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2018-2019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对下列符号意义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N2两个氮原子
B . 2H两个氢元素
C . 2H2O两个水分子
D . Ca2+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2、偏钛酸钡(BaTiOx)因其显著地“压电效应”而广泛的应用于超声波发生装置中。已知偏钛酸钡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则其化学式中x的数值为 ( )
A . 1
B . 2
C . 3
D . 4
3、将下列各组物质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搅拌,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纸上留下两种金属的是( )
A . Zn、NaCl、CuCl2(过量)
B . Fe(过量)、Cu(NO3)2、AgNO3
C . Fe(过量)、KNO3、CuCl2
D . Cu(过量)、FeCl2、HCl
4、“南澳一号”考古中,潜水员携带压缩空气瓶进行水下操作,空气可被压缩说明( )
A . 分子由原子构成
B . 加压时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更多氧气
C . 分子体积很小
D . 分子之间有间隔
5、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甘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的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 )
A . FeCl2溶液(CuCl2)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B . KCl固体(KClO3)——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并加热
C . CO气体(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并干燥
D . NaCl溶液(MgCl2) ——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过滤,滤液中加稀盐酸至中性
6、归纳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下列机理正确的是( )
A . 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 . 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都是单质
C . 碱的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一定是碱的溶液
D . 点燃可燃性气体有可能引发爆炸,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先检验气体纯度
7、下列有关某些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在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时,能观察到产生大量白色气体
B . 在探究氢氧化钠能否与稀盐酸反应时,如果不使用酚酞溶液就无法判断是否反应
C . 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时,采用密闭装置能够避免空气成分参与反应或产物逸散
D . 做细铁丝在充满氧气的集气瓶里燃烧的实验,集气瓶内放少量水的目的是保证铁丝能够燃烧
8、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空气液化
B . 葡萄酿酒
C . 光合作用
D . 煤油燃烧
9、下列关于空气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二氧化碳是造成酸雨的罪魁祸首
B . 细铁丝能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C . 焊接金属时常用氮气作保护气
D . 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复燃,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10、下列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向氯化铜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
B .
向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粉
C .
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
D .
向两份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锌粉和镁粉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用化学用语填空。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2)氧化铁的化学式是 。
2、能源和环境一直备受人们关注。
(1)目前,多数汽车使用的燃料为汽油或柴油,石油经过分馏可以将沸点不同的各成分分离,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石油的分馏属于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保护水资源是“践行绿色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若要测定水的酸碱度,可以选用 。
A 石蕊溶液 B 酚酞溶液 C pH试纸
(3)雾霾天气导致呼吸道病人增多,因为这种天气,空气中 大量增加。
A 一氧化碳 B 二氧化碳 C 二氧化硫 D 可吸入颗粒物
3、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
(1)玻璃杯、塑料盆、不锈钢餐具等是生活中常见的日用品,其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
(2)净水机中使用活性炭来除去水中一些溶解的杂质,是因为活性炭具有 作用。
(3)某户居民在清洗卫生间马桶时同时倒入了“84”消毒液和洁厕剂,结果被两者反应产生的有毒气体熏倒在地。消毒液中的次氯酸钠(NaClO)与洁厕剂中的盐酸混合后,会生成氯化钠、水及有毒的气体X,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ClO+2HCl═NaCl+H2O+X↑,则X的化学式为 。
三、简答题(共3小题)
1、金属材料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请回答:
(1)日常生活中,家用热水瓶内胆上的银白色金属是 。
(2)在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填化学式)。
(3)铝热剂是修建铁路时常用的焊接材料,其反应原理是在高温下,铝与氧化铁反应得到熔融的铁与一种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由图可获得一条信息是 。
(2)t2℃时,将不饱和的甲溶液转化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则在该变化过程中,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
(1)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 。
(2)用量筒取用液体药品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 保持水平。
四、推断题(共1小题)
1、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其中B的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C的组成元素在地壳中含量居第四位,D常用于清洗油污。图中 “—”表示相连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省略)。请分析后作答:
(1)物质B的化学式 ;
(2)物质A和D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3)物质C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五、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烧水的铝壶中常结有一层水垢,某兴趣小组收集了一部分水垢[主要成分CaCO3和Mg(OH)2 , 不考虑其他成分对实验的影响]并对其进行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①Mg(OH)2受热易分解,生成MgO和H2O;②无水硫酸铜是白色固体,遇水变蓝色。
(1)(探究活动一)验证水垢中的CaCO3和Mg(OH)2
小华取一定量的水垢样品,高温灼烧,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澄清石灰水和无水硫酸铜,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 、无水硫酸铜变蓝色。
得出结论:水垢中含CaCO3和Mg(OH)2
(2)小军提出小华的实验方案存在明显缺陷,小军的理由是 。
(3)(探究活动二)分离水垢中的CaCO3和Mg(OH)2 , 小波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部分产物已略去):
在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和 。
(4)滤液A中的溶质有 (用化学式表示)。
(5)在滤液B中加入Na2CO3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任写一个)
(6)若向有水垢的铝壶中加入稀盐酸的量过多,会损坏水壶,原因是 。
六、计算题(共2小题)
1、一种新型火箭燃料亚硝酸氮的化学式为N(NO2)3 , 请计算:
(1)N(NO2)3的相对分子质量;
(2)N(NO2)3中氧元素与氮元素的质量比。
2、为测定某Na2C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化学小组的同学取Na2CO3溶液100g,向其中滴加一定浓度的CaCl2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共用去CaCl2溶液50g。过滤,得到滤液145g。请计算:
(1)该反应生成沉淀多少g;
(2)该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提示:Na2CO3+CaCl2=CaCO3↓+2Na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