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马山县2018-2019年中考语文适应性检测试卷

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rùn)    祭(sì)      心旷神(yí) B . (zhà)栏    妖(ráo)     (ɡōnɡ)筹交错 C . (shù)    应(hé)      无人问(jīn) D . (dú)     (chāi)使    一碧万(qǐnɡ)
2、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真谛    转弯末角    中流砥柱 B . 狼藉    一气呵成    义愤填鹰 C . 嘹亮    断章取义    一拍既合 D . 簇新    洗耳恭听    左右逢源
3、下列划线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民歌不仅来自屋檐下,更来自天地间。创办《中国民歌大会》,传承民歌经典,我们义不容辞 B . 冬奥会闭幕式上,融合了声光电技术的“中国八分钟”,流光溢彩,炫酷灵动,场面令人叹为观止 C . 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各国友人纷至沓来 , 畅叙“久久不见久久见,久久见过还想见”的美好情谊。 D . 北部湾经济区中考即将来临,同学们怀着目空一切的豪情,投入到紧张的复习之中。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一带一路”的倡议得到沿线各国的理解、认同和支持,中国和这些国家之间的交流领域不断扩大。 B . 能不能在今年6月的中考中取得好成绩,关键是看努力。 C . 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你的一生,甚至可以带给你许多教益。 D . 深圳博物馆正在展出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
5、下列陈述或做法不得体的一项是(    )
A . 为了欢迎来访的兄弟省教师代表参观团,学校挂出了欢迎标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B . 毕业了,张小明在王丽丽的毕业留言本上写下一则赠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 . 小芳过生日,小燕送个她一个布娃娃,说:“这是我惠赠给你的,愿她天天伴着你让你开心快乐。” D . 李华将写好的作品出版社的季老师审查,并附了一句话:“尊敬的季老师,这是我的拙作,请您斧正!”
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地球的每一缕伤痕,都承载着人类惨痛的历史。________

①它是一部例证“落后就要挨打”的活生生的教材;

②它是一部控诉战争和种族歧视的血泪书。

③满目疮痍的圆明园,让我们看到了专制与腐败必然带来的积贫积弱,

④只有以史为鉴,人类才能安详地生活在地球家园。

⑤黑暗阴森的奥斯威辛集中营,让我们看到了傲慢与偏见给全世界各民族带来的灾难,

A . ④③①⑤② B . ③②⑤①④ C . ③①⑤②④ D . ④⑤①③②
7、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战国策》是东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历史编写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唐雌不辱使命》就出自其中的《魏策》。 B . 词,兴起于唐五代,极盛于宋。在唐五代时,一般称为“曲”“曲子词”,后来才称为“词”,又称“长短句”。 C . 《出师表》是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向蜀汉后主进的一篇表,南宋诗人陆游曾称赞它说:“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D . 《鱼我所欲也》出自《孟子》,论述了孟子的一个重要主张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
8、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西游记》是一部神话小说,体现了中华民族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其中“齐天大圣”爱憎分明,拥有一双能识别妖魔鬼怪的火眼金睛,一个能随意变大变小的金箍棒。 B . 在《阿长与<山海经>》中,“我”讨厌阿长好说别人的坏话、封建迷信和絮叨,但是当她给“我”讲述关于“长毛”的故事时,“我”也对她产生过“空前的敬意”。 C . “谁表演的最敏捷,跳来爬去的时间最长,就赏赐给他一根蓝丝线。第二名赏给红丝线第三名赏给绿丝线。”这是格列佛在大人国所见到的用来选拔官员的荒诞制度。 D . “义”字贯穿整部《水浒传》。一百零八位好汉为兄弟、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只为一个“义”字;为百姓除暴安良,出生人死,也只为一个“义”字。

二、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冬天手脚冰冷是人体的保命措施

    ①为什么有人一到冬天就手脚冰凉呢?

