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第五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10小题)

1、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也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但同时也是一个非常脆弱的生态系统。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热带雨林生态功能强大的表现是(    )

①维护地球上的碳氧平衡    ②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③提供大量的优质硬木      ④维持全球的水循环和水平衡

(1)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2)热带雨林的脆弱性表现在(    )

(2)
A . 生物残体分解快 B . 植物生长速度快 C . 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D . 群落以高大的乔木为主
(3)热带雨林被毁的根本原因是(    )

(3)
A . 人口快速增长和生活贫困 B . 发达国家需要大量木材 C . 历史遗留的迁移农业 D . 热带雨林的土壤贫瘠
2、由环境保护部门和中科院共同编制完成的《全国生态功能区划》把全国划分为216个生态功能区。划分区域的主要目的是( )
A . 进一步了解区域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 B . 引导人口有序流动 C . 有计划地施加影响,使其趋于一致 D . 划定区域的界限,明确区域的归属
3、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但两地气候具有明显的差异,并对农业生产产生显著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两地气候差异显著的因素是(   ) (1)
A . 气压带和风带 B . 纬度位置和地形 C . 距海远近 D . 沿岸洋流性质
(2)由于降水量不同,两地农业生产有显著差异,表现为(   ) (2)
A . 长江三角洲一年两熟,松嫩平原一年一熟 B . 长江三角洲商品率低,松嫩平原商品率高 C . 长江三角洲机械化水平低,松嫩平原机械化水平高 D . 长江三角洲以水田为主,松嫩平原以旱地为主
4、小明一家计划到某大型风景区旅游,为方便选择旅游地点,小明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将区内观光资源分层显示如图所示。据此回答问题。

(1)小明发现湖泊、森林区和住宿区等一系列图片都是最新动态监测的结果,获取上述图片最便捷的技术是( ) (1)
A . 野外测量 B . 扫描旅游地图 C . 遥感技术 D . 全球定位系统
(2)森林区域内的住宿区是( )

(2)
A . B . C . D .
(3)为了走最便捷的道路去风景游览区,小明的父亲在驾驶轿车行驶过程中,应充分运用( ) (3)
A . 旅游交通图 B . 地理信息系统 C . 遥感技术 D . 全球定位系统
5、读“我国某区域沙漠和草原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示地区的草场载畜量相比较(    ) (1)
A . 西部高于东部 B . 东部高于西部 C . 东、西部相当 D . 南部高于北部
(2)导致该区草场载畜量出现差异的因素主要有(    )

①年降水量 ②海拔 ③荒漠化程度 ④人口密度

(2)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3)下列符合该地区国土整治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 (3)
A . 实行划区管理,提高草场载畜量 B . 减少人工草地,提高天然草地的比重 C . 大力发展种植业,控制畜牧业比重 D . 实施轮牧和轮流打草制度
6、读“山西省工业增加值结构图”,完成下列各题。

(1)改革开放初期,山西省经济的核心部门是( ) (1)
A . 原料工业 B . 加工工业 C . 采掘业 D . 冶金业
(2)围绕能源开采,山西省构建的产业链是( )

①煤—电—铝 ②煤—焦—化 ③煤—气—液 ④煤—铁—钢 ⑤煤—电—钢

(2)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③④⑤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3)
A . 加工工业一直呈下降趋势 B . 原料工业2000年比1995年增加了10% C . 采掘业逐渐取代加工工业占到了主体地位 D . 冶金、化学、建材等部门属于加工工业
7、读“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回答37-38题。

