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九龙坡区十校联考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第小题3分,共36分)(共12小题)

1、夏夜雨后,经验丰富的人们,能够灵活的借助月光走夜路,轻松避开水坑。下面有关这些经验的介绍,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迎着月亮走,脚应该踩着较亮的地方 B . 迎着月亮走,脚应该踩着较暗的地方 C . 背着月亮走,脚应该踩着较暗的地方 D . 不论迎着还是背着月亮走,均踩较亮的地方
2、“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诗句中描述“轻舟”在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 轻舟 B . 万重山 C . 坐在轻舟上的人 D . 以上说法都不对
3、下列数据是小明对身边的一些物理量值的估计,其中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 教室地面到天花板的高度大约为30 m B .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 C . 成人步行的速度大约为1.1 m/s D . 人剧烈运动后脉搏每次约2 s
4、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误差是由于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 B . 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避免误差 C . 选择精密测量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D . 认真仔细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5、中央电视台推出的《经典永流传》节目,用“和诗以歌“的形式为现代文明追本溯源,引领着大众吟诵经典,爱上古诗词。其中赵照和齐豫传唱的余光中的《乡愁》,带给观众们深深地感动。他们声情并茂的引吭高歌,完美的诠释了乡愁的意境!其中“引吭高歌”的“高”是指声音的( )
A . 音色 B . 响度 C . 音调 D . 频率
6、太阳光通过一个“△”形小孔,在光屏上产生的光斑是( )
A . 三角形的太阳实像 B . 圆形的太阳实像 C . 圆形的太阳虚像 D . 三角形的太阳虚像
7、一面镜子竖直挂在墙上,某人站在镜前1 m处,从镜子里只能看见自己的上半身,他要看到自己的全身,则( )
A . 应后退到距镜2 m远处 B . 应前进到距镜0.5 m远处 C . 应后退到距镜4 m远处 D . 无论前进后退都不能实现
8、一盏探照灯的灯光朝东,斜向下射入原来没有水的游泳池底中央,在池底形成一个光斑,在水缓慢灌满该池的过程中,池底的光斑将( )
A . 始终在原地不动 B . 先向东移动再向西移,最后静止 C . 一直向西移动 D . 一直向东移动
9、有一只大雁在平静的湖面上飞翔,有时我们能看到大雁好像是在水中的蓝天白云间游动,有时又只能看到大雁的阴影在水面上移动,则( )
A . 前者光线较强,后者光线较弱,二者产生原理相同 B . 前者光线较弱,后者光线较强,二者产生原理相同 C . 前者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所成的影,后者是由于光的反射,所成的虚像 D . 前者是由于光的反射,所成的虚像;后者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所成的影
10、中国人民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场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旗手帽子上的军徽熠熠发光,因为军徽是光源 B . 整个队列整齐划一,观众是通过光的直线传播来判断的 C . 解放军整齐的脚步声,是空气振动产生的 D . 解放军整齐的脚步声,是通过大地传人现场观众耳内的
11、同学们在学习光现象过程中有许多说法。而我国的古诗词文化很多名句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从物理学的角度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句中“浓阴”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人看到的“落日”是光线经过大气发生折射而成的像 C . “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句中“水浅”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 D .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句中的“彩云”是由于光的色散形成的
12、某物体在水平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对该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A . 物体在7 s内运动的路程为6 m B . 以出发点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3 s内是静止的 C . 物体前2 s内的速度大于最后2 s内的速度 D . 物体在前5 s内的平均速度为0.4 m/s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共10小题)

1、如图,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均未标出)其中折射光线是      (用字母表示),反射角等于      

2、如图所示。小车水平向右做直线运动.数字钟显示的时间格式是“时:分:秒”,则小车从起点到终点通过的总路程是      cm,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cm/s.


3、剑桥同学用分度值为1 mm的刻度尺对8年级物理书的长度先后测量了5次,记录的结果分别是25.86 cm、25.82 cm、25.87 cm、25.9 cm、25.84 cm,其中一次测量结果是错误的,这个数据是      cm,则物理书的长度是      cm。
4、宋词《解语花.上元》中描写元宵节“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香飘麝”,其中“箫鼓喧”中的鼓声是由于鼓面      产生的;人们踩着鼓点载歌载舞,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5、  2019年将出现三次日食、两次月食天象,其中我国范围内可看到1月6日的日偏食、7月17日的月偏食和12月26日的日偏食。日全食发生的原因是由于光的      ,位于中间位置的是      (选填“月球”、“地球”或“大阳”)。
6、如图所示,是星期天小明随爷爷一起划船来到唐河叉鱼的情景。其中湖面上船的“倒影”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虚像,小明只有瞄准鱼的      方才可能叉到鱼。

