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18-2019学年中考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为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的是( )
A . 红磷    B . 木炭    C . 铁丝    D . 酒精
2、青少年成长需要充足的蛋白质。下列富含蛋白质的物质是()
A . 白菜 B . 西瓜 C . 大米 D . 鸡蛋
3、下列含金属元素的物质是()
A . H2 B . SO2 C . CuO D . H2CO3
4、金被加工成金箔,说明金具有良好的()
A . 延展性 B . 导电性 C . 导热性 D . 抗腐蚀性
5、下列符号能表示2个氢分子的是()
A . H2 B . 2H C . 2H2 D . 2H2O
6、炒菜时油锅起火,可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是()
A . 清除可燃物 B . 隔绝空气 C . 降低油的着火点 D . 防止油溅出
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滴加液体 B . 取用固体粉末 C . 加热液体 D . 熄灭酒精灯
8、根据下图所示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 检验CH4燃烧生成CO2和H2O B . 探究分子在不断运动 C . 稀释浓硫酸 D .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9、农业上常用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选种。实验室配制100g该浓度溶液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实验操作顺序为④②①⑤③ B . ②中需称量NaCl的质量为16g C . 选用100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 D . ①中有部分固体洒落所得溶液的浓度偏大
10、中国科学家成功将二氧化碳转化为乙烯(C2H4),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 B . 两种生成物均为氧化物 C . 丙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2 D . 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3
11、在下表对应的温度下,向4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40gKCl固体,充分溶解。K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烧杯序号

温度(℃)

20

30

50

60

①~④所得溶液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12、在下表对应的温度下,向4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40gKCl固体,充分溶解。K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烧杯序号

温度(℃)

20

30

50

60

下列关于①~④所得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溶质质量  ①<② B . 溶液质量  ②<③ C . 溶质质量分数  ③<④ D . ④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2:5

二、新添加的题型(共1小题)

1、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冬季路面积雪给交通带来安全隐患,抛撒融雪剂是融雪的常用方法。

融雪剂的种类繁多,其中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镁等氯盐融雪剂价格低廉、融雪快,但其中的氯离子对路面等腐蚀性大。CMA类(乙酸钙镁盐)融雪剂除冰效果好、腐蚀性小,但价格高,多用于机场道路等重要场所。此外,乙酸钾(CH3COOK)、磷酸二氢钾(KH2PO4)、碳酸氢钾(KHCO3)等物质也常用于融雪。

研究人员配制出A、B两组融雪剂(如图),并与CMA类和NaCl融雪剂进行性能比对(见下表)。

不同融雪剂性能指标的检测结果

项目

技术标准

A组

B组

CMA类

NaCl

pH

6.5~9.0

7.2

7.4

9.0

7

冰点/℃

<-20.0

-23.2

-21.0

-21.0

-18.0

融雪化冰能力/mL

≥7

12.5

10.7

10.3

11

溶解速度/s

≤190

132

167

152

106

混凝土质量腐蚀/%

≤1.0

1.12

0.40

0.13

1.10

(本文中冰点指加入融雪剂后雪水的凝固温度)

研究发现,将不同融雪剂混合使用,部分性能指标优于其他两类,但仍存在一些问题,目前研究人员正在研发性能更好的融雪剂。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MgCl2中镁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比是      
(2)A、B组融雪剂均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A组比B组腐蚀性强的原因是      
(3)CMA类融雪剂的溶液呈      (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A 融雪剂可以降低雪水的凝固温度,使其难以形成冰

B CMA类融雪剂的融雪化冰能力最强

C B组融雪剂性能指标符合表中全部技术标准

三、填空题(共2小题)

1、补齐连线。从13﹣A或13﹣B中任选一个作答,若均作答,按13﹣A计分。      

2、“GORE-TEX”是一种防水透气的特殊面料,其纤维之间存在微小的孔隙,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1)汗液中的水变为水蒸气属于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与“GORE-TEX”防水透气原理类似的是      (填“过滤”或“蒸发”)。

四、简答题(共1小题)

1、长期埋在地下的金属管线会被腐蚀。常温下,某金属管线腐蚀速率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1)分析图示得出的结论是      
(2)依据生活经验写出防止金属腐蚀的一条措施      

五、计算题(共1小题)

1、SCR技术可降低柴油车尾气中氮氧化物的排放,部分转化过程如下:

NO NO2 N2

(1)反应①为化合反应,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是      
(2)反应②为:4CO(NH2)2+6NO2 4CO2+7N2+8H2O.若使用60kgCO(NH2)2 , 可消耗NO2的质量为      kg。

六、流程题(共1小题)

1、为保护绿水青山,可将工业含铜废酸液(主要成分为CuSO4和H2SO4)进行无害化处理,制取硫酸钡(BaSO4)和硫化铜(CuS)。主要流程如下:

资料:BaSO4、CuS难溶于水且不与稀硫酸反应;Cu(OH)2难溶于水,可与稀硫酸反应。

(1)反应釜1中需不断搅拌,其目的是      
(2)从过滤器中分离出滤渣的成分为      
(3)反应釜3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七、实验题(共5小题)

1、用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

(1)锥形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木炭遇氧气燃烧时,现象是      
2、为了研究物质的溶解现象,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

实验二

(1)实验一的目的是      
(2)实验二,加热后固体全部消失的原因是      
3、如图实验能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整个实验过程中,集气瓶内液面的变化:      
4、进行如图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

(1)A中的现象是      
(2)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中滴入稀盐酸后得到溶液甲,向甲中继续滴加C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甲中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5、气体X可能是O2、CO2中的一种或两种。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忽略气体的溶解)。

(1)若观察到B中始终未变浑浊,最终有100mL液体进入C,则气体X的成分是      (填化学式)。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气体X中只含有O2 , 观察到的现象是      

八、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实验小组以鸡蛋壳(主要成分CaCO3 , 在水中能溶解出微量的Ca2+ , 其他成分对实验影响忽略不计)为牙齿的替代物,模拟含氟牙膏保护牙齿的化学原理。

(查阅资料)①含氟牙膏保护牙齿的原因:含氟牙膏中的NaF能与牙齿表面溶解的微量Ca2+反应,生成更难溶于酸的物质。

②常温下,酚酞溶液遇pH<8.2的碱性溶液不变色。

(进行实验)实验小组用2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实验。

实验一:如图连接仪器,进行实验。

实验组

对照组

锥形瓶中的物质

0.5g用含氟牙膏处理过的鸡蛋壳

0.5g未用含氟牙膏处理过的鸡蛋壳

注射器中的物质

20mL3.5%的盐酸

m

试管中的物质

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稀溶液

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稀溶液

试管中溶液褪色时间(s)

t1

t2

实验二:如图连接仪器,锥形瓶和注射器中的物质均与实验一相同。进行实验,测量压强随时间的变化

如图所示。

(解释与结论)

(1)装入药品前,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用止水夹夹住右侧橡皮管,      ,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实验一中:

①鸡蛋壳中主要成分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m处应填写的是      

(3)实验二能证明含氟牙膏对鸡蛋壳有保护作用,其理由是      。由此推断出实验一中,t1      t2(填“>”、“<”或“=”)。
(4)(反思与评价)

根据本实验模拟的含氟牙膏保护牙齿的化学原理,推测下列摩擦剂一定不能用于制作含氟牙膏的是______(填序号)。

(4)
A . CaCO3 B . SiO2(二氧化硅) C . Al(OH)3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北京市西城区2018-2019学年中考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