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新区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20小题)
1、衡量某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的主要指标是( )
A . 多年平均降水总量
B .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C . 多年平均蒸发总量
D . 多年平均补给总量
2、2017年4月19日天文学家发现一颗距离地球39光年、具备宜居条件的“超级地球”,代号LHS1140b。判定该“超级地球”宜居的理由是( )
A . 体积巨大
B . 自转周期长
C . 有液态水存在
D . 由炽热气体组成
3、2017年全球发生了四次日食和月食现象。月食发生时,日、月、地三者的位置关系为( )
A .
B .
C .
D .




4、我国准备在南极筹建第五个科考站(76°54'42"S,163°46'0"E),向着极地科考强国迈进。该科考站常年盛行风向是( )
A . 东南风
B . 西南风
C . 东北风
D . 西北风
5、大理岩是由石灰岩变质而成。这一过程将使岩石( )
A . 有化石沉积
B . 岩性更致密
C . 有气孔出现
D . 有层理构造
6、不同性质的洋流对沿岸气候有着不同的影响。以下四幅图中,能正确示意非洲大陆沿岸洋流分布的是( )
A .
B .
C .
D .




7、人口热力图是利用当地的手机用户数据,定位该区域的用户数量,通过用户数量渲染地图颜色来绘制的动态图。人口热力图可应用于防灾减灾等诸多领域,其涉及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有( )
A . 遥感技术、雷达技术
B .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遥感技术
C . 卫星定位技术、雷达技术
D . 卫星定位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8、我国工业在地域分布上很不均衡。其中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技术和效益最好的综合性工业区是( )
A . 长江三角洲工业区
B . 珠江三角洲工业区
C . 辽中南工业区
D . 京津唐工业区
9、若黄道面与赤道面之间的交角变小,以下地理现象正确的是( )
A . 热带范围变小
B . 上海正午太阳高度变小
C . 温带范围变小
D . 上海正午太阳高度变大
10、与晴天相比,阴雨天昼夜温差相对较小的原因是( )
A . 白天大气保温作用强、夜晚大气削弱作用强
B . 白天大气保温作用弱、夜晚大气削弱作用弱
C . 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强、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强
D . 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弱、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弱
11、因大洋板块向下俯冲,挤压大陆板块而形成的地貌单元是( )
A . 阿尔卑斯山脉
B . 日本岛弧
C . 东非大裂谷
D . 喜马拉雅山脉
12、土地利用效益随着距市中心远近而变化。从市中心向郊区,土地利用效益下降幅度最大的是( )
A . 商业用地
B . 居住用地
C . 工业用地
D . 农业用地
13、河西走廊地区发现一种形如“蜂巢”的特殊花岗岩地貌。形成该“蜂巢”景观的主要作用是( )
A . 流水堆积
B . 风力堆积
C . 风力侵蚀
D . 重力侵蚀
14、集约化程度高、单产量高、商品化程度低、生产规模较小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 . 水田农业
B . 旱作农业
C . 牧场畜牧业
D . 热带种植园农业
15、传统民居是地域文化特征的标志之一。四川盆地一带的传统民居是( )
A . 碉房
B . 四合院
C . 泥瓦房
D . 吊脚楼
16、加拿大纽芬兰岛有上百个渔产品加工企业,其产品主要销往欧、美、日等世界各地。纽芬兰的渔产品加工企业属于( )
A . 劳动力主导型
B . 市场主导型
C . 原料主导型
D . 技术主导型
17、地中海沿岸地区利用农业优势,适宜发展的农产品加工工业是( )
A . 甜菜制糖业
B . 棉花加工业
C . 茶叶加工业
D . 葡萄酿酒业
18、部分发达国家在进入逆城市化后,为防止大城市中心区域的持续衰退,而实行一系列的城市复兴措施,即“再城市化”。“再城市化”可采取的措施是( )
①进一步优化城市的功能分区 ②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恢复城市人口数量
③改善中心城区的生态环境质量 ④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积极开发市中心区域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19、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注意生态环境问题。以下措施中,针对我国黄土高原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是( )
A . 加施化肥提高肥力
B . 跨流域调水
C .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D . 采用滴灌技术
20、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成为影响一个地区环境人口容量限制性因素的是( )
A . 气候资源
B . 水资源
C . 土地资源
D . 矿产资源
二、综合题 (共3小题)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7月中俄双方正式提出:“要开展北极航道合作,共同打造冰上丝绸之路”。同年11月,中俄两国再次就打造“冰上丝绸之路”深入交换了意见,商谈了北极地区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北极航道沿线基础设施的建设等全方位的合作。
(1)船只经传统航道,从地中海进入大西洋时往往逆海水而行。试分析该海域洋流的成因。
(2)和传统航道相比,北极航道使航行时间大大缩短,但也存在对航行不利的条件。试阐述北极航道对航行不利的条件。
(3)鹿特丹是北极航道和传统航道上的重要港口城市。试分析鹿特丹成为世界大港的区位优势。
(4)中俄两国拟打造“冰上丝绸之路”,试分析此举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2、 2017年12月6日,我国首条穿越秦岭的“新蜀道”——西成高铁(陕西西安至四川成都)全线开通运营。该线从西安穿越秦岭后,沿四川盆地的西侧到达成都,沿线地形多变、地质复杂,施工难度极大。西成高铁的开通,打开了川渝地区到北方的交通通道。
(1)秦岭从山麓到山顶呈现了不同的自然景观,这种差异反映了哪种地域分异规律?分析造成该差异的主要原因。
(2)试比较秦岭南、北坡自然带分布的差异。
(3)试比较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的光照资源差异,并分析原因。
(4)在四川境内,西成高铁经过的沿线地区多发哪些地质灾害?请分析其原因。
3、每年进入霜降时节后,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的胡杨林层林尽染。大漠、水泊、胡杨交织的人间奇景吸引大量国内外游客来到新疆旅游。铁路部门为此加开7趟旅游专列。
(1)概述塔里木河的水文特征
(2)上世纪后期,胡杨林曾一度出现了大面积锐减的情况。试从自然和人为角度,分析塔里木河流域胡杨林大面积锐减的原因。
(3)试分析如何因地制宜对塔里木河流域进行综合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