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时,忘记加催化剂,其结果是                      (   )

A . 不放出氧气 B . 放出氧气的速率慢 C . 放出氧气的总量会减少 D . 放出氧气的总量会减少且速率慢
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气体不可直接从空气中分离获得的是(  )

A . 用作医疗急救的氧气 B . 用作焊接保护气的稀有气体 C . 用作食品防腐的氮气 D . 用作高能燃料的氢气
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滴管应垂悬在试管口上方,并不接触试管 B . 实验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中 C . 加热后的试管应立即用冷水冲洗 D . 为了便于观察,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应对着自己
4、可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如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缓拉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可观察到(  )

图片_x0020_26930310

A . 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   B . 瓶中液面上升明显 C . 长颈漏斗内有液面上升   D . 注射器内有液体
5、生活中有太多的变化,下列变化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树根“变”根雕    B . 葡萄“变”美酒 C . 轮胎爆炸    D . 石蜡熔化
6、化学的发展造就了现代社会,下列关于化学的看法错误的是(  )
A . 化学可以帮助人类研究新材料 B . 化学在环境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 C . 化工生产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 D . 化学可以帮助人们研制新能源
7、“人造空气”帮助人类实现了“太空漫步”的梦想,按体积计算,其中含有70%的N2、20%以上的O2 , 还有CO2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相比空气,“人造空气”中的氮气含量低 B . 氧气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 C . “人造空气”若只有O2会更有益于人的呼吸 D . 燃着的蜡烛在“人造空气”中会熄灭
8、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 . 食物变质    B . 动植物呼吸 C . 钢铁生锈    D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9、小东同学在试管中加入两块石灰石,向其中滴加少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了大量气泡他认为“可能生成了二氧化碳”,小华说“可以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检验”。对于“可以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检验”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 猜想与假设    B . 反思与评价 C . 设计实验方案    D . 进行实验
10、下列实验现象中,描述正确的是(  )
A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生成白色气体,并放出热量 B . 石蜡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 .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反应,火星四射,生成白色固体,放出大量热 D . 铜在空气中受热,生成氧化铜固体
11、下列有关氧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氧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与所有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B . 氧气能支持燃烧,本身也能燃烧 C . 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和在空气中缓慢氧化,都属于氧化反应 D . 鱼可以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
12、下列化学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
A . 图片_x0020_100002 向试管中加入粉末状固体    B . 图片_x0020_100003 给试管内得到液体加热 C . 图片_x0020_100004 向试管内滴加液体    D . 图片_x0020_100005 倾倒液体
13、你认为下列哪些物质不能作为制取氧气的反应物(  )
A . 水(H2O)    B . 高锰酸钾(KMnO4)    C . 过氧化氢(H2O2)    D . 甲烷(CH4)
14、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 空气    B . 过氧化氢    C . 氯化钠    D . 氧气
1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B . 化学变化的过程常会伴随能量变化 C . 物质本身并无优与劣之分,但应用的方法和目的却存在好与坏的差别 D . 观测太阳系外行星属于化学研究范畴

二、实验题(共2小题)

1、如图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化学仪器,请按要求填空。

图片_x0020_100006

(1)图中加热时需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是(填仪器名称)      
(2)已知硫酸铜晶体是一种蓝色的固体药品,受热易分解生成白色的硫酸铜和水。小军同学要在实验室中做加热硫酸铜晶体的实验,请从上面选择合适的仪器,写出所需的仪器名称:                  ;实验中,有同学不小心碰倒了加热仪器引起着火,第一时间最合理的灭火措施是      。若实验中发现使用的玻璃仪器炸裂了,请分析一下可能的原因是:(答出两点即可)a      ,b      
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的。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图片_x0020_100010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A       D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仪器是      (填字母代号),文字表达式      
(3)何洁同学在制取氧气过程中,她收集一瓶氧气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可能是      
(4)要得到较纯的氧气,用      收集较好,在当      时开始收集。写出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      
(5)如果用下图所示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      (填“a”或“b”)端管口通入。

图片_x0020_100011

(6)工业上制氧气与实验室制氧气在原理上有什么本质区别?      

三、填空题(共5小题)

1、指出下列各实验操作图中错误之处(每图各写两处即可)。

图片_x0020_100007

图A:            

图B:            

2、下列是有关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图片_x0020_100008

(1)图一中将一根火柴迅速平放在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可以观察到位于      部分炭化变黑严重(填“外焰”、“内焰”或“焰心”)。
(2)图二中将短玻璃管一端伸入烛芯附近,在另一端用火柴点燃,也有火焰产生,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      (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3)图三中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的一缕白烟,能否点燃?      (填“能”或“不能”),白烟是      
(4)图四中,将一个      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璧出现       ,证明有水生成;将蘸有       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可观察到烧杯内壁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      。石蜡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3、物质的变化及其规律:现有以下五个变化:①在点燃条件下,石蜡在氧气中燃烧;②电灯通电发光;③水受热变成水蒸气;④给水通入直流电产生氢气和氧气;⑤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探究化学变化的规律始终是化学科学的核心任务,上述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填序号,下同)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你判断的依据是      
(2)化学变化中往往伴随着能量 图片_x0020_100009 变化。反应①中是将      能转化为      能和      能。
(3)反应⑤的实验操作中,夹持细铁丝要使用      ,盛氧气的集气瓶中应预先       ,目的是      
4、2012年2月29日,我国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标准增加了PM2.5检测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扬尘,对人体健康和空气质量的影响很大。
(1)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中除了可吸入颗粒物外,还包括      (填序号)

①CO   ②CO2  ③SO2  ④NO2

(2)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2)
A . PM2.5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燃油等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 B . PM2.5粒径小,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 C . PM2.5的主要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造成伤害 D . PM2.5由于颗粒细小,对空气能见度的影响相对较弱。
(3)除了对汽车尾气的检测,还有哪些措施对PM2.5的治理能起到积极作用,请举两例:            
5、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华和小强同学分别设计如下方案:

小华:采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燃烧匙中药品为红磷,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 ,五氧化二磷为白色固体)

小强:用实际容积为40 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入试管,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通过导管与实际容积为60 mL且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图的实验装置。(白磷在加热时发生反应:

假设此实验能按照小华的设想正常进行,且红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请回答下列问题:

(1)待燃烧停止,白烟消失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 ,你认为其原因可能是            。(写2点)
(2)用小强设计完成实验时: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的活塞前沿从20mL刻度处推至15mL刻度处,然后松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20mL刻度处,则说明      。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最终活塞移动至      mL处停止.;若不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3)该实验还可推出,瓶内剩余4/5体积的气体主要是氮气 ,其物理性质有      ,化学性质有      

四、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小芳发现氯酸钾与氧化铜混合加热,也能较快产生氧气,于是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除二氧化锰、氧化铜外,氧化铁也可以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完成实验)按下表进行实验:并测定分解温度(分解温度越低,催化效果越好)。

实验编号

实验药品

分解温度(℃)

氯酸钾

580

氯酸钾、二氧化锰(质量比1:1)

350

氯酸钾、氧化铜(质量比l:1)

370

氯酸钾、氧化铁(质量比1:1)

390

(1)(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由实验      与实验④对比,证明猜想合理;

(2)实验所用的三种物质物,催化效果最好的是      
(3)(反思)

若要证明 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要验证它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      不变;

(4)同种催化剂,颗粒大小可能影响催化效果,请设计一个合理实验方案      
(5)同种催化剂,还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催化效果,请你再探究(写一种因素即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