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宜兴市丁蜀学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生活中有太多的变化,下列“变”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树根“变”根雕 B . 葡萄“变”美酒 C . 玉石“变”印章 D . 机器人“变”形
2、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 点燃酒精灯     B . 检查气密性 C . 取用块状固体     D . 读取体积
3、下列应用对比科学思想设计的实验方案中,设计错误的是(   )
A . 区分软水和硬水 B . 比较气体中CO2含量 C . 比较温度对微粒运动速度的影响 D . 研究MnO2的催化作用
4、2015年科学家首次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一氧化碳分子与氧原子在催化剂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如图)。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图片_x0020_1498361254

A . 发生了化学变化 B . 分子发生了改变 C . 原子没有发生改变 D . 催化剂的性质发生了改变
5、江苏省实施“清水蓝天”工程以来,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下列行为不利于“清水蓝天”工程的是(  )
A . 图片_x0020_100001 分类回收垃圾 B . 图片_x0020_100002 使用太阳能路灯 C . 图片_x0020_100003 开发氢燃料电池客车 D . 图片_x0020_100004 直接排放废水
6、著名化学家张青莲是我们江苏人,他精确测定了铟(In)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为115。铟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  )
A . 66 B . 49 C . 115 D . 164
7、下列各物质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化合物的是(  )
A . 水、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后剩余固体 B . 氧化汞、过氧化氢溶液 C . 自来水、氧气和臭氧的混合体 D . 矿泉水、冰水混合体
8、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提供的碘元素的部分信息及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3 B . 碘原子核外共有53个电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 C . 碘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碘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D . 碘盐中含有碘酸钾(KIO3),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9、下列实验现象的记录,正确的是(  )
A . 细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B . 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时产生大量气体,黑色固体逐渐消失 C .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 D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的火焰,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10、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 . 三个二氧化硫分子:2SO3 B . 铝离子:Al+3 C . 3个氧原子—O3 D . 氧化铁—Fe2O3
11、大蒜中含有的一种有效成分“硫化丙烯”(C3H6S)具有一定的杀菌食疗作用。下列有关硫化丙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硫化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4 B . 硫化丙烯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 . 硫化丙烯分子中碳、氢、硫元素质量比为3:6:1 D . 硫化丙烯由3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硫原子构成
12、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对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800032612

A . 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B . 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C . 氧化物与化合物属于并列关系 D . 氧化反应与缓慢氧化属于交叉关系
13、下列有关主题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物质用途

B元素之最

液氮:用于医疗

明矾:用于消毒杀菌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钠元素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氮元素

C物质鉴别

D环保知识

水和双氧水:加入二氧化锰

氧气和二氧化碳:用燃着的小木条

减缓温室效应:植树造林节能减排

减少水体污染:禁止使用洗涤剂

A . A    B . B    C . C    D . D
14、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下列类推:①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18个族②离子是带电的粒子,但是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③电解水产生的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是2:1④无论是吸入的空气还是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气体都是氮气;⑤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需验纯⑥金刚石是由原子构成的,硫酸铜是由离子构成的。其中你认为合理的有(  )
A . 3个 B . 4个 C . 5个 D . 6个
15、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用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 B . 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C . 加热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D . 硫粉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

二、填空题(共2小题)

1、用“化学的视角”认识身边的物质。
(1)水是生命之源,如图属于“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填序号)。

图片_x0020_814660102

(2)化学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市场上有“高钙牛奶”、“加氟牙膏”、“葡萄糖酸锌”等商品,这里的“钙、氟、锌”应理解为____________(填序号)。 (2)
A . 原子 B . 元素 C . 分子 D . 单质
(3)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_____________(填序号)。 (3)
A . 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隔大小随温度不同而改变 B . 水结成冰,是因为温度降低,分子停止运动 C . 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D . 液氧和氧气都可以作助燃剂,是因为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4)水曾被认为是一种“元素”。下列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是______(填序号)。 (4)
A . 水的电解 B . 水的蒸发 C . 水的沸腾 D . 水的净化
2、化学与生活,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制造飞机使用了硬铝(铝铜镁硅合金),其中镁元素的某种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图,则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图片_x0020_338298920