    ②答“体寒”的同学,我们可能不在同一个次元;答“血液循环不好”的同学,其实也不完全是这么回事。减少体表血液循环是身体应对寒冷的正常机制,而不是因为血液循环机能特别差。真正的循环问题是从心脏开始的,要是说手脚冰冷就表明心脏功能不好、不能把血液有效地泵到肢端,还不知要吓坏多少人。

    ③当然,也的确有一些疾病会导致手脚冰冷,比如贫血、甲状腺功能低下、糖尿病或神经损伤等等;老年人由于代谢减缓,也更容易出现这个问题。但对于一个健康成人来说,当外界温度较低时,手脚温度下降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了。

    ④作为一个大活人,维持恒定体温是头等大事。我们皮肤表面有许多微循环体系,包括微动脉、微静脉以及它们之间的毛细血管等等。当体表温度感受器发出“寒冷”信号时,毛细血管会逐渐收缩,血流量也随之下降,以减少散热、维持内脏及躯干温度。

    ⑤在极端情况下,流向皮肤的血液量低至每分钟0.02升,还不到巅峰状态2—3升/分钟的百分之一。在这种情况下,手、脚和脸之类的部位变凉也是自然现象,不过是人体的保命措施。

    ⑥血液流向身体核心部位的副反应之一是,冷天里尿特别多。这不光是因为出汗少,还因为人体需要排出额外的体液,好给集中在身体核心部位的血液提供足够的空间。此外,打哆嗦是肌肉收缩释放热量,寒毛直竖也可以帮忙挡住一点冷空气,虽然我们的毛发远不如祖先那样茂密,却依然保留了这一应激反应。

⑦而女性似乎对外界温度反应更为灵敏,根据1994年发表在《麻醉学》上的一篇论文,女性开始出现血管收缩的温度比男性更高,反应也更加迅速和强烈。这意味着女性更怕冷:1990年发表于《柳叶刀》上的一项包括219名对象的研究表明,虽然女性平均体温比男性高0.2摄氏度,但她们的手部温度却比男性低了15摄氏度。

    ⑧无怪乎女人的体脂一般比男人高出百分之十几,这都是雌激素的祸。由于激素和神经同时参与外周血管调控,高水平的雌激素让女性对外界温度变化更为敏感。同时,雌激素水平的变化也跟体温密切相关,这也是为什么女性基础体温曲线与生理周期有着精准的对应关系。

    ⑨要以善手脚冰冷没什么补药可以吃,也没什么特别的办法。要么多穿点,听妈妈的话,找出秋裤和棉毛裤,或者暖宝宝、热水袋和发热贴也很有用;要么多运动,自体产热。另外,穿一双合脚的、有适当空间的鞋子也很重要,因为挤压会进一步限制血流;心理压力、吸烟和饮酒都会影响血管收缩,所以要保持心情舒畅,戒烟戒酒。

(选自《今日文摘》2018年9期)

(1)下列关于“冬天手脚冰冷”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1)
A . 手脚冰凉是由于心脏功能不好,不能把血液有效地泵到肢端引起的。 B . 手脚冰冷可能是由贫血、甲状腺功能低下等引起的,老年人由于代谢减缓,更容易感觉到手脚冰冷。 C . 在极端情况下,手、脚和脸之类的部位变凉是自然现象,是人体的保命措施。 D . 手脚冰冷可以通过多穿点或穿合适的鞋或者多运动,而不是补药来改善
(2)下列对本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2)
A . 文章第①段运用设问,设置悬念,新颖别致,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从而引出说明对象和说明内容。 B . 第⑤段中画线的句子只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地说明了在极端情况下,人体的血液循环情况。 C . 第⑥段中划线的词语“之一”,指血液流向身体核心部位的副反应中的一个,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D . 文章按照逻辑顺序,先提出问题,再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说明了冬天手脚冰冷的原因和改善办法。
(3)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 (3)
A . 天寒时,为减少散热、维持内脏及躯干温度,毛细血管会逐渐收缩,血流量会下降。 B . 应激反应中的打哆嗦和寒毛直竖都是肌肉收缩释放热量,以挡住冷空气的侵袭的表现。 C . 虽然女性的手部温度比男性低0.2摄氏度,但她们的体温却比男性高1.5摄氏度。 D . 穿合脚的、有适当空间的鞋子,保持心情舒畅、戒烟戒酒一定可以改善手脚冰冷的情况。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口袋里的父爱

