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2018-2019学年中考化学4月模拟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二、选择填充题(共5小题)
A.酒精挥发
B.石蜡融化
C.苹果腐烂
D.
A.木炭:生成二氧化碳
B.镁条:耀眼白光
C.红磷:大量白雾
D.硫粉:
A.木柴
B.酒精
C.石油
D.
A.此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B.此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D.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升高的是 元素
选项 |
实验目的 |
所用试剂或方法 |
A |
区分硬水和软水 |
肥皂水 |
B |
实验室制取CO2 |
块状大理石和稀硫酸 |
C |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氯化钙 |
加入碳酸钾溶液,过滤 |
D |
鉴别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 |
|
三、实验题(共1小题)
四、简答题(共2小题)
①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X的数值是 。
②通常铝制品很耐腐蚀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五、流程题(共1小题)
六、推断题(共1小题)
七、科学探究题(共3小题)
(设计实验)
当观察到图一烧杯中出现 的现象时,可确定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变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同学们设计以下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方案一 |
取样,滴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 |
出现白色沉淀 |
稀硫酸过量 |
方案二 |
取样,滴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 |
溶液变红 |
稀硫酸过量 |
上述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 (填“方案一”或“方案二”),另外一个实验方案错误的原因是 。
在0﹣60秒pH变化不大可能的原因是 。
Ⅰ.探究铜锈的组成
(査阅资料)①铜锈受热易分解②硫酸铜粉末遇水由白色变为蓝色
(进行实验)小组同学从铜器上取下适量的干燥铜锈,按图所示装置实验(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观察到B中白色粉末变为蓝色,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提出猜想)根据铜锈的组成推测,铜生锈可能与CO2、H2O和O2有关。
(进行实验)实验小组同学取直径、长度均相同的铜丝,并打磨光亮。设计了如图所示的4个实验并持续观察。
编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实验 |
| | | |
现象 | 无明显现象 | 无明显现象 | 铜丝表面 有绿色物质 | 无明显现象 |
(讨论交流)
实验中使用“经煮沸迅速冷却的蒸馏水”,其目的是 。
结合上述实验,你对保存铜制品的建议是 。
八、计算题(共1小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