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部湾经济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联考(10月)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2分)。(共16小题)
1、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认真细致的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B . 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会引起误差
C . 测量时的错误就是误差太大
D . 测量中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2、科学探究的第一步是( )
A . 猜想与假设
B . 交流合作
C . 提出问题
D . 分析论证
3、下列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
A . 汽车的行驶
B . 地球的公转
C . 一杯水变凉
D . 马在跑
4、率先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太空,得出天体运行的相关数据,有力地支持了“日心说”的科学家是( )
A . 哥白尼
B . 伽利略
C . 牛顿
D . 爱因斯坦
5、一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由铁制成的。在讨论过程中,有同学提出:“我们先用磁铁来吸一下”。就“用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 实验
B . 假设
C . 观察
D . 作出结论
6、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快一些从木梳上划过,再让它从同一木梳子上慢一点划过,两次所发出的声音( )
A . 响度不同
B . 音调不同
C . 音色不同
D . 前三者都不同
7、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的原因的是( )
A . 放在玻璃罩中的电铃正在发声,把罩内的空气抽去一部分,铃声明显减弱
B . 把正在发声的手机密封在塑料袋里,然后放在水中,人们仍能听到手机发出的声音
C . 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拉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相同
D . 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琴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
8、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
可知,( )

A . 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 .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不随时间或路程而变化
C . 速度决定于通过的路程
D . 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9、用图象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在图中用来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
B .
C .
D .




10、运动员跑100m时,起跑时的速度为8m/s,中途的速度为9m/s,最后冲剌时的速度为10m/s,如果他的成绩为12.5s,则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A . 9.67m/s
B . 12m/s
C . 8m/s
D . 9m/s
11、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主要项目之一,下列哪一种措施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 )
A . 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
B . 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
C . 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消声器
D . 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
12、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 人们步行时的速度大约1m/s
B . 你正在作答的试卷宽度为2.68cm
C . 学生用文具盒长2.1cm
D . 夜间人们睡觉时的声音分贝应在75分贝左右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 . 蝈蝈和蝉发声时,不需要物体的振动
C . 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
D . 液体振动时不能发声
14、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m高空飞行时,顺手抓住了一颗飞行的子弹,其原因是( )
A . 飞机在空中静止不动
B . 子弹在空中静止不动
C . 子弹和飞机运动方向相反
D . 子弹相对于飞机几乎是静止的,速度大小方向都大致相同
15、2017年12月底,南宁地铁2号线路建成投入使用,很多市民纷纷体验乘坐。小悦同学坐在地铁列车里观察到,列车启动后车外的广告牌在向后退,此时小悦选择的参照物为( )
A . 站台
B . 列车
C . 站台上的广告牌
D . 地铁铁轨
16、一辆小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在第1s内通过了10m,第2s内通过20m,第3s内通过30m,则这辆小车( )
A . 在第1s内可能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B . 在这3s内一定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C . 在这3s内一定做变速直线运动
D . 只在第2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共10小题)
1、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270km/h= m/s
(2)360km= mm
(3)2h= s
2、给下列数据填上适当的单位:
(1)课桌的高度大约是80 。
(2)脉搏跳动70次所用的时间约是1 。
3、如图甲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 所测物体的长度是 cm。如图乙所示,秒表的读数为 s。
4、小强在家里看书,突然屋外有人大声叫他,他一听便知道是同学小明,正所谓“闻其声而知其人”,这是依据声音的 不同来判断的。小明说话“声音洪亮”,反映他说话声音的 大。我们听到声音靠的是 传播。
5、城市的某些街道上有“禁止鸣笛”的指示牌,这是为了在 减弱噪声。
6、小船在河里顺流而下,船上坐着一个人,河岸上有树木和房屋,以树为参照物,人是 的,以船为参照物,人是 。
7、A、B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A车通过450m用了30s,而B车通过9km用了12min,那么速度快的为 车。
8、某同学对同一物体长度作了四次测量,测量数据分别是2.35cm,2.36cm,2.65cm,2.36cm,其中错误的数据是 ;将正确数据相加求平均值为 cm;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目的是 。
9、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之比是3:1,运动时间之比是2:3,则它们的运动速度之比是 。
10、在运动会的接力赛中,两运动员在交接棒过程中,他们应保持 状态,才对交接棒有利。
三、简答题(4分)(共1小题)
1、如图所示,是飞机在空中加油的示意图。当飞机在空中加油时,请你分析一下,这种加油方式在怎样的条件下才可能进行?
