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第一〇四中学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9月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24小题)
1、下列现象能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 . 仙人掌的叶变成刺
B . 望梅止渴
C .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 . 沙漠植物具有发达的根系
2、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的一组是( )
A . 机器人、蜻蜓、钟乳石
B . 蘑菇、珊瑚虫、松树
C . 珊瑚、菊花、水草
D . 枯枝、鱼、树
3、爱护花草树木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树木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
A . 非生物部分
B . 生产者
C . 消费者
D . 分解者
4、既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又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的生物是( )
A . 人类
B . 生产者
C . 消费者
D . 分解者
5、每当冬季来临时,蛇类、蜥蜴等动物要进行冬眠,这种现象说明( )
A . 生物能影响环境
B . 生物能适应环境
C . 环境能影响环境
D . 环境能适应生物
6、下列古诗中,描写生物生长和发育的是( )
A .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B .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C .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D .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7、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占的数量关系如图。假设这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数量增加,则可能引起( )
A . 乙和丁的数量都增加
B . 乙和丁的数量都减少
C . 乙和丙的数量都减少
D . 乙和丙的数量都增加
8、a→b→c→d是一条食物链,下面有关这条食物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c与b之间是捕食关系
B . 物质和能量是沿食物链流动的
C . b、c是消费者,d是分解者
D . 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进入这条食物链,d体内含量最多
9、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 . 木马病毒
B . 煮熟鸡蛋
C . 蘑菇
D . 珊瑚
10、如图表示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的关系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B . ②与③之间是捕食关系
C . ①②③④共同构成了生态系统
D . 该生态系统只有一条食物链
11、地衣生活在岩石表面,从岩石中获得营养物质;地衣又能够分泌地衣酸,对岩石有腐蚀作用,这一事实说明( )
A . 生物能适应环境
B . 生物能影响环境
C . 生物不能适应环境,也不能影响环境
D .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12、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
A . 草→鼠→猫
B . 草→鼠→猫→细菌
C . 鼠→猫→细菌
D . 猫→鼠→草
13、下列关于生物特征描述不正确是( )
A . 植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 . 禽流感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物
C . 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D . 细菌虽然很小,但能够繁殖,属于生物
14、猎豹发现猎物后迅速追击,羚羊发现敌害后迅速奔跑。这一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
A .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B .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C . 生物能进行呼吸
D .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15、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某生物兴趣小组调查校园里的生物,发现有麻雀、潮虫、蚯蚓以及各种花草树木。下面是同学们对这些生物共同特征的概述,其中错误的是 ( )
A . 都能自己制造营养物质
B . 都能摄取物质并排出废物
C . 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 . 都能生长和繁殖
16、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
A . 鹰击长空
B . 蜻蜓点水
C . 飞蛾扑火
D . 火山爆发
17、在同一个生态系统中,下列生物之间属于竞争关系的一组是( )
A . 青草与山羊
B . 青草与青蛙
C . 害虫与青蛙
D . 水稻与稗草
18、下列各选项中,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
A . 净月潭山上所有的树木
B . 一块农田里所有的生物及无机环境
C . 儿童公园河中所有的鱼儿
D . 一个沙滩上的阳光、沙子、空气等无机环境
19、某淡水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体内毒素含量如下,请写出正确的食物链( )
生物种类 | 甲 | 乙 | 丙 | 丁 |
毒素含量 | 0.03 | 0.12 | 1.26 | 26.7 |
A . 甲→乙→丙→丁
B . 丁→丙→乙→甲
C . 丙→甲→乙→丁
D . 乙→甲→丙→丁
20、“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两句诗直接反映了生态系统的( )
A . 能量流动
B . 食物链
C . 物质循环
D . 食物网
21、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a、b两种生物之间的数量关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b是捕食者,a是被捕食者
B . 如果a灭绝对b的影响不大
C . 某些时候,a、b的数量相等
D . a、b的数量变化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22、在草原生态系统中,有草、兔、鼠、蛇、鹰等生物,根据你所学的相关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B . 该生态系统中不止一条食物链
C . 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是草→兔→鹰→细菌
D . 蛇会冬眠,影响蛇冬眠的因素是温度
23、食物网具有的特征是 ( )
A . 每一种生物都被多种生物捕食
B . 有很多彼此交错、互有联系的食物链
C . 每一种生物可以吃多种植物
D . 每一种生物都只位于一条食物链上
24、自然条件下,生态系统能够在较长时间内维持相对稳定,其主要原因是( )
A . 物质循环能持续进行
B .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C .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简单
D . 能量流动能持续进行
二、判断题 (共1小题)
1、
(1)生物的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判断对错) (1)
A . 正确
B . 错误
(2)植物也需要呼吸,在呼吸时吸入二氧化碳,呼出氧气。(判断对错) (2)
A . 正确
B . 错误
(3)在自然界中,除细菌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判断对错) (3)
A . 正确
B . 错误
(4)生物既受环境影响,也能影响环境。(判断对错) (4)
A . 正确
B . 错误
(5)一块农田中的农作物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判断对错) (5)
A . 正确
B . 错误
(6)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判断对错) (6)
A . 正确
B . 错误
(7)生态系统具有自动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外界干扰超出一定的范围,生态系统就可能受到破坏。(判断对错) (7)
A . 正确
B . 错误
(8)生物的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判断对错) (8)
A . 正确
B . 错误
(9)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工具。(判断对错) (9)
A . 正确
B . 错误
(10)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只有竞争关系。(判断对错) (10)
A . 正确
B . 错误
三、填空题 (共1小题)
1、请运用你所学过的生物学名词或生物学原理填空:
(1)“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这句话描述了生物 的现象。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描写了影响植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是 。
(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是 。
(4)樟树的蒸腾作用是对陆生环境的一种适应,樟树通过蒸腾作用又可以增加空气湿度,改善气候。这一事例说明 。
(5)树落叶、人出汗这说明生物可以排出 。
四、综合题 (共2小题)
1、很早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学会了用桑叶喂蚕,蚕沙(蚕粪)养鱼,塘泥肥桑的方法,创造了“桑基鱼塘”生态农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桑基鱼塘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人们改变蚕沙直接下鱼塘的老办法,将蚕沙、人畜粪便、桔杆、杂草、树叶等投入沼气池内发醇,制成沼气作燃料,然后再用沼气渣喂鱼。这样就把传统的“桑、蚕、鱼”农业结构变成了“桑、蚕、气、鱼”的新型农业结构,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出了一条致富路。
(1)在该生态系统中,桑和蚕是 关系。
(2)在利用沙蚕、人畜粪尿、桔杆、杂草、树枝等物质生产沼气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主要生物是 ,这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 的角色。
(3)鱼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自 。
(4)DDT是一种很难分解的有毒物质,如果DDT进入该生态系统,体内DDT含量最高的生物是 。
2、 2019年4月28日,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隆重开幕。习主席与世界达成绿色约定,向全球发出绿色宣言:“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图甲是某校生态保护志愿者在研究某草原生态系统时绘制的碳循环模式图,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②③为特定的生理过程;图乙是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B代表生态系统中的 。
(2)图甲中过程③中的碳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传递,这是生态系统中的D 完成的。
(3)请写出图乙中,理论上猫头鹰获取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 。(食物链越短能量获取越多)
(4)图乙中猫头鹰占有的营养级有 个。(营养级表示生物在食物链中的位置)
(5)外来因素干扰严重时,会破坏生态平衡,导致生态危机。说明生态系统的 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