较小 B . 比热容小的物质升高温度较小 C . 比热容大的物质升高温度较大 D . 升高温度相同,与比热容大小无关
7、甲、乙两车分别在同一直线上的M、N两点(M、N间距为20米),同时相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图象分别如图(a)和(b)所示。若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v , 经过t秒,甲、乙相距10米。则(   )

A . v<v , t一定为10秒 B . v<v , t可能为30秒 C . v=v , t可能为10秒 D . v=v , t可能为30秒
8、如图所示,均匀长方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甲、乙的底面积分别为S、S'(S>S'),此时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现将甲、乙顺时针旋转90°后,甲、乙的底面积分别为S'、S,关于此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强p、p和对地面的压强变化△p、△p的大小关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p>p , △p=△p B . p<p , △p=△p C . p>p , △p>△p D . p<p , △p<△p

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6分)(共2小题)

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U0 , 且保持不变。电键S闭合后,电路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观察到一个电压表的示数变大,再串联一个电流表,观察到电流表的示数为0.若电阻R1、R2中仅有一个出现故障,请根据相关信息写出电压表的示数及相对应的故障。

2、亚里士多德为了说明抽水机原理,提出自然界厌恶真空的理论。他认为在自然界中,接触到真空的液体就会自己填补,会上升,因此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然界是厌恶真空的”。
(1)在下列几个现象中,能支持上述亚里士多德理论的实验是      (1)
A . 回声的形成 B . 彩虹 C . 用吸管吸饮料
(2)在下列几个实验中,能推翻上述亚里士多德理论的实验是      (2)
A . 托里拆利实验 B . 富兰克林风筝雷电实验 C . 马德堡半球实验
(3)请你结合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为什么第2小题中你所选择的实验可以推翻亚里士多德的结论。

三、作图题(共7分)请将图直接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图必须使用2B铅笔.(共3小题)

1、重为10牛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用力的图示法在图中画出它所受的重力G。

2、在图中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AO画出反射光线OB。

3、在图所示的电路中,有两根导线尚未连接,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补上。补上后要求:闭合电键S后,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小灯泡L亮度不变,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四、计算题(共27分)(共4小题)

1、体积为2×10﹣33的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求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F
2、杠杆平衡时,动力臂l1为0.6米,阻力臂l2为0.2米,若阻力F2的大小为60牛,求动力F1的大小。
3、如图所示,足够高的薄壁圆柱形容器甲、乙置于水平桌面上,容器甲、乙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相等。容器甲中盛有水,水的深度为0.08米,容器乙中盛有另一种液体。

①若水的质量为2千克,求容器甲中水的体积V

②求容器甲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③现往容器甲中加水,直至与乙容器中的液面等高,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大了196帕,求液体乙的密度ρ

4、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2伏且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10欧,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1A”字样。电键S闭合后,电压表V的示数为5伏。求:

①通过电阻R1的电流I1

②电路正常工作10秒后,电流通过电阻R1做的功W1 . 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电源电压和电压表示数的比值最大为3,求电压表示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值。

五、实验题(共18分)请根据要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答.(共4小题)

1、在“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中,用量筒测物体的      ,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应将指针调到      刻度处。“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原理是      
2、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至      。已知凸逶镜焦距为10厘米,现蜡烛的位置如图所示,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0厘米,移动光屏寻找像的位置,发现光屏上有一个倒立、      的像(选填“放大”、“等于”或“缩小”)。

3、小华同学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实验,现有电源(电压为3伏且保持不变)、待测电阻Rx、电流表、电压表、电健各一个,滑动变阻器有A、B、C三个(分别标有“5Ω 2A”字样、“10Ω 2A”字样、“50Ω 1A”字样),以及导线若干。小华实验时选取其中一个滑动变阻器,正确连接电路,且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中点附近,闭合电键时各电表示数如图10(a)、(b)所示,并记录第一组数据。继续移动滑片,当电压表示数在如图(a)的基础上偏转两格后,记录第二组数据,此时小华发现电压表、电流表偏转角度相同。求:

①电压表的量程是  ▲   伏。

②计算说明实验中电流表的量程。

③根据记录的第二组数据,计算出此时待测电阻Rx的阻值。

4、某小组同学在“探究物体在液体中所受向上的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一个圆柱体,测力计示数为F0 . 现将圆柱体悬空放置在一个烧杯中,倒入液体A,圆柱体的下表面到液面的深度为h,记录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以及F0和F的差为△F.接着,将液体A替换为液体B,重复上述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一、二所示。

表一 液体A(ρA=0.8×103千克/米3

实验序号

h(厘米)

F(牛)

△F(牛)

1

3

8.5

1.5

2

6

7

3

3

9

5.5

4.5

4

12

5

5

表二液体B   (ρB=1.0×103千克/米3

实验序号

h(厘米)

F(牛)

△F(牛)

5

3

8.5

1.2

6

6

7.6

2.4

7

9

6.4

3.6

8

12

6

4

①根据实验序号1与2与3或5与6与7的数据,分析比较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体的下表面到液面的深度h的大小关系,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物体在同种液体中,      

②根据实验序号1与2与3或5与6与7的数据,分析比较△F与圆柱体的下表面到液面的深度h的大小关系,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物体在同种液体中,      

③根据实验序号1与5或2与6或3与7的数据,分析比较△F与圆柱体的下表面到液面的深度h的大小关系,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④本实验中,圆柱体的重力为      牛,高度为      厘米。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上海市2019年中考物理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