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4.3 物质的导电性与电阻(第1课时)

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题(共12小题)

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闭合后,在金属夹A、B之间分别接入硬币、铅笔芯、橡皮和塑料尺,小灯泡能发光的是(    )
A . 接入硬币和橡皮 B . 接入塑料尺和铅笔芯 C . 接入硬币和铅笔芯 D . 接入橡皮和塑料尺
2、关于导体和绝缘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导体中有多余的自由电子,而绝缘体中没有多余的自由电子 B . 导体对电荷的移动没有阻碍作用,绝缘体对电荷的移动有阻碍作用 C . 木头始终是良好的绝缘体 D . 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导体
3、物质的物理属性有许多种,制作下列物品利用了物质导电性的是(    )
A . 用水银制作的温度计 B . 用钢丝制作的弹簧 C . 用铜丝制作的导线 D . 用铝合金制作的门窗
4、现有六种物品:铜条、玻璃棒、铅笔芯、水银、塑料棒、陶瓷片。小明将它们分成两类,如下表所示,小明是按物质的哪种特性对它们进行分类的(    )

第一类

第二类

铜条、铅笔芯、水银

玻璃棒、塑料棒、陶瓷片

A . 密度 B . 磁性 C . 硬度 D . 导电性
5、绝缘体不容易导电,这是因为(    )
A . 绝缘体中没有电子 B . 绝缘体中几乎没有电子 C . 绝缘体中存在大量的自由电荷 D . 绝缘体中的电荷几乎都被束缚在原子或分子的范围内,自由电荷很少
6、人体、玻璃、橡胶和碳棒这四个物体中,属于导体的是(    )
A . 玻璃和橡胶 B . 人体和碳棒 C . 只有人体 D . 碳棒和橡胶
7、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找来了四种物质,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在相同条件下检测其导电性能。实验观测到的电流表示数和灯泡发光情况记录如下,则以下物质导电能力最强的是(    )

食盐水

酱油

花生油

电流/安

0.18

0.15

0.1

0

发光情况

较亮

不亮

A . 花生油 B . C . 酱油 D . 食盐水
8、能源、信息和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半导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 B . 超导体是一种电阻很大的材料 C . 只有硅和锗是半导体 D . 超导体材料用于输送电力可以降低电能损耗
9、电阻R1与R2并联,若通过R1的电流小于通过R2的电流,则R1、R2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是(    )
A . R1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大 B . R2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大 C . R1和R2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一样大 D . 大小关系无法判断
10、如图所示是四根高压输电线上的一个装置,利用这个装置将四根导线并联起来,相当于增大了导线的      ,从而减小了导线的      。这个装置应该是      (填“导体”或“绝缘体”)。

11、飞行的飞机与空气摩擦后会带上电荷,为了避免着陆时可能造成的事故,可通过飞机起落架着陆时机轮上的轮胎将机身上的电荷导入地下,则这种轮胎应用      (填“导电的”或“不导电的”)材料做成。
12、我们在考试时许多学科要用到2B铅笔填涂机读卡,电脑可以直接读取机读卡上的答案,是因为2B铅笔中的石墨是      (填“导体”或“绝缘体”),若使用了不合格的2B铅笔,由于铅笔芯的导电性变      (填“强”或“弱”),这样可能使电脑无法识别。

二、提升题(共5小题)

1、集成电路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发明之一,现代的收音机、电视机、手机、计算机等设备中都有集成电路,如图所示,是某数码相机的图像传感器。关于集成电路主要是由下列哪一种材料制成(    )

A . 超导体 B . 金属导体 C . 半导体 D . 绝缘体
2、火车和汽车都是现代常用的交通工具,它们的行驶速度都非常快。火车的轮子是铁轮,汽车的轮胎是由橡胶制成的,橡胶是      (填“导体”或“绝缘体”)。细心的小燕发现汽车车胎外表面更容易堆积灰尘。对于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你认为可能是      
3、常温下的玻璃是良好的绝缘体,但玻璃在加热条件下会变成导体;常温下的金属是良好的导体,当温度下降时,其电阻也会减小,当温度降到某一温度(临界温度)时,电阻消失,变为超导体,R=0,不再消耗能量。以下两个电阻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中,表示玻璃的是      ,表示金属的是      。(填“甲”或“乙”)

4、如图所示是电蚊拍和它的电路图,具有灭蚊和照明功能。
(1)开关S1闭合,如果有蚊子粘上灭蚊网,灭蚊网通电起到灭蚊作用;蚊子是      (填“导体”或“绝缘体”)。
(2)如果要用电蚊拍来照明,应再闭合开关      
5、小明通过学习得知:一般情况下,水的质量一定时,加入食盐的质量越多,溶液的浓度就越高。他想探究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小明的猜想是:

A.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的浓度有关。

B.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金属片之间的距离有关。

C.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的温度有关。

小明利用水、食盐、烧杯、小勺子、电源、刻度尺、小灯泡、金属片、酒精灯等器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探究实验。他记录的实验表格如下:

实验次数

加入食盐量

两金属片AB间距离/厘米

灯泡亮度

1

2

微亮

2

2

较亮

3

1

较亮

4

1

很亮

(1)比较实验次数1和2可验证猜想      (填“a”、“b”或“c”)。
(2)这个实验用到了控制变量法,我们所学的实验中,很多也用到了控制变量法,请举一例:      
(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认为用电流表代替小灯泡也能进行实验,你认为      (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      
(4)利用现有的装置和器材,请你对猜想c进行探究验证。

①实验步骤:用酒精灯加热食盐水溶液,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变化。

②你怎样对该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判断?   

(5)请你提出一个新的猜想:溶液的导电性能可能还与      有关。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4.3 物质的导电性与电阻(第1课时)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