李静

    ①母亲去世了,留下什么都不会做的父亲。她想把父亲接到自己家,可父亲不想麻烦她,拒绝了,她就和哥哥轮流照顾父亲的生活。

    ②一天,她去看父亲,陪父亲吃完了饭才离开。可刚发动汽车,手机就响了,是父亲打来的,问她什么时候来看自己。她说不是刚刚来过吗。父亲恍然大悟,忙说:“看我这记性,真是老糊涂了。”她哭笑不得,但心里又掠过一丝凄凉,她发觉父亲真的老了。

    ③父亲的记性越来越差,还经常会迷路。有一次,她接到哥哥的电话,说父亲不见了。她急匆匆开车去寻找,刚开出没多远,竟然在路口看到了父亲。父亲说想去看她,可找不到她的家。她心里酸酸的,马上把父亲带回了家。

    ④送父亲回家时,父亲塞给她几百元钱。父亲以前经常背着母亲给她钱,那会儿她刚生完孩子,经济情况不是很好,父亲总是背着母亲把攒的钱用来贴补她。现在条件好了,她不再要父亲的钱了,可父亲还是会给她。她就把父亲给的钱存起来,再找个借口还给父亲。

    ⑤那天,她要去看父亲,还没出发就接到电话,没想到这一次见到父亲竟是在派出所里。父亲去买她最爱吃的点心,又迷路了,是出租车司机报的警。她和哥哥商量,带父亲去做了体检,没想到父亲竟然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

    ⑥哥哥出差了,她怕自己照顾不过来,父亲会再次“离家出走”,索性把父亲接到自己家,请了护工照看着。起初,父亲的病情时好时坏,好的时候她去上班,父亲会告诉她小心开车,坏的时候父亲根本不知道她是谁。后来不好的时候越来越多,父亲的行为也变得越来越古怪,如果每月帮他领了工资没有及时交给他,他就会大喊大叫的。

    ⑦那天,她的车限号,她打车去上班,该付钱时发现钱包忘带了。她下意识地翻口袋,其实她口袋里是从来不放钱的。她只是想碰碰运气,没想到竟从里面摸到了100元钱。付了车费,她想可能是自己什么时候放进口袋里忘了。

    ⑧同样的事情接连发生两次,她开始琢磨自己是什么时候把钱放进口袋的。想了几种可能,又都被她否定了。她突然想是不是儿子干的,拿了自己或丈夫的钱,匆忙中错放进了自己的口袋里。想到这,她倒吸了一口凉气。回到家,她板起脸质问儿子,儿子却矢口否认,她打算等丈夫回来让他和儿子认真谈一次。

    ⑨晚上,儿子去洗手间,还没到门口就返了回来,拉着她往外走。站在卧室门口,她看到进门处的衣帽架前有父亲的身影。她悄悄凑过去,还没张口,就看到父亲将100元钱放进她外套的口袋里,还自言自语着:“放好,别让你妈知道……”父亲佝偻的身影逐渐在她眼前变得模糊,那一刻她才知道,纵使父亲不再记得她是谁,但父亲对她的爱从未停止。

(选自《读者》2017年04期)

(1)请从父亲的角度,梳理文章的故事脉络。

①想去看女儿,却找不到路→②      →③      

(2)结合语境,品味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Ⅰ为了避免父亲再次“离家出走”,她索性把父亲接到自己家。(划线词“离家出走”在句中的意思是什么?)

