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2018-2019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卷
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积累运用 (共11小题)
fù shuì | méi gui | tǎn tè | kuí wǔ |
|
|
|
|
xī xì | tān lán | gěng yè | xī qǔ |
|
|
|
|
客舍 (shě shè) 连翘 (qiào qiáo)
硕果累累 (lèi lěi léi ) 攒在一起 (cuán zǎn)
①母亲被一场出乎意料的突然发生的疾病夺走了生命。
②就这样,在古窑的废墟上,在千年的烟火里,我非常有恒心,有毅力的翻寻着历史的遗迹。
省略号:①引文的省略。②列举的省略。③说话断断续续。
不仅……而且…… 虽然……但是……
只要……就…… 即使……也…… 因为……所以……
① 缺少吃穿, 饿死、冻死的人很多。
②他 聪明机智, 正直勇敢。
③ 这样, 没有人敢去应战。
④失去好奇心的科学家发现与发明的最大忌讳, 是一个颇有作为的科学家, 会因此而变得闭目塞听,止步不前。
⑤进来看书的人 很多, 像我这样常常光顾而从不购买的,恐怕没有。
①窗外飞来了一只白鸽,送来了一片云——一页洁白的信。
②拍了的桌椅,是一格一格的蜂房,井然有序。
③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摇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
④我想:如果每个人都这样遵守交通秩序,世界不就会变得更美好了吗?
①某家新开张商店广告:欢迎新老顾客光临。
②大家都讲卫生,我们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了保障。
③演员的穿着打扮怪模怪样,同学们不禁忍不住笑了起来。
六年级(1)班要举行一个“告别母校”的座谈会,时间定在明天(6月25日)下午4时。请你以班委会的名义邀请黎明校长来参加。
陆羽与《茶经》(节选)
二十一岁那年,陆羽为了搜集撰写《茶经》的资料,开始游历天下。一路上,他风餐露宿,日晒雨淋,足迹遍布巴山蜀水、荆楚大地、吴越山川……每到一处,陆羽都向当地百姓请教如何种茶、制茶、烹茶、饮茶,并把搜集到的资料详细记入“茶汇”。他还细心地将各种茶叶制成标本,随船运回老家。经过十六年的游历后,陆羽隐居浙江湖州,潜心从事茶的研究和著述。他凭借实地,考察三十二州茶叶产地所获的资料和多年的研究所得,历时五年,写成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茶经》。又过了五年,经增补修订的《茶经》正式出版,这时,陆羽已经四十七岁了。整部巨著的完成,历时二十六年。
第一层:
第二层:
陈嘉庚
陈嘉庚是福建省同安县集美人,青年时期到南洋经商,成为富翁。他热心于祖国的教育事业,从1913年起,他陆续创办和资助了许多学校,著名的厦门大学就是他出资兴建的。他一生过着极其简朴的生活。
全国解放后,他回集美定居。1951年立即主持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校的规划和扩建工作。有一天,当时任华东军区司令员兼上海市市长的陈毅同志特意到集美拜望陈嘉庚。
一辆黑色的轿车在一幢年久失修的两层小楼前停下,陈毅从车里出来,双手反剪在背后,侧着头看这幢小楼,它和集美的座座高楼形成了鲜明对比。
陈嘉庚把陈毅请进屋里。屋里陈设极其简单,办公室同时也是卧室,床上挂的蚊帐已经发黄,打了好几个补丁,那是陈嘉庚在抗战时买的,已经用了好些年。办公桌上放着一个倒扣的破瓷碗,上面立着半根蜡烛,那分明是自制的烛台。屋里还有两张沙发,不成对了,一张看来已经无法翻修,另一张蒙上了皮面,显然是新修过的。陈嘉庚请陈毅坐皮面沙发,自己坐破的。
陈毅环视着屋里的陈设( ),心中很有感触( ),脸上浮现出复杂的表情。他随后拿起茶几上盘里的一块糖,一边剥着包装纸,一边说道:“嘉老,您让我想到了延安!”陈嘉庚说:“比延安好多了,毛主席当年用的桌子比这个还破旧。我这些东西是旧了些,但都能用。”陈毅站起来,踱到窗前,看着窗外幢幢高楼,不由得赞叹道:“嘉老,您真是‘先天下之忧而忧, ’呀!”“惭愧,惭愧,不敢当!”陈嘉庚说:“我多省一分钱,也就为国家多存一分钱,积少成多,用来建设学校,振兴祖国,是我一生的心愿。”
听了这话,陈毅紧紧握住嘉老的双手,激动地说:“我们的后代,会永远记住您的。”
今天,当你走进厦门大学时,可以看见一座塑像,那就是陈嘉庚。
陈设— 感触—
岁月像小河的流水,带着欢快的笑声流去。在告别母校的时候,我们一定会想起在这里度过的幸福时光。我们曾在这里学习做人、增长知识、锻炼身体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一沙一石,都能勾起我们对往事的美好回忆。让我们选择母校生活的几个片段写一篇文章,来抒发我们对母校的感激之情。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