(2)人类生存离不开水,写出水通电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      
(3)氯化钠是重要的调味品,它是由      (用粒子符号表示)构成。
(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它主要用作燃料。(提示: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CH4(甲烷)与O2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图片_x0020_993142139

据此请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该反应是将化学能转换为      能和光能。

三、实验题(共1小题)

1、通过一段时间的化学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知识。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图片_x0020_870145960

(1)小强想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他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选填序号),你对此发生装置应做如何改进      ,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若用装置G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2)实验室用装置B 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若选用装置C代替B,你认为选用C的优点是      
(3)进行铁丝燃烧实验常选用排水法收集O2 , 选择这种收集方法的优点是            。若用G装置收集氧气,当装置中装满水后,氧气从      (填“b”或“c”)端通入。
(4)小明通过查阅资料得知:①二氧化碳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的气体;②实验室用大理石固体和稀盐酸反应制二氧化碳。则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组合为      (选填序号)。

四、综合题(共1小题)

1、小明同学去油车水库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用瓶装了一些水库里的水,带回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制取蒸馏水。实验流程如下:


请回答:

(1)操作①的名称是      ,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填写字母)。

a.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     b.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

c.漏斗尖端未靠在烧杯内壁       d.用玻璃棒引流

(2)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操作②,除去一些异味和色素,待净化的水应该从      端通入(选填字母“a”或“b”)。

图片_x0020_100025

(3)在制得蒸馏水前常一般加入消毒剂。常用的消毒剂高铁酸钠(Na2FeO4)集氧化、吸附、凝聚、杀菌等功能于一体,目前被广泛应用于自来水净化。求:

①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②83g高铁酸钠中含钠元素的质量为      g。

五、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1)仿照这个历史上著名实验的原理,我们可以用图1所示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请写出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      ,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一种基本反应类型)。
(2)(提出问题)用红磷燃烧的方法为什么测出的氧气含量远低于21%?

(分析讨论)

①实验装置漏气;

      ,导致装置内氧气有剩余;

③……

(3)(实验与交流)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查阅了白磷、红磷等物质燃烧需要的最低含氧量如下:

资料1:

可燃物名称

红磷

白磷

蜡烛

最低含氧量/%

8.0

4.0

16.0

甲、乙、丙三个小组分别用上述过量红磷、白磷、蜡烛三种物质进行该实验,用测氧气浓度的传感器测得反应后的氧气浓度分别为8.85%、3.21%、16.7%,数据与表中的理论值基本一致。其中蜡烛燃烧后用测一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测算一氧化碳浓度约为2%。

资料2:蜡烛或者木炭在密闭的集气瓶中燃烧,氧气浓度会不断变小,会有一氧化碳气体生成。常温下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且不与澄清石灰水反应。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白磷和红磷相比,使用白磷能使结果更准确,其原因是      

(4)请写出木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      ;有同学提议选用木炭替代红磷做实验,在集气瓶底部预先放少量澄清石灰水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小华觉得不可行,其主要原因是      
(5)(实验改进)小邹同学改进了教材中的实验,设计出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如下:

①如图2所示,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发现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②在集气瓶里装进a体积的水,燃烧匙里放一块白磷(白磷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是40℃),按图示装置把集气瓶中的空气密封起来。(注:集气瓶内的长导管已伸到了瓶底)。

③用力把预先加热过的玻璃棒按下与白磷接触,观察到白磷立即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的热。

④待白磷燃烧熄灭后,振荡集气瓶,白烟消失。

⑤待集气瓶完全冷却至室温,量出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是b,整个集气瓶的体积是c。

⑥根据a、b、c三个数据,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在白磷开始燃烧到最后熄灭的过程中,集气瓶内水面的变化情况是      

(6)若实验非常成功,当c为500mL,a=100mL,则b=      mL。
(7)组内成员小张对“实验前集气瓶里要装进适量a体积的水”非常不理解。咨询了组长小明之后,他终于明白“a体积的水”的作用,其一是为了加快步骤⑤中集气瓶的冷却速度;其二则主要是      
(8)在上述实验中,下列操作的实施和实验现象的出现,会导致实验最后产生的实际值大于理论值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8)
A . 用蜡烛代替白磷 B . 集气瓶没有冷却到室温 C . 实验前集气瓶里没有装a体积的水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苏省宜兴市丁蜀学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