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内蒙古通辽市初三中考第二次模拟历史试卷
年级:中考 学科:历史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1小题)
二、综合题(共4小题)
材料一:“14日,星期二,无事。”这是路易十六对1789年7月14日的描述。但是,路易十六认为无事的这一天,却成为一个改写法国历史的最重要的日子。这天,手持武器的巴黎市民攻占了巴士底狱,这是推翻专制统治最具象征意味的形式。由此开始,一场对法国乃至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发生了。
材料二:19世纪中期,俄国仍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处于危机之中,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深感,“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随后,他颁布法令,开始了改革。
请回答:
某校八年级(2)班小华同学,在学习中国现代史的过程中,看到一段文字:“历史事实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实现民富国强”。为寻找历史事实依据,印证上述结论,他和同学们以“探寻中国救亡图存、富民强国之路”为主题,通过网络等手段搜集到以下治疗,设计出相关问题,请你与他们一起进行探究。
【屈辱与探索】
材料一: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记录了中华民族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逼迫下,坠入近代的屈辱、彷徨与困惑。近代前期,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仁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抉择与奋斗】
材料二: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10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应将重心转向农村,积聚革命力量,发展壮大自己,经过艰难抉择,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不能感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发展与富强】
材料三:1956年,我国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之后,经过艰辛求索,中国共产党代理人民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壮丽的篇章。
材料一:1997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斯成齐指出:“全球化不是一种条件或一种现象。而是一种已持续了很长时间的进程一,自四五百年前资本主义„„在世界上出现以来,这一进程就开始了。”
——《论经济全球化与经济》
材料二:当前„„世界各国相互联系日益紧密、相互依存日益加深,遍布全球的众多发展中国家、几十亿人口正在努力走向现代化,同时,天下仍很不太平,发展问题依然突出,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国际金融领域仍然存在较多风险。
——摘自习近平《共同创造亚洲和世界美好未来》
材料三: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没有和平,发展就无从谈起„„.国际社会应该倡导综合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的理念,使我们的地球村成为共谋发展的大舞台„„
——摘自习近平《共同创造亚洲和世界美好未来》 请回答: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它们以国家给予优惠的经济政策,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深圳在短短的几年内建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都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
材料三:1983年,邓小平在一次谈话时说: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同大陆不同的制度。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只是不能构成对大陆的威胁。大陆不派人驻台,不仅军队不去,行政人员也不去。台湾的党、政、军系统,都由台湾自己来管。
请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