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石家庄市二十一中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4小题)

1、下图实验所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A . 实验①:证明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五分之一 B . 实验②:证明铁生锈必须有氧气参与 C . 实验③:向下压缩活塞时,空气的内能增大 D . 实验④:在同一液体内部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2、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的是(  )
A . B . 镁条 C . 氢气 D . 蜡烛
3、向盛有50g稀硫酸的小烧杯中,缓慢滴加氢氧化钡[Ba(OH)2]溶液至过量。发生中和反应为:H2SO4 + Ba(OH)2 = BaSO4↓+2H2O。烧杯中物质的某些量随着氢氧化钡溶液的滴加,其变化趋势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4、下列物质不是人体所需营养素的是()
A . 维生素 B . 无机盐 C . 尼古丁 D . 蛋白质
5、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图片_x0020_100001 B . 图片_x0020_100002 C . 图片_x0020_100003 D . 图片_x0020_100004
6、食醋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它的主要成分是乙酸,乙酸的分子模型如图所示,其中 图片_x0020_100005 代表一个碳原子, 图片_x0020_100006 代表一个氢原子, 图片_x0020_100007 代表一个氧原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图片_x0020_100008

A . 乙酸是一种有机物 B . 乙酸的化学式为 C . 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D . 乙酸中的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
7、在 时,某物质X、Y分别完全溶于水,溶液中X、Y与水的质量关系分别如图a、图b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片_x0020_764604488

A . X、Y都只能是固体 B . 两种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 . 图示溶液的浓度: D . 时X、Y的溶解度:
8、将适量的铜粉和铁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物质和滤液,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一定不含铁 B . 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一定不含有铜和铁 C . 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银和硝酸亚铁,可能含有硝酸铜 D . 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可能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铜
9、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 侯氏制碱 B . 蚕丝纺织 C . 火药应用 D . 粮食酿酒
1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多 B . 为了增加粮食产量,可大量施用化肥 C . 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氢气,负极产生氧气 D . 废弃塑料引起的环境污染属于白色污染
11、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错误的是()
A . 晶体:玻璃、松香、沥青 B . 导体:石墨、金属、食盐水 C . 复合肥料: D . 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
12、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其中不合理的是()
A . 闻到花香--分子不断运动 B . 水结成冰--分子停止运动 C . 气体可以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 D . 1滴水中大约有 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13、燃着的火柴在空气中用力甩一下能熄灭,其原因是()
A . 供给的氧气减少 B . 火柴棍的着火点降低 C . 火柴棍受到的阻力增大 D . 温度降到火柴棍的着火点以下
14、教材中的图表资料可为我们提供许多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利用元素周期表,可查阅元素符号及相对原子质量 B . 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判断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 C . 利用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可推知金属与酸、盐能否反应 D . 利用相对原子质量表,可直接查出某种元素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

二、填空题(共2小题)

1、风能是      能源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风力发电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风力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      。核电站是将      能转化为电能。
2、生活、生产中处处有化学。
(1)幼儿及青少年缺      元素会患佝偻病和发育不良。
(2)净水时除去不溶性固体杂质的操作名称为      ,实验室中常用的硬水软化方法为      
(3)古代用墨书写的字画能流传至今的原因是      
(4)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__________。 (4)
A . 自来水 B . 冰水 C . 蒸馏水 D . 水银

三、实验题(共2小题)

1、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如下实验:

图片_x0020_1412543629

(1)若小烧杯中盛有白磷,集气瓶底部放有固体X,将分液漏斗中适量水滴入,会观察到白磷燃烧,固体X是      
(2)若分液漏斗中盛有 的过氧化氢溶液,集气瓶内盛有二氧化锰,小烧杯内盛有白磷。将适量过氧化氢溶液放入集气瓶中,集气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提示:已知该反应放热),观察到白磷剧烈燃烧,气球膨胀。将本实验与实验(1)对比,你得出的结论是      
2、根据如图所示的基本实验操作回答问题:

图片_x0020_659886721

(1)实验一:去除粗盐中的泥沙:

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2)实验的主要步骤是:               填序号
(3)实验二:配制180g 的氯化钠溶液:

实验的主要步骤是:               填序号

(4)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 所示,游码的位置应在刻度线      处。

图片_x0020_1548469265

(5)若将配制好的180 g 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 的氯化钠溶液,需要加水      g。

四、推断题(共1小题)

1、已知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他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F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部分反应条件已省略。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230438342

(1)C物质的化学式:      
(2)D物质的用途 写一条即可       
(3)属于化合反应的序号为:      
(4)写出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      

五、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                 
(1)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放置在潮湿空气中的铁片和铜片均会被锈蚀。根据所学知识稀盐酸能除去铁锈,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同学们联想到能否用稀盐酸除去铜锈呢?于是他们取少量铜锈放在试管内滴加足量的稀盐酸发现铜锈溶解生成蓝色溶液的同时产生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这一现象引起大家的兴趣并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产生气体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结合空气中的气体成分及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守恒同学们作出了如下猜想:

可能是氢气; 可能是氧气; 可能是二氧化碳;

可能是氮气; 可能是氨气。

(交流讨论)大家讨论后一致认为该气体肯定不是氨气理由是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分析

收集一试管产生的气体,将燃着的木条伸入试管内燃着的木条熄灭

说明该气体肯定不是       

再将产生的气体      

说明该气体肯定不是氮气而是二氧化碳

(得出结论)稀盐酸除去铜锈时产生的无色无味的气体是

(2)(反思拓展)

①根据上述实验过程你认为铜锈的成分是下列选项中的      

A.铜盐     B.铵盐     C.碳酸盐     D.氧化铜   E.氢氧化铜

②根据铁生锈的条件类比推出:铜生锈是铜与空气中的      共同作用的结果。

③铁片和铜片在外界条件相同时哪一种金属更易锈蚀      ?说明理由      

六、计算题(共1小题)

1、某校化学小组的同学取石灰石样品12 g加入烧杯中,再把80 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实验过程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有的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

实验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

20

20

20

20

剩余固体的质量

8

4

2

2

分析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1)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      g;
(2)计算第一次实验结束后所得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石家庄市二十一中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