7、检查视力时,要求眼睛与视力表相距5 m,医院里常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检查视力,让被检查者面对平面镜而坐,身后是视力表,已知人距平面镜2 m,那么视力表离平面镜的距离应是      ,当人靠近平面镜时,镜中视力表的像的大小将      

8、如图是喜迎国庆70周年学校管乐团演奏《歌唱祖国》时的场景。单簧管演奏者演奏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空气柱的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观众在礼堂的各个位置都能看到乐团成员表演,这是光照到乐团成员发生了      (选填“镜面反射”、“漫反射”)。

9、长度测量时,选好刻度尺后要注意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      。测量掷实心球的成绩时皮尺是弯曲的,没有被拉直,则测量的结果将      (选填“偏大”“偏小”“准确”)。
10、如图,为“小孔成像”的示意图:①该现象可以用      来解释;②小孔位置固定,将蜡烛和光屏位置对调,光屏上的像与原来的像相比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7分)(共4小题)

1、在“测量运动平均速度”的实验中,铁路中学物理小组采用了一带有刻度尺的长木板,搭建实验装置如图。

(1)该实验的原理是      
(2)为了计时更准确,应该调节斜面的坡度较      (选填“大”“小”);
(3)图中AC段的路程SAC=      cm:若测得时间tAB=2.5s,tAC=4.5s,则BC段的平均速度vBC=      m/s;
(4)小组成员小淋计算小车从A至C这个过程的平均速度,采用了下列两种方法计算:

方法1: 方法2:

以上两种方法正确的是      〔选填“方法I或“方法2”);

(5)在测量小车运动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得AC段的平均速度偏      (选填“大”“小”);
(6)小组的成员分别画出小车从A到C的s-t图象的大致情况,其中与事实相符的是( )

2、下面是小华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活动过程。

(1)实验室有厚为0.2cm的透明玻璃板A和厚为0.5cm的透明玻璃板B。为了减小误差,他应该选用      玻璃板做实验(选填“A”或“B”);
(2)如图所示,把点燃的a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如果将a蜡烛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会       (选填“变大”、  “不变”或“变小”)。
(3)如果在a蜡烛像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做屏幕,则在白纸板上       (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a蜡烛的像。这说明平而镜所成的像是      像。
(4)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点燃蜡烛后,细心的小华发现镜中出现了蜡烛两个不重合的像,这是由于      造成的。
3、图甲是观察物质熔化和凝固现象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1)实验中,需要观察试管内物质的      ,并记录温度和加热时间;  
(2)该物质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分析图乙可知:该物质的熔点为      ℃;
(3)该物质在15min时,它处于      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30min到40min过程中需要      热量(选填“放出”或“吸收”)。
4、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1)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在组装过程中需要先调整的是      (填“A”或“B”)部分;   
(2)图甲中A,B,C三种读温度计示数的方式正确的是      ;    
(3)根据下面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4)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      ℃,此时周围的气压      (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标准大气压;
(5)如果将酒精灯移走,很快水就停止沸腾,说明水沸腾的条件是      ;   
(6)某实验小组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丁中的(a)、(b)所示,则图       是水沸腾前的情况;
(7)为了减少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写一条即可);   
(8)如果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至沸腾,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丙中图线a所示,若增加了水的质量,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应为      

四、论述与计算题(27题4分,28题6分,29题7分)(共3小题)

1、超速行驶非常危险,高速公路上除了设置标识距离的指示牌,还有限制行车速度的指示牌如图.小明一家利用“十一”国庆假日到重庆玩,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了一段时间,他看到了如图标志。求:

(1)在不违规的前提下,从图中的标志牌到重庆至少需要的时间是多少h;
(2)若汽车以图中的速度行驶30min,通过的路程是多少km。
2、高速公路已广泛应用ETC收费系统,这种系统是对过往车辆无需停车即能实现收费的电子系统。如图乙是某高速公路入口处的ETC通道示意图。现有一辆汽车在某高速路上以如图甲所示的速度计所指的速度匀速行驶25 min后到达收费站,在进入ETC收费岛区域前s1=50 m处开始减速,经t1=4 s后运动至ETC收费岛(图中阴影区域)边界,然后再以6 m/s的速度匀速通过ETC收费岛,其长s2=36 m。不计车长。求:

(1)汽车到达收费站前匀速行驶的路程;
(2)汽车通过ETC收费岛所用的时间t2
(3)汽车从减速开始到离开ETC收费岛全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
3、长度为150m的火车在笔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在从山崖驶向大桥的过程中,如图;火车头距离桥头200m处鸣笛,鸣笛5s后,火车头到达桥头,此时车头的司机听到来至山崖的回声;听到回声30s后,车尾驶过桥尾。(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1)计算火车的速度;
(2)计算大桥的长度;
(3)鸣笛时,火车车头到山崖的距离。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重庆九龙坡区十校联考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