四、实验与探究题(每空1分,共20分)(共4小题)
1、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滑下,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本实验的原理: 。
(2)要完成实验,除了图中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金属片和 。
(3)“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斜面应保持较 的坡度,这是为了方便测量 。
(4)若实验中测得tAB=1.6s,tAC=2.5s,则AC段的平均速度vAC= cm/s,AB、BC、AC段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AB、vBC、vAC , 则将它们从大到小排列为 。
2、为了验证“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小华设计了一套巧妙的实验装置:在广口瓶内用细线吊起爸爸的手机,线的末端固定在瓶口的软木塞上,瓶内的空气可由瓶口的玻璃管抽出,如图所示。
(1)在没有抽气时,小华用家里的电话拨打手机,他
(选填“能’或”不能“)听见手机铃声。
(2)当小华逐渐抽出瓶中的空气后,再拨打手机,他听到的手机铃声的情况是: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通过以上两次实验的对比,小华得出的结论是 。
3、小丽同学“探究声音的产生”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
(1)当小丽用锤敲击音叉的时候,既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观察到 。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什么作用? 。这种研究方法做 (等效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类比法)。
(3)如将上述装置右侧再放一个音叉,组成乙图的装置,并由宇航员带到月球表面做实验,则敲击右侧的音叉时,会看到乒乓球 (弹开/不动),这说明了 。
4、小明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琴弦振动时,猜想: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音调的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他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他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
编号 |
琴弦材料 |
琴弦的长度/cm |
琴弦的横截面积/mm2 |
A |
铜 |
40 |
0.5 |
B |
尼龙丝 |
40 |
0.5 |
C |
尼龙丝 |
30 |
0.5 |
D |
钢 |
20 |
0.3 |
E |
钢 |
20 |
0.7 |
(1)如果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粗细的关系,你认为他应该选用表中编号为 的弦(只填写字母代号)。
(2)想探究弦的音调与弦的长度的关系应选 ,想探究弦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应选 。本题的探究实验所用的方法叫做 法。
(3)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A设计并进行实验
B分析与论证 C提出问题 D猜想与假设 E得出结论等,你认为小明要完成本探究的过程,所采用的合理顺序应该是 (只填代号)
五、计算应用题(每小题8分,共24分)(共3小题)
1、汽车沿一平直公路以20m/s的速度行驶,其正前方有一座山崖,当汽车经过某处时,驾驶员按响喇叭,2s后听到回声,求按喇叭时距山崖有多远?(V声=340m/s)
2、某同学买了一张列车时刻表他注意到在北京和上海间往返的D31和D32次动车的运行时刻表如下:
车次 |
到站、发车 |
北京南 |
泰山 |
南京 |
上海 |
D31 |
到站时间 |
—— |
16:33 |
19:12 |
21:23 |
发车时间 |
11:05 |
16:34 |
19:14 |
—— |
|
D32 |
到站时间 |
20:08 |
17:12 |
12:40 |
—— |
发车时间 |
—— |
17:14 |
12:42 |
10:31 |
他了解了D31次列车由北京开往上海,D32次列车由上海开往北京.这两次列车每天各发一趟.自北京到上海铁路长1463km.根据列车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1)你从列车时刻表所列各项内容可以获得哪些信息?(写出两条)
(2)计算D31次列车由北京开往上海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3、一列火车长200m正在匀速直线运动通过一座大桥,当整列火车通过一座长为1.8km大桥时所用的时间是100s,求这列火车的行使速度是多少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