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延安市黄陵中学高新部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34小题)
1、下列现象的产生,主要与太阳活动有关的是( )
①鸽子飞行失踪 ②无线电短波通讯出现短暂的中断
③狮子座流星雨 ④手表上的指南针指向异常
⑤两极地区美丽"极光"的产生 ⑥两极地区极昼极夜现象的产生
①鸽子飞行失踪 ②无线电短波通讯出现短暂的中断
③狮子座流星雨 ④手表上的指南针指向异常
⑤两极地区美丽"极光"的产生 ⑥两极地区极昼极夜现象的产生
A . ①②③
B . ②④⑤
C . ③④⑥
D . ④⑤⑥
2、地球上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 . 地球是个球体
B . 地球不停地自转
C . 太阳的东升西落
D . 黄赤交角的存在
3、关于地球自转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B . 一个太阳日地球自转360°
C . 一个恒星日是24小时
D . 太阳日比恒星日稍长
4、下列叙述中,与毛泽东诗句描述的“坐地日行八万里”情形最相吻合的是( )
A . 赤道处的线速度
B . 30°纬度处的线速度
C . 60°纬度处的线速度
D . 任何纬度,因为诗句描述的是地球公转线速度
5、自有生命以来,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相当稳定的。下列有关其所处的宇宙环境稳定原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太阳光照条件较稳定
B . 八大行星的公转方向相同
C .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当
D . 八大行星的公转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
6、下列关于地球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公转轨道是椭圆,太阳位于椭圆中心
B . 从近日点到远日点,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C . 公转方向为自西向东
D . 地球公转的周期为365天
7、在八大行星中,地球的“左邻右舍”是 ( )
A . 水星、金星
B . 木星、火星
C . 火星、金星
D . 水星、木星
8、地壳最薄的地方一般在( )
A . 盆地
B . 平原
C . 海洋
D . 大陆断层
9、太阳辐射是一种电磁波辐射,其能量大约50%集中在( )
A . 紫外区
B . 可见光区
C . 红外区
D . X光区
10、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是( )
A . 硅
B . 氧
C . 铝
D . 镁
11、根据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思考,当陆地上发生地震时,在震中的人们一般会感到( )
A . 左右摇晃
B . 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C . 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D . 只上下颠簸
12、在太阳光球层和色球层分别出现的主要太阳活动是( )
A . 黑子和耀斑
B . 耀斑和日珥
C . 黑子和日珥
D . 耀斑和黑子
13、下图中的虚线是水平运动物体的原始方向,实线是其偏转方向,正确的图示是( )
A .
B .
C .
D .




14、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含地球的是( )
A . 总星系
B . 银河系
C . 河外星系
D . 太阳系
15、民谣“天上星星亮晶晶,数来数去数不清”中说的星星,大多是指( )
A . 行星
B . 恒星
C . 彗星
D . 流星
16、小行星带的轨道基本位于( )
A . 地球与火星之间
B . 火星与木星之间
C . 火星与土星之间
D . 金星与火星之间
17、太阳大气层从内向外依次是( )
A . 光球、日冕、色球
B . 光球、色球、日冕
C . 色球、日冕、光球
D . 色球、光球、日冕
18、直接导致地球上极光现象的太阳活动是( )
A . 日珥
B . 黑子
C . 耀斑
D . 太阳风
19、北京时间2003年10月29日14时13分,太阳风暴袭击地球,太阳日冕层抛射出的大量带电粒子流击中地球磁场,产生了强“磁暴”。当时,不少地方出现了绚丽多彩的极光,美国北部一些电网出现了电流急冲现象。据此并结合右图回答下列各题。
(1)据“太阳外部结构示意”图可知,这次到达地球的带电粒子流来自于图中的:( ) (1)
A . 甲处
B . 乙处
C . 丙处
D . 丁处
(2)除美国外,下列国家中最有可能欣赏到极光的一组是( ) (2)
A . 英国、墨西哥
B . 加拿大、挪威
C . 意大利、西班牙
D . 印度、巴基斯坦
20、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有( )
①维持地表温度的主要热源
②太阳辐射能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火山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③太阳辐射能是目前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能源
④煤、石油等能源在形成过程中固定了大量的太阳能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21、某人今晚9点观察到的星空图,于明晚相同观察地点的( )时刻可以再次看到
A . 晚上9点
B . 晚上8点56分4秒
C . 晚上3分56秒
D . 晚上9点56分4秒
22、下列关于广州和北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B . 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相同
C . 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广州大于北京
D . 线速度相同,角速度北京大于广州
23、当北京时间为正午12点时,印度首都新德里(82.5°E)的地方时刻是( )
A . 9点
B . 10点
C . 9点30分
D . 10点30分
24、关于时区或区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全球共划分12个时区,东边的区时总比西边的区时早
B . 西五区比西四区早1小时
C . “北京时间”就是北京所在时区的区时
D . 我国把"北京时间"作为东部平原地区的标准时间
25、同一经线上的各地( )
A . 季节变化相同
B . 地方时相同
C . 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D . 昼夜长短相同
26、关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从夏至到秋分,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一直向北移动
B . 从秋分到第二年春分,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北半球移动
C . 从冬至到夏至,太阳直射点从23.5°S向北移至23.5°N
D . 北半球的夏半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一直向北移动
27、读图,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行至位置E点时,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在( )
A . 赤道上
B . 北回归线上
C . 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
D . 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
28、五带划分的直接依据是( )
A . 不同纬度地区有无阳光直射,有无极昼极夜
B . 太阳光热在地表分布的不均匀
C . 纬度的高低
D . 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29、夏至日时,下列各地白昼最长的是( )
A . 北京
B . 哈尔滨
C . 南昌
D . 广州
30、冬至日时,下列各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
A . 海口
B . 汕头
C . 上海
D . 北京
31、关于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横波传播速度快于纵波
B . 横波能在固体、液体中传播
C . 纵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
D . 纵波、横波波速都随着通过的介质不同而变化
32、地球内部圈层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其划分依据是( )
A . 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突然变化
B . 各层组成物质的不同
C . 各层比重的不同
D . 各层的厚度不一
33、下列关于莫霍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位于地面以下2900千米深处
B . 是德国科学家发现的
C . 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突然增加
D . 纵波速度下降,横波完全消失
34、下列关于岩石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由地壳中的坚硬的岩石组成
B . 由莫霍面以上的地壳部分构成
C . 由地壳和上地幔构成
D . 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的岩石组成
二、综合题 (共3小题)
1、下图为太阳系运行模式图,读图后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行星名称:
A B、 D F、 I、
(2)图中字母与地球公转方向相反的是 ,它代表的是 (天体)。
(3)据图分析九大行星运动的共同特征。
2、读下图,并完成以下要求:
(1)地球公转运动时,地轴和公转轨道平面保持 的夹角,而且北极总是指向 附近。
(2)当地球公转至①地时,太阳光直射 ,时间是 月 日前后;若太阳光直射在赤道上时,地球公转的位置应在图中的 地或 地,这两地的时间分别为 月 日或 月 日。
(3)不定项选择:地球公转产生了( ) (3)
A . 昼夜交替现象
B . 昼夜长短的变化
C . 四季的更替
D . 地轴的倾斜
3、读下图回答:
(1)填出图上字母所表示的地理含义:
A 、B 、C 、D 、E 、 F
(2)利用地震波划分地下两个不连续面的依据是:
划分莫霍面的依据是 。
划分古登堡面的依据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