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20小题)
1、下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
A .
B .
C .
D .




2、下图中,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3、 2017 年 3 月 15 日凌晨,太阳系的“大个子”木星与月亮近距离接触,人们欣赏到“木星合月”的美景。同年 10 月中秋之夜,地球发生一次小行星撞击我国云南香格里拉,爆炸量相当于 540 吨 TNT。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太阳系中同属于“大个子”的除了木星还有( ) (1)
A . 地球
B . 金星
C . 土星
D . 海 王星
(2)撞击地球的小行星的轨道位置应该在( ) (2)
A . 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
B . 地球与火星轨道之间
C . 土星与木星轨道之间
D . 火星与土星轨道之间
(3)以上材料中描述的天体系统层次最多有( ) (3)
A . 1 个
B . 2 个
C . 3 个
D . 4 个
4、地球是一个存在生命的特殊天体,下列属于地球具有稳定大气的条件是( )
A . 日地距离适中
B .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C . 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
D . 地球周边稳定的宇宙环境
5、轨道倾角是指其它行星公转轨道面与地球公转轨道面的夹角。偏心率是椭圆焦点到中心的距离与椭圆半长轴之比,它决定椭圆的形状。下图为“行星绕日轨道倾角与偏心率曲线图”,根据曲线ab可知,行星绕日运动具有的特征是( )
A . 共面性 同向性
B . 近圆性 特殊性
C . 同向性 近圆性
D . 共面性 近圆性
6、太阳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能量,虽然到达地球的能量只占22亿分之一,但对地球的影响却是巨大的。有关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太阳辐射能来自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B . “万物生长靠太阳”
C . 不同纬度地区有不同的植被带
D . 中纬度地区夏季午后的暴雨
7、读太阳及其大气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太阳大气①、②、③的名称分别是( ) (1)
A . 光球、色球、日冕
B . 色球、日冕、光球
C . 光球、日冕、色球
D . 色球、光球、日冕
(2)太阳黑子和耀斑( ) (2)
A . 都发生在①层
B . 分别发生在①层和②层
C . 都发生在②层
D . 分别发生在②层和③层
8、某日某时,地球朝向太阳一侧的所有地区,短波通讯几乎全部中断,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 . 太阳活动引发地球大气电离层扰动
B . 臭氧层破坏引起地面紫外线辐射增强
C . 火山爆发导致大气能见度降低
D . 太阳黑子增多造成地球磁场紊乱
9、读二分二至日时地球的位置图。
回答下列各题。
(1)当大家在享受国庆黄金周的时候,地球公转位置在下列( )点附近 (1)
A . a
B . b
C . c
D . d
(2)从5月1日劳动节到9月10日教师节,地球公转的速度变化是( ) (2)
A . 持续变快
B . 逐渐变慢
C . 先变慢再变快
D . 先变快再变慢
10、下图是黄赤交角和太阳光照射地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黄赤交角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图中角α是黄赤交角 ②图中角β是黄赤交角
③目前度数约为23.5° ④目前度数约为66.5°
(1)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③④
(2)假设图中角α缩小,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
A . 温带范围增大
B . 成都的四季消失
C . 能被太阳直射的范围增大
D . 能看到极昼现象的范围缩小
11、昼夜现象使地球表面出现晨昏线(圈),把地球分为昼半球和夜半球。结合所学晨昏线的有关知识,回答下面问题。
在下面四幅图的A,B,C,D四点中,处于黄昏的是( )
A .
B .
C .
D .




12、北京时间8月19日15时40分,某客机平稳地降落在北京首都机场。这架客机于纽约时间8月18日14时19分从美国纽约机场起飞,从北极上空直飞而过,抵达北京。则该客机起飞时,北京时间为( )
A . 8月18日2时19分
B . 8月19日14时19分
C . 8月18日23时19分
D . 8月19日3时19分
13、从地转偏向力考虑,理想状态下,下列示意图中(空心箭头表示水流初始运动方向,虚线箭头表示水流实际运动方向),能正确表示北半球水流流向的是( )
A .
B .
C .
D .




