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19年中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共10小题)

1、茅海建《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文中的“这场战争”指的是(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汉字字体不仅是满足书写工具的需要,也是时代审美的体现。下列图片反映的汉字字体演变顺序正确的是(   )

A . ①④③② B . ①④②③ C . ①③④② D . ①②③④
3、历史示意图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形象地认识历史事件,以下历史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4、下表是革命英雄王爷爷的复员凭证根据表中内容,可以确定造成王爷爷受伤的战役是(   )

A . 台儿庄战役 B . 上甘岭战役 C . 淮海战役 D . 渡江战役
5、对下表《1953-1957年中国农、轻重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认识正确的是(   )

①农业生产增长相对缓慢    ②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已经完成

③国民经济建设成就突出    ④重工业得到了优先发展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6、图片记载着历史,是时代发展的见证。下面一组图片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

A . 一五计划时期 B . 大跃进 C .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 改革开放
7、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提出:“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炷香。”这反映了(   )
A . 民众要求打破两岸隔绝状态 B . 两岸民间团体开始政治对话 C . 香港澳门回归产生重大影响 D . 两岸三通局面已经完全形成
8、庄园在欧洲封建制度确立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在经济上的主要特点是(   )
A . 自给自足的封闭经济 B . 海外贸易的商业经济 C . 农耕生产的商业经济 D . 工业生产的交换经济
9、2018年3月31日英国理论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的葬礼在剑桥大学附近的圣玛丽教堂举行,6月15日,霍金的骨灰将被安葬在西敏寺大教堂,与著名物理学家牛顿、生物学家达尔文毗邻安息。下列关于牛顿和达尔文叙说正确的是(   )
A . 都为第一次工业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 B . 都处在17-18世纪 C . 都是在物理学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D . 都是英国著名的科学家
10、《英国通史》中说:“…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为单位;……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为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反映的情景主要表明工业革命(   )
A . 提高了生产效率 B . 拉大了贫富差距 C . 改变了生活习惯 D改善了生活质量

二、组合列举(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10分)(共3小题)

1、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不容忽视
(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在      的遗址中就发现了稻谷和堆积很厚的稻壳。
(2)古代北方人民介绍生产技术,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要因地种植不误农时而形成生产经验的农书是      .
(3)为了解决中国人温饱问题,袁隆平在1973年培育成      ,使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
2、社会变迁彰显时代的进步。
(1)中山装是中国近代具有代表性的特色服饰它流行于      之后。
(2)以编印新式教科书、工具书和翻译介绍西方的学术著作为主的我国近代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      .
(3)我国自行设计和修筑,首创“人”字形的铁路干线是      .
3、制度创新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1)任命地方官员,加强国家统治形成于秦朝的政治制度是      .
(2)封君和封臣相互承担义务和负有责任既形成契约关系又形成等级的制度是      .
(3)“议会高于王权”“统而不治”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是      .
(4)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的      制度为美国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三、辨析改错(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共1小题)

1、重要的历史人物影响着历史发展。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错误:      改正:      

(2)1911年孙中山等人领导了辛亥革命,推酮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错误:      改正:      

(3)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错误:      改正: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甘地领导印度人民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增强了印度民众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错误:      改正:      

四、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共2小题)

1、当今世界,民族关系错综复杂,正确地处理民族关系则有利于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反之则引起国家动荡和局部战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世纪,回部首领大、小和卓发动反清叛乱,建立割据政权。乾隆帝派兵讨伐,在维吾尔等族人民的支持下,平定了叛乱。接着,清朝设置伊犁将军,

——摘编自中学历史课本

材料二:民族问题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冷战结束后,以苏联为首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纷纷解体分裂,并引发了一系列民族冲突和纠纷,……反观我国,社会安定,民族团结,主要原因就是新中国成立至今我们一直贯彻执行着正确的民族政策。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中伊犁将军的设置有何重要意义?你能再列举一例中央政府对该地区的管辖吗?
(2)材料中“正确的民族政策”指的是什么政策?历史上我国釆取了哪些民族政策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3)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在处理民族关系上应遵循哪些原则?
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30年代中期或者说末期的苏维埃社会,按照同等的标准,这个社会不是传统社会主义理论模式,但远不是那个时代典型的资本主义社会。这乃是独特的、建筑在三个基本原则下的非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工业化、国家管理经济、社会主义国家。30年代的苏联通过农业集体化进而实现工业化,这是历史决定的必然选择,非如此,无法面临残酷的二战,无法使新生的苏联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生存下来。

——摘自《俄罗斯高中历史教科书》

材料二:罗斯福断政期间,一些人激烈地抨击罗斯福,说他“叛变了他的阶级”,其举措是“红色的社会主义

——据黄安年《美国社会经济史论》等

材料三:中国30多年的改革留下了以下的经验:一是中国领导人在改革开放之前进行了思想的准备工作……二是所有改革开放政策的制定都以中国特殊国情为基础,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改革,…第三条经验是,政府推广政策时采取“循序渐进”的做法。

——米哈伊尔·季塔连科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当时苏联在发展中走出了一条什么样的发展模式?为什么说该发展使苏联“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生存下来”?
(2)材料中说他“叛变了他的阶级的依据是什么?他维护的应该是哪个阶级?
(3)根据材料一、二的理解,结合人类现代化的发展历程,谈谈你对材料三的理解。

五、活动与探究(12分)(共1小题)

1、以下是《世界史》的相关目录,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探究相关内容并完成问题。

第四部分走向全球大一体

第25章步入近代

第26章民主革命和工业文明,1640-1913年

第27章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对工业化和民主化的回应,1840-1945年

第28章西方世界,1914-1945年

第29章1945年以来的全球竞争和世界一体化

(1)列举三例目录中反映“走向全球大一体”的重大历史事件并说明理由。
(2)目录第27章是“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对工业化和民主化的回应”,以中国为例,说明其在1840-1945年是如何回应西方工业化和民主化的。
(3)该目录是从什么视角来叙述“走向全球大一体”的?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安徽省2019年中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