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2018-2019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共16小题)
1、如图为丙氨酸分子结构模型,下列关于丙氨酸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丙氨酸是形成蛋白质的一种氨基酸,该物质中含有13个原子
B . 丙氨酸化学式为C3H7NO2
C . 丙氨酸是有机物
D . 丙氨酸中碳、氢、氮、氧原子的质量比为36:7:14:32
2、下列各组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无色的是( )
A . HCl NaNO3 K2SO4 Na2CO3
B . CuCl2 Na2SO4 KNO3 NaCl
C . NaOH K2CO3 NaCl Na2SO4
D . BaCl2 KNO3 CaCl2 Na2SO4
3、下列鉴别或除杂方法不可行的是( )
A . 用燃着的小木条鉴别O2和N2
B . 用水鉴别NaOH固体和CaCO3固体
C . 用酚酞试液鉴别稀硫酸和碳酸钠溶液
D . 用稀硫酸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铜粉
4、吃饺子是中国北方人过春节重要的传统习俗之一,饺子用到的食材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A . 食盐
B . 芹菜
C . 小麦粉
D . 猪肉
5、关于化学反应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化合物加热时才能发生分解反应
B . 化合反应的反应物都是单质
C . 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 . 复分解反应的产物都是化合物
6、下列成语中,其本意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
A . 磨杵成针
B . 积土成山
C . 木已成舟
D . 死灰复燃
7、据报道:“染色”馒头中添加柠檬黄铬酸铅(PbCrO4)会使人体致癌,已被明文禁用。已知铅元素(Pb)化合价为+2,则铬元素(Cr)的化合价为( )
A . +2
B . +3
C . +4
D . +6
8、下列物质的性质与所对应的用途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 .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用于急救病人
B . 稀有气体的性质稳定——作保护气
C . 一氧化碳能燃烧——可作燃料
D . 干冰升华吸热——用于人工降雨
9、下列生活用品所含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 . 不锈钢门
B . 纯棉毛巾
C . 铜制导线
D . 塑料桶
10、下列对生活常见现象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 . 红墨水在热水中比冷水中扩散得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B . 公园里柳絮纷飞——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 . 瘪的乒乓球放到热水中会鼓起来——分子间存在间隙
D . 糖甜盐咸——不同的分子具有不同的性质
11、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检查气密性
B . 过滤
C . 连接仪器
D . 称量物质质量




12、用下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错误的是()
A . 铜粉用量的多少,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B . 实验结束后冷却到室温才能读数
C . 气球的作用是调节气压,使氧气完成反应
D . 在正常操作情况下,反应完成后消耗氧气的体积应该是反应前注射器和硬质玻璃管内气体体积的五分之一
13、儿童缺“锌”会使发育停滞,智力低下。这里的“锌”指的是()
A . 元素
B . 分子
C . 原子
D . 离子
14、物质X在5g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反应方程式为X+3O2
RO2+2SO2 , 测得生成RO2和SO2的质量分别为2.2g和6.4g,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 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
B . X中含有R、S、O三种元素
C . 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为4.3g
D . X与氧气恰好完全反应
15、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蜡烛一吹就灭是因为隔绝了空气
B . 炉火越扇越旺是因为增加了可燃物
C . 在氧气中用小木条引燃铁丝是为了升高铁丝的着火点
D . 水下保存白磷是为了隔绝氧气防止其自燃
16、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 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CO2也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B . 锌和铜均是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则铜也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
C . 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滴入酚酞试液后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D . 溶液中有晶体析出,其溶质质量减少,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30分)(共6小题)
1、用化学用语填空:
(1)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
(2)保持氦气化学性质的微粒 。
2、现有四种物质,选择相应的字母填空:
A.熟石灰 B.生石灰 C.焊锡 D.碳酸氢钠
(1) 可用做焙制糕点的发酵粉;
(2) 可用于焊接金属。
3、金属在国防科技、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1)合金和其成分金属相比,合金具有的优良性能之一是 ;
(2)航天器内的导线常用铜制,主要是铜具有良好的 性;
(3)在一些钢铁制品表面喷涂一层油漆,不仅美观,更重要的是可防止钢铁生锈。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 和 同时接触;
(4)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含碳量是两者重要的不同点之一,其中含碳量较高的是
。
4、锶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和在元素周期表中显示的信息如图所示:
图1 图2
图3
(1)锶属于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2)锶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相对原子质量为 ;
(3)氧化锶的化学式是 ,氧化锶与水能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氢氧化锶并放出大量热,请你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图2所表示的粒子的化学符号是 。
5、如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 ;
(2)20℃时,将50g A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
(3)将t2℃时三种物质等质量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0℃时,析出溶质最多的是 ;
(4)若将t2℃时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则t1℃时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 C(选填“>”“<”或“=”);
(5)若A的饱和溶液中混有少量B,提纯A的方法是 。
6、下列框图中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B属于氧化物,下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C ;
(2)得到F溶液的操作Ⅰ的名称为: ,其中玻璃棒的作用为 ;
(3)写出反应①的基本类型是 反应, E的俗名为 ,写出它的一个用途 ;
(4)若I是红褐色沉淀,请写出G+F→I的化学方程式: 。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12分)(共2小题)
1、某同学配制50g 6%的氯化钠溶液,整个操作过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填序号),其中操作错误的是 ;
(2)图②中盛放氯化钠固体的仪器名称是 ;
(3)经检测,该同学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填序号)。 (3)
A . 氯化钠固体不纯
B . 用生锈砝码称量
C . 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D . 溶解时烧杯内壁有水珠
2、小强在回家的途中经过一鱼塘边时,发现养鱼师傅向鱼塘中撒一种微黄色的固体,鱼塘中顿时产生大量气泡,经咨询得知,这种固体的主要成分是过氧化钙(CaO2),请你与小强共同探究。
(1)为研究鱼塘中冒出的气泡是何种气体,小强使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处,木条复燃,说明生成的气体是 ;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小强认为过氧化钙与过量水反应还应产生某种含有钙元素的产物。开始小强假设该产物为CaO,但通过思考他很快否定了原先的假设,并重新假设生成的含钙产物为Ca(OH)2。请解释小强否定原假设的理由: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验证小强的新假设,并填入下表空格中:
实验步骤 |
可能出现的现象 |
结论 |
|
CaO2与H2O反应有Ca(OH)2生成 |
|
CaO2与H2O反应无Ca(OH)2生成 |
(3)小强通过实验证明了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的确有氢氧化钙生成,请写出过氧化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四、(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共1小题)
1、某纯碱样品中含有杂质NaCl,为测定该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称取纯碱样品6g放入20g水中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稀盐酸26.2g,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为50g。试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