Ⅱ父亲将100元钱放进她外套的口袋里,还自言自语着:“放好,别让你妈知道……”(从人物描写方法赏析句子)

(3)文章第④段能否删去?为什么?
(4)结合短文内容,说说你对文章以“口袋里的父爱”为标题的理解。

三、诗歌鉴赏(共1小题)

1、下列对词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A .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写出了飞来峰塔之高,后两句写登飞来峰塔的感想。 B . 这首诗前两句的意思是:我登上飞来峰顶寻找千万丈的高塔,黎明鸡叫的时候,我在那里看到了日出。 C . “浮云”这一意象指的是生活中的困难、挫折、障碍等。 D . 作者善于把抽象的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借景抒怀。

四、课内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

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出师表(节选)

诸葛亮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白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

    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下列句子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1)
A . 使外异法也      四境之莫不有求于王 B . 先帝之日能      不以千里 C . 引喻义          此之谓其本心 D . 先帝以驱驰    潭中鱼可百
(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
A . 受任于败军际    马千里者 B . 可计日待也      朝而往,暮 C . 咨臣当世之事    此先汉所兴隆也 D . 苟全性命乱世    告之
(3)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3)
A . 《出师表》的作者是诸葛亮,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B . 作者追述以往经历,表达“`报先帝而忠陛下”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C . 文中多次提到先帝,极力表达“感激”“忧叹”之情。这样既能打动君主,又利于说服不同意见的人。 D . 全文以叙事为主,议论为辅,议论叙事中带有浓郁的抒情色彩。
(4)把文言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②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五、课外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

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生木造屋

    高阳应将为室家 , 匠对曰:“未可也,木尚生 , 加涂其上,必将挠。以生为室,今虽善,后将败。”高阳应曰:“缘子之言,则室不败也——木益枯则劲 , 涂益干则轻,以益劲任益轻则不败。”匠人无辞而对,受令而为之。室之始成也善,其后果败。

【注】①高阳应:宋国大夫。室家:房屋。②生:指新伐下的木材还未干。③涂:泥。④挠:弯曲。这里指生木被压弯。⑤败:毁坏。⑥劲:坚固有力。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高阳应将室家      

②木枯则劲      

(2)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室之始成也善,其后果败。

(3)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六、句子默写(共1小题)

1、按要求填空。
(1)莫笑农家腊酒浑,      。(陆游《游山西村》)
(2)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3)      ,落英缤纷。(陶渊明《桃花源记》)
(4)三军可夺帅也,      。(《论语》)
(5)辛弃疾的《破阵子》中,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概括而又生动地再现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是:            
(6)完整默写龚自珍的《己亥杂诗》。

            

            

七、综合性学习(共1小题)

1、班级正在开展“品读经典放飞青春”的主题活动,根据要求逐项完成以下任务。
(1)【观点论述】5月4日下午淮扬中学“品读经典放飞青春”经典诵读比赛在学校报告厅举行。根据参赛作品的内容,比赛分为“传承”“跨越”“展望”三个篇章。形式包括学生朗诵、师生合诵等。共22个参赛节目和2个表演节目。比赛节目精彩纷呈,师生合作的朗诵《相信未来》获得“最佳风采奖”。本次比赛由学校教务处主办。部分学生家长应邀观看了比赛。比赛结束后,记者进行了现场采访。“如何看待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请围绕话题,发表议论,写出观点、理由及结论。(80字以内)
(2)【故事链接】下图是与教科书选取名著阅读的内容有关,请根据提示,简要叙写这个故事。(60个字以内)

(3)【对联续写】下面有两副未完成的对联,请选择其中的一副,围绕活动主题,续写下联。

①上联:品精神修炼德行

下联:      

②上联:品精神左右礼义廉耻习典故

下联:      

八、作文(共1小题)

1、青春是一首最美的歌。在青春路上,有的人因时尚而美丽,有的人因奉献而光彩,有的人因知识而动人,有的人因自信而进步……

请以“_____________的青春最美丽”为题,叙写自己真实的生活故事。

要求:①在横线上把题目补充完整,并把题目誊抄到答题卡指定位置;②不套作,不抄袭,不少于600字;③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广西南宁市马山县2018-2019年中考语文适应性检测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