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十五校联合体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期中联考试卷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共10小题)

1、浙江某学校东西宽200m、南北长240m,该校地理学习小组同学计划绘制学校的校园平面图。完成下列小题。
(1)若同学在长1.2m、宽1m的纸上绘制该校的校园平面图,则下列比例尺中最宜选用的是(   ) (1)
A . 1:200 B . 两千分之一            C . 1/250 D . 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5米
(2)下列4位同学针对小组绘制的校园平面图(下图)的说法,最应支持(    )

(2)
A . 同学甲:图中应增加“比例尺 1:200” B . 同学乙:图中应增加“指向标→N ”   C . 同学丙:行政楼位于学校的东南侧      D . 同学丁:食堂位于学生宿舍的北部
2、据环球网2019年4月26日消息,中泰铁路项目建设在积极推进之中。该项目是中国--东南亚铁路网络计划的一部分,最终将和中老铁路、新马铁路相连。右图为东南亚部分区域略图。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农产品中,属于该区域主要农产品的是(    )

①稻米  ②小麦  ③棉花 

④油棕  ⑤茶叶  ⑥橄榄

(1)
A . ①③⑤ B . ②④⑥ C . ①④⑤ D . ②③⑥
(2)制约中泰高铁建设的主要因素是(    ) (2)
A . 河流分布 B . 地形状况 C . 运输市场 D . 科技水平
3、下图是甲(10°N,0°)、乙(36°N,104°E)两点间的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变化曲线图。完成下列小题。

(1)对图中P至Q段、R至S段年太阳辐射量变化的原因解释,正确的是(    ) (1)
A . P至Q段云量增多 B . P至Q段日照时数减少 C . R至S段热量增多 D . R至S段大气密度减小
(2)影响由甲到乙沿途自然景观的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2)
A . 热量 B . 海拔高度 C . 水分 D . 日照时数
4、下图为甲、乙两地的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小题。

(1)对甲、乙两地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1)
A . 甲地夏季多雨 B . 甲地年降水多于乙地 C . 乙地终年高温 D . 乙地年均温低于甲地
(2)影响甲、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2)
A . 地形 B . 纬度位置 C . 洋流 D . 大气环流
5、下图为非洲生态退化现状分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①、②两地的天然植被分别是(     ) (1)
A . 热带草原、热带雨林 B . 热带雨林、热带草原 C . 热带荒漠、热带雨林 D . 常绿阔叶林、热带荒漠
(2)图示土地退化的分区中,相应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2)
A . 严重退化区降水季节变率小 B . 轻度退化区同时进入多雨期 C . 相对稳定区降水季节变率小 D . 轻度退化区同时结束高温期
6、下图为中亚地区咸海1985年7月、2015年7月的湖面遥感影像图(同比例)。完成下列小题。

(1)30年间,南咸海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1)
A . 入湖径流减少 B . 全球气候变暖 C . 湖底地壳抬升 D . 填湖造陆造田
(2)南咸海面积变化对周围区域的影响是(    ) (2)
A . 土地荒漠化加剧 B . 生产生活用水减少      C . 土壤盐碱化严重 D . 高山冰雪融水增加
7、下表为2018年中美两国水稻、小麦、玉米的部分生产数据。完成下列小题。

水稻

小麦

玉米

种植面积

总产量

种植面积

总产量

种植面积

总产量

中国

4.44亿亩

2.02亿吨

3.57亿亩

1.23亿吨

5.48亿亩

2.16亿吨

美国

0.16亿亩

0.09亿吨

2.90亿亩

0.51亿吨

4.96亿亩

3.76亿吨

(1)对中美两国粮食生产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1)
A . 中国的稻谷单产低于美国 B . 中国的粮食自给率高于美国 C . 美国的小麦单产高于中国 D . 美国的粮食商品率低于中国
(2)关于中美两国粮食生产差异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2)
A . 气候条件影响小麦和玉米单产差异 B . 地形状况主要影响水稻种植面积差异 C . 粮食商品率导致人均耕地面积差异 D . 专业化程度导致粮食生产经济效益差异
8、下图为南极周围海域和北冰洋的部分月份浮冰界线图。完成下列小题。

(1)a图中,图例甲、乙表示的时间和影响两个月份浮冰分布的共同因素是(   ) (1)
A . 甲-2月;洋流性质 B . 乙-2月;太阳辐射 C . 甲-8月;海域盐度 D . 乙-8月;大气环流
(2)b图中,北冰洋9月浮冰界线在丙、丁两处(    ) (2)
A . 暖流影响,界线在丙处偏南 B . 寒流影响,界线在丁处偏南 C . 寒流影响,界线在丙处偏北 D . 暖流影响,界线在丁处偏北
9、下图为2018年中国、日本、美国三国和世界的部分主要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水电、核能)消费构成图。完成下列小题。

(1)对图示的国家、能源类型判断正确的是(    ) (1)
A . 甲-美国、①-核能 B . 乙-美国、②-石油 C . 丙-中国、③-煤炭 D . 甲-日本、④-天然气
(2)乙国能源对外依存度高,与①能源相比,②能源的消费占比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该现状取决于该国的(     ) (2)
A . 产业结构 B . 科技水平 C . 运输条件 D . 环保压力
10、格陵兰自然资源研究所利用地理信息技术,绘制出了生活在冰岛和格陵兰岛的北极燕鸥的飞行轨迹。下图为绘制的北极燕鸥的飞行路线图。完成下列小题。

(1)获得该飞行轨迹,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 (1)
A . VR B . GIS C . RS D . GPS
(2)若受全球气候持续变暖的影响,则北极燕鸥将(    ) (2)
A . 提前离开繁殖地 B . 推迟返回繁殖地  C . 缩短滞留越冬地 D . 延长滞留越冬地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共2小题)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意大利及周边区域示意图(图1),意大利及科西嘉岛最大降水季节分布图(图2)。

材料二:意大利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目前国内可再生能源的供给比例占能源总需求的25%。

(1)图2中Ⅴ地区的多雨期是      ,并从大气环流的角度分析Ⅰ、Ⅴ两地区降水特征的差异。      
(2)指出西西里岛滑坡等地质灾害多发的季节,并简析该地地质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
(3)指出意大利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并评价意大利发展种植业的气候条件。
(4)从自然环境角度,分析意大利发展可再生能源的优势条件。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世界某区域图(图1)和亚马孙河河口示意图(图2)。

材料二:“地球之肺”——亚马孙地区分布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据央视网消息,截止当地时间2019年8月21日,该地的树林大火已持续燃烧了16天。随着掠夺式的砍伐、垦荒和火灾,亚马孙热带雨林正在逐步减少。保护该地的热带雨林已经成为全人类普遍关心的问题。

材料三:亚马孙河和钱塘江的入海口都能够观赏到壮观的潮汐现象。不同的是,钱塘江入海口夏秋季潮汐现象较为壮观,亚马孙河入海口潮汐现象全年都较为壮观。

(1)简述图1所示区域的主要地形特征,并说明判断依据。
(2)简析保护亚马孙热带雨林成为全人类普遍关心问题的主要原因。
(3)说出亚马孙河和钱塘江入海口形成壮观潮汐现象的相同原因,并分析亚马孙河入海口潮汐现象全年都较为壮观的原因。
(4)巴西承办了2014年足球世界杯和2016年奥运会。简述承办世界体育盛会对巴西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温州十五校联合体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期中联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