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2018-2019学年中考化学二模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4小题)

1、欲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用托盘天平称取10.0g氢氧化钠 B . 氢氧化钠易潮解,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 C . 将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塞好瓶塞并贴上标签 D . 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只有烧杯和量筒
2、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 . 混合物:氨水、自来水、蒸馏水 B . 氧化物: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氧化铁 C . 单质: 臭氧、木炭、生铁 D . 化合物:氯酸钾、一氧化碳、氯化亚铁
3、如图是某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说法错误的是()

A . 属于分解反应 B . 生成的甲、乙分子个数比是1:4 C . 生成物都是单质 D . 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
4、下列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的是( )
A . H+、NO3、CO32 B . K+、Na+、SO42 C . NH4+、OH、SO42 D . Fe3+、H+、Cl
5、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下列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
A . B . 氯化钠 C . 二氧化碳 D . 金刚石
6、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 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 . 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中一定含氧元素 C . 离子是带电的微粒,所以带电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D . NaCl水溶液显中性,所以盐的水溶液都显中性
7、“一带一路”是我国新时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我国古代就经“一带一路”将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这些发明和技术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谷物酿酒 B . 纺纱织布 C . 烧制瓷器 D . 冶炼青铜
8、饮食健康是人民群众普遍的生活需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食用肝脏、瘦肉等含铁食物,可预防缺铁性贫血 B . 霉变的食物,蒸煮后可以放心食用 C . 由于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所以我们要多食用加碘食盐 D . 婴幼儿奶粉中含有丰富的钙、铁、锌等人体所需要的微量元素
9、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过滤 B . 移走蒸发皿 C . 加热固体 D . 稀释浓硫酸
10、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分类中正确的是(  )
A . 铁、锌、碘元素都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B . 煤、石油和甲烷都是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 C . 熟石灰、烧碱和浓硫酸都可做干燥剂 D . 塑料、合金和合成纤维都属于合成材料
11、“吃得营养,吃得安全,吃出健康”是人们普遍的饮食追求,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 用霉变花生榨成花生油烹调食物 B . 为了防止贫血,长期摄入过量的铁元素 C . 用含小苏打的发酵粉焙制糕点 D . 用硫磺熏蒸粉丝达到美白效果
12、下列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与生活

B化学与环境

①用灼烧的方法能鉴别尼龙线和羊毛线

②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来净化水

③用熔点低的武德合金做保险丝

①酸雨主要是由CO2、SO2气体引起的

②PM2.5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

③大量施用化肥促进农作物的生长

C化学与健康

D化学与安全

①发霉的谷物晾晒后即可食用

②酱油加铁预防缺铁性贫血

③加入肥皂水降低饮用水的硬度

①酒精洒在桌上不慎燃烧起来,可以用水浇灭

②误服重金属盐溶液,可以喝鸡蛋清或牛奶解毒

③大量燃放烟花鞭炮增添节日气氛

A . A   B . B   C . C   D . D
13、下表中“﹣”表示相连的物质可以发生反应,“→”表示这种物质可以转化为(   )

A

B

C

D

转化关系

物质

C

Na2CO3

NaHCO3

Fe

O2

Ca(OH)2

CaCO3

HCl

Fe2O3

MgCl2

NaOH

CuCl2

CO

稀H2SO4

Na2CO3

NaOH

A . A   B . B   C . D . D
14、有CO、CO2、N2的混合气体50g,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使混合气体与足量灼热的氧化铜完全反应,再将气体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充分反应后得到的白色沉淀的质量为(   )
A . 30 g B . 50 g C . 80 g D . 100 g

二、填空题(共2小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四氧化三铁          氧化汞              氮气      

               二氧化碳             氯酸钾      

2、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 这种原子的核内有      个质子,核外有      个电子层,最外层有      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电子,(填得或失)形成      离子,在化合物中这种元素常显      价.

三、计算题(共1小题)

1、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将丙的饱和溶液从t3 ℃降温到t2 ℃时,一定会发生改变的是      (填序号)。

A 溶解度           B 溶质的质量          C .溶质的质量分数

(2)分别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 g从t3 ℃降到t2 ℃,降温后甲、乙、丙三种溶液的溶剂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3)t3 ℃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四、简答题(共2小题)

1、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事实。
(1)实验室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      
(2)酒精灯、内燃机等常用乙醇做燃料      
2、现有浓盐酸、浓硫酸、氢氧化钠、石灰水四种溶液,将其长期露放在空气中,溶液质量因发生物理变化而减少的是      ,而增大的是      .因发生化学变化而减少的反应方程为      ,因发生化学变化而增大的反应的方程式      

五、推断题(共1小题)

1、A~G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 A、B、C、D 都是氧化物,E、F、G 都是金属单质,且 F 为导电性、导热性最好的金属,A 和 G 均为红色固体(其中部分反应条件、反应物及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 G 物质的化学式      
(2)写出 B 物质的一种用途      
(3)写出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写出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从微观角度解释 B 和 D 两种物质性质不同的原因      

六、实验题(共3小题)

1、为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化学小组同学做了如图A所示实验。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红磷的着火点是240 ℃。

(1)磷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设计实验1、3的目的是      
(3)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O2的实验现象是      
(4)将燃烧后并已冷却的试管取出,倒扣在水槽中;同时将一支盛有空气的试管,同样倒扣在水槽中(如图B所示)。均拔下橡胶塞,燃烧后并已冷却的试管内液面上升高度明显大于盛有空气的试管,其原因是      
2、养成“规范操作、周密观察”的良好习惯,是完成化学实验的关键。
(1)如图是实验室配制50g10%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示意图,正确操作顺序为      (填字母序号):

(2)取9g上述溶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需加水      
(3)某同学在配制过程中,量取水时俯视读数,所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将      (偏大或偏小)。
3、现有如图所示装置、仪器和药品。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装置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B与C组合后具有的优点是      
(2)装置A除了可以用来制取上述气体外,还可以用来制取另外一种气体,请写出制取另外一种气体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3)若用图D所示医用塑料袋排空气法收集H2 , 则H2导入端为      (填“a”或“b”)。

七、流程题(共1小题)

1、已知粗盐中含有泥沙、氯化钙和硫酸镁等杂质。为制得纯净的氯化钠固体,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操作:

(1)写出用X溶液除杂质的化学方程式。
(2)请设计实验证明溶液B中含有NaOH.(简要写出实验步骤和现象)
(3)工业上可用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的方法制火碱,试写出电解氯化钠溶液的化学方程式。

八、综合题(共1小题)

1、化学反应过程中常常伴随着一些现象,同学们发现将CO2通入NaOH溶液时没有明显的现象发生,为此,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1)小明把一支收集满CO2的试管倒立在盛有饱和NaOH溶液的烧杯中(如图甲所示),观察到试管内液面上升,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讨论分析后,同学们认为导致试管内液面上升还有另一种原因,请简要说明:      
(2)为了进一步实验CO2与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反应,小红设计了如下方案:分别取上述实验后的溶液于A、B两支试管中(如图乙所示),向试管A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向试管B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虽然实验的现象不同,但都能证明CO2与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3)实验过程中需要吸收CO2时,大多会选择NaOH溶液,但是,检验CO2时常常选择新配制的澄清石灰水,请简要解释原因      
(4)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碳酸钠溶液和熟石灰制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他们的实验过程和相关数据如图2所示,请计算:

①实验室生成沉淀的质量是      g.

②所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河南省南阳市2018-2019学年中考化学二模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