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12小题)

1、亚硒酸钠(Na2SeO3)能消除加速人体衰老的活性氧,亚硒酸钠中硒元素(Se)的化合价为(   )
A . +2 B . +3 C . +4 D . +5
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酒精挥发 B . 湿衣晾干 C . 冰雪融化 D . 纸张燃烧
3、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A . 纳米铜的性质 B . C60的组成 C . 单晶硅的结构 D . 无人机的研发
4、下列符号中,表示2个氧原子的是( )
A . O2 B . 2O2 C . 2O D . 2O2-
5、下列四种性质中,有一种与其它三种有本质区别,这种性质是(  )
A . 导电性    B . 溶解性    C . 氧化性    D . 导热性
6、我们熟悉的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 碳酸饮料 B . 大理石 C . 空气 D . 蒸馏水
7、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发生如下应:2KMnO4+16HCl=2KCl=2MnCl2+5X↑+8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测X应是()
A . HClO B . ClO2 C . O2 D . Cl2
8、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可燃物只有在空气中才能燃烧 B . 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灭火 C . 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时可能发生爆炸 D . 任何燃料完全燃烧时,一定会生成二氧化碳
9、2016年1月,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研究开发了一套具有超强水处理净化能力的装置,下列关于水的净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活性炭可除去水中的异味 B . 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物 C . 硬水通过煮沸可降低硬度 D . 蒸馏对水的净化程度最高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带火星的木条一定能在含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复燃 B . 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 C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红色固体 D . 排水法收集氧气、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气管
11、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 . 温度升高,水银柱上升,是因为汞原子变大了 B . 缉毒犬能发现毒贩,是因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C . 稀有气体能做保护气,是因为构成稀有气体的原子最外层达到稳定结构 D . 湿衣服再阳光下比阴凉处干得快,原因是水分子受热后运动速率加快
12、化学反应之间、化学物质之间、微粒之间具有包含、并列、交叉等关系。下表中X、Y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
 

A

B

C

D

X

单质

化合反应

纯净物

化合反应

Y

化合物

分解反应

混合物

氧化反应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填空题 (共3小题)

1、              
(1)下面是部分元素原子或离子的结构示意图。请你仔细观察、分析,然后回答问题:

图片_x0020_418720752

上述粒子中,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阳离子的是      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也相同的粒子有      

(2)如图是表示某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O”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图片_x0020_100002

(3)标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      氧化镁中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2、图1为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利用该元素组成的单质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

图1 图2

(1)该元素名称为      ,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2)图2所示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实验过程中使用的固体量不足,则最终测定的氧气的体积分数      (填“>”或“<”或“=”)
3、              
(1)某学生向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石蕊试液变成      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将这个溶液加热以后,溶液又变成      色,该同学在加热时的操作如图所示,指出在这个操作过程中的错误      

图片_x0020_1948551226

(2)若将点燃的镁带插入盛满CO2的集气瓶中,镁带将继续燃烧,该反应的文字式可表示为:镁+二氧化碳 氧化镁+碳,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 (2)
A . CO2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B . CO2可有条件地支持燃烧 C . 反应后得到的固体属于混合物 D . 镁条着火也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三、综合题 (共1小题)

1、碳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含碳物质是中学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1)碳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的      关系密切.
(2)如图 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标号). (2)
A . 碳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 . 碳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C . 碳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D . 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3)甲、乙、丙都是常见含有碳元素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 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甲和丙都可以作燃料,乙和丙中所含的元素种类相同,乙能引起“温室效应”,则乙的化学式为      ,甲转化为丙的途径有多种,写出通过化合反应的方式,甲转化为丙的化学方程式为      ,从微观的角度解释乙、丙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      
(4)实验室用图 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将该装置中导气管中的橡胶管用弹簧夹夹住,往长颈漏斗中注入水至液面高出漏斗颈的下端管口,若能观察到      现象,即可证明装置不漏气,实验室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是      
(5)称取 石灰石(主要成分 ,杂质不参加反应)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结束后放出 气体,试计算石灰石中杂质的质量分数      

四、科学探究题 (共1小题)

1、               
(1)为了验证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参加反应的反应物总质量与生成物总质量相等”,某校兴趣小组设计实验并验证(药品用盐酸和碳酸钠):

图片_x0020_121935035

(实验方案)如图探究实验

(实验现象)反应后,天平指针指向刻度盘中的      (选填”左边“、”右边“或”中间“)。

(解释与结论)

兴趣小组出现上述现象原因是      

(反思与评价)若小组使用的药品(盐酸和碳酸钠)不变但要得到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结论,你认为应对实验方案进行怎样的改进      

(2)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_____

图片_x0020_1260842955

(2)
A . 丁一定是化合物 B . 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C . 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1 D . 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五、实验题 (共1小题)

1、在实验室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并进行气体性质的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809242388

(1)写出图中仪器a名称      
(2)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该反应化学方程式      
(3)某同学在观察到发生装置内有气泡时,开始用D装置收集氧气,过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是      
(4)用过氧化氢代替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优点是_____。(填序号) (4)
A . 生成物中只有氧气 B . 不需加热 C . 需加热
(5)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装置序号),你认为该装置中还缺      ,若用盛满水的F装置收集氧气,应从导管      (填①或②)通入。
(6)通常情况下,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是氨水。实验室用加热氰化氨和消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

(a)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可选用      (填序号);

(b)收集氨气,应采用的装置为      填序号)。

六、简答题 (共1小题)

1、如图1和图2是两个设计证明分子运动的实验。在图2的锥形瓶中的小瓶里装着浓氨水,锥形瓶口用一张滤纸盖住,滤纸刚刚用酚酞溶液浸过。

图片_x0020_1291463614

(1)图1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2)在图1中的大烧杯外放一杯酚酞溶液的目的是      
(3)利用图2与图1相比较它的优点是      (答一点即可)
(4)氨水和硝酸铵(NN4NO3)都可用作化学肥料,计算100克硝酸铵(NN4NO3)中含氮元素的质量是      克。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