(1)该河流开发的核心环节是(   ) (1)
A . 发电 B . 防洪 C . 养殖 D . 梯级开发
(2)田纳西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组合,不正确的是(    ) (2)
A . 长期高强度的棉花种植——土地荒漠化 B . 矿山开采冶炼、扩大耕地面积——植被破坏 C . 炼铜企业大量排放含硫废气——酸雨污染 D . 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
8、读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和流域内甲地降水量与气温变化图(如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下列有关田纳西河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1)
A . 位于美国的中部地区 B . 上游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 C . 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D . 降水季节变化大,12月至次年4月降水较多
(2)甲地区防洪水库为雨季蓄洪留出库容较为合理的时间为( ) (2)
A . 9~10月 B . 11~12月 C . 1~2月 D . 4~5月
9、读“某地区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 (1)
A . 交通发达 B . 单位面积产量高 C . 水热条件好 D . 人均耕地面积广
(2)以下不属于该商品粮基地特点的是( ) (2)
A . 以国营农场的经营方式为主 B . 粮食商品率处于较低水平 C . 已经形成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 D . 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3)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当地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 ) (3)
A . 土壤十分贫瘠 B . 开发的成本太高 C . 粮食过剩,价格下降 D . 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10、下图为1980~2008年深圳工业总产值的增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深圳经济特区建立的主要区位条件有( )

①位于亚热带地区,气候条件优越 

②位于东南沿海,毗邻港澳地区 

③位于珠江口,水陆交通便利      

④位于珠江三角洲,科技力量雄厚

(1)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2)1990年以前深圳工业产值增长缓慢,主要原因是(    )

①外商投资规模相对较小

②劳动力相对不足

③工业基础设施比较落后

④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2)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④ D . ①②
(3)深圳从1980年的3万多人口,到目前常住人口超过1 000万,有关其人口快速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主要缘于该市工业快速发展

②反映该市的出生率持续升高

③使城市用地类型趋于单一

④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3)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二、综合题 (共4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8年12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40年综合评价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并介绍三北工程实施情况。据介绍,三北工程涵盖了我国95%以上的风沙危害区和40%的水土流失区。《报告》指出,三北工程按计划完成了建设任务,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三北工程也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根据《报告》,三北工程吸纳农村劳动力3.13亿人,累计接待游客3.8亿人次。

材料二  我国生态工程森林分布示意图。

(1)写出我国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区:A是      ;B是      ;C是台湾、福建、江西等省的山区。
(2)图中字母D表示的是我国的“三北”防护林生态工程,试根据材料总结其作用。
(3)A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针对此状况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4)在长江中下游低山丘陵区植树造林,对长江径流量和长江水质有什么影响?
2、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读田纳西河流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田纳西河位于美国东南部,是密西西比河的支流,它发源于      山的西坡,该河流的大致流向为      
(2)田纳西河主要靠      补给。依据诺克斯维尔市的气候资料,分析田纳西河水量随季节变化的特点及原因。
(3)田纳西河流域是美国的老      带(农业带)。从农业发展角度看,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条件对农业发展有什么不利影响?
(4)田纳西河流域发展水运有哪些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3、读东北地区略图,回答问题。

(1)①④处均有小麦种植,但品种不同,原因是什么?
(2)③处与⑤处农业地域类型各是什么?为什么两处农业地域类型不同?
(3)低温是该地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但也有人认为低温是其优势,你如何理解?
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借助有利的国际经济环境、良好的区位条件及国家对外开放政策和侨乡的优势,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推进工业化,同时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但是现在,优势弱化,劣势凸现,竞争压力加大,新的经济动力又不够强大,领跑了中国经济20多年的珠江三角洲地区,速度甚至落在了长江三角洲地区之后,面临严峻挑战。

材料二  长江三角洲地区简图。

(1)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有所减缓的主要原因是(   )(单选) (1)
A . 政策优势明显下降 B . 土地、劳动力价格上涨 C . 珠江三角洲地区由原来的产业转入地成为转出地 D . 环境污染严重
(2)下列说法中,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的是(   )(单选) (2)
A . 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B . 产业升级面临困境 C . 外资额占全国比重逐年上升 D . 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3)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形成了我国最完善的城镇体系,其中      是服务范围最大的城市。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动力机制属于甲、乙、丙三种模式中的      类型。

甲:对外开放→外资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乙: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丙:森林、矿产资源开发→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

(4)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工业最发达的区域,试从社会经济的角度分析其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吉林省吉林市第五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