1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天安门广场升、降旗时间与日出日落时间相同,以下是连续3天升、降旗的时间资料。
此时,北京昼夜长短的情况是( )
A . 昼长大于夜长
B . 昼长等于夜长
C . 昼长小于夜长
D . 资料不全,无法判断
15、图为“地震波的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表示莫霍界面的是( ) (1)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2)组成波波卡特佩特火山的岩石的矿物直接来源于( ) (2)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3)地震发生时,当地居民的感觉是( ) (3)
A . 左右摇晃
B . 上下颠簸
C . 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D . 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16、雾霾(mái)天是指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微粒而形成的混浊形象。目前中国大气污染比较严重,雾霾天气几乎常态化。下图甲是我国某地雾霾天气前后对比图,图乙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雾霾天气对大气的受热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雾霾天气会使图乙中的( ) (1)
A . ①增强
B . ②增强
C . ③增强
D . ④增强
(2)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 ) (2)
A . ①
B . ③
C . ④
D . ⑤
17、下面四幅图表示的热力环流中,不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8、下图中虚线代表等压面,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正确判读图中气压高低的是( ) (1)
A . ④⑤两地气压相等
B . 甲地气压低于乙地
C . ③地气压高于④地
D . ①②③三地气压相等
(2)正确判断图中气温高低和空气运动方向的是( ) (2)
A . 甲地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
B . 乙地气温低,空气冷却下沉
C . 地面空气由甲地流向乙地
D . 地面空气由乙地流向甲地
19、下图是形成近地面风的各种力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 图中①是使大气运动的水平气压梯度力
B . 图中②是使风力增强的地面摩擦力
C . 图中③只改变力速大小,不改变力的方向
D . 图中表示的是北半球的风
20、下图示意某一等高面。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M、PN , M、N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回答以下问题。
(1)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PN , 则O点风向为( ) (1)
A . ⑥或⑦
B . ②或⑥
C . ④或⑧
D . ③或④
(2)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M<PN , 则O点风向为( ) (2)
A . ③ 或④
B . ② 或⑧
C . ③ 或⑦
D . ⑥ 或⑦
二、综合题 (共4小题)
1、读“二分二至日”地球公转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地球公转至A位置时节气是 ,接近 (近日或远日)点, A→C期间地球公转速度变化情况是 。
(2)当地球公转至B位置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 ,此日北京昼长为 小时。
(3)当地球公转至C位置时,北京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南极圈上的昼长时间为 小时,该日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 (南、北)移动,北京昼夜长短变化 。
(4)当地球公转至D位置时的日期是 前后。
2、读某节气光照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
(1)此图为以 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
(2)图中晨线是 ,昏线是 。
(3)此时A点的地方时为 时,C点的地方时为 时。
(4)A、D、E三点的自转线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 ,有一发炮弹从D点射向乙点方向,炮弹将落在D、乙所在经线的 (东或西)侧。
(5)该图所示节气是 ,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6)图中A、D、E三点正午太阳高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
3、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箭头含义分别是:A ,F ,I 。
(2)从数量上看,A>D的原因是 。 图中I对地面起到 作用。
(3)比较晴天与阴天的气温日较差 。原因 。
(4)深秋,我国北方有寒潮活动的地区,农民常用浓烟笼罩菜地,可以防止大面积冻害,其主要原因是_____。 (4)
A . 浓烟散射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B . 浓烟反射大气逆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C . 浓烟可阻挡冷空气前进,防止大面积作物冻害
D . 浓烟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
4、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热力因素形成的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地面A比B的气压 (高或低),A比C的气压 (高或低)。
(2)B地气流 (上升或下沉),A比B的温度 (高或低)。
(3)ABCD之间的热力环流呈 (顺或逆)时针方向流动。
(4)如果A地是海洋,B地是陆地,则此时应该是 (白天或夜晚),此时A地与B地间吹 风。
(5)如果A地是山顶,B地是山谷,则此时应该是 (白天或夜晚),此时A地与B地间吹 风。
(6)此时高空C与D之间吹 风(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