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昌图县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 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于可燃物 B .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C . 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D . 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2、下列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 . 动植物的呼吸 B . 食物的腐烂 C . 酒和醋的酿造 D . 木炭的燃烧
3、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物质时;把固体物质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称得固体物质的质量为10.8 g(1克以下用游码),如果按正确的方法称量,这位同学所称固体的实际质量是(  )

A . 9.2 g B . 9.8 g C . 10.8 g D . 10.2 g
4、科学发展,薪火相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
A . 道尔顿    B . 门捷列夫    C . 拉瓦锡    D . 阿伏加德罗
5、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

选项

A

B

C

D

图片_x0020_100005

硫在氧气中燃烧

图片_x0020_100006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图片_x0020_100007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图片_x0020_100008

排水法收集氢气

解释

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

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体积

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集气瓶中的水:用水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后,便于观察O2何时收集满

A . A    B . B    C . C    D . D
6、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冰雪融化 B . 胆矾研碎 C . 铁钉生锈 D . 干冰升华
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图片_x0020_100001 量取 B . 图片_x0020_100002 滴加液体 C . 图片_x0020_100003 连接仪器 D . 图片_x0020_100004 加热液体
8、为建设“山青”、“水绿”、“天蓝”的美好家园,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 . 垃圾分类回收,使垃圾资源化 B . 大力发展火力发电,满足用电需求 C . 参与植树造林,扩大植被面积 D . 减少煤等燃料,使用清洁能源
9、小华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的是()
A . 建立假设 B . 设计实验 C . 收集证据 D . 做出结论
10、许多旅客乘火车经过青藏铁路穿越青藏高原时,会发生高原反应,感到呼吸困难,这是因为高原地区空气里()
A . 氧气体积分数远远低于21% B . 氮气体积分数远远超过78% C . 氧气体积分数仍约为21% ,但空气稀薄 D . 二氧化碳(CO2)气体含量大大增多
11、盛浓硫酸的试剂瓶上应该贴有下列哪种标志(  )
A . 图片_x0020_100005 B . 图片_x0020_100006 C . 图片_x0020_100007 D . 图片_x0020_100008
12、判断镁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是()
A . 发出耀眼强光 B . 放热 C . 生成白色固体 D . 固体质量增加了
13、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B . 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C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 D .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1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没有说明药品用量时可以取任意量 B . 实验用剩的药品要放回原瓶中,以免浪费药品 C . 使用试管夹时从试管口往下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D . 制取气体时连接仪器后,先要检查装置气密性
15、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错误的是(    )
A . 白酒和白醋——闻气味 B . 氯酸钾和高锰酸钾——观察颜色 C . 白糖和白面——观察形状 D . 氨气和二氧化碳——伸入燃着的木条,观察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请选择下列物质填空:氧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气、稀有气体、五氧化二磷
(1)炼钢用的气体是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3)空气中的有害气体之一      
(4)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气体      
(5)通电时可以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6)开运动会时,发令枪击发时产生的白烟是      
2、将下列物质分类:①液氧  ②澄清的石灰水  ③水银  ④洁净的空气  ⑤冰水共存物  ⑥二氧化碳  ⑦五氧化二磷   ⑧高锰酸钾制氧气后的剩余固体。上述物质中,属于属于纯净物的有      (填序号)。
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占      ,氧气占            占0.94%,      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澄清石灰水露置在空气中会逐渐变浑浊,这说明空气中有少量的      ;盛有冰水的杯子,放在常温的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说明空气中有      
4、请你根据以下实验要求从中选出所需合适仪器的名称写在横线上。

图片_x0020_100013

(1)给物质加热用      
(2)收集并贮存少量气体用      
(3)量取一定量液体的体积用      
(4)加热时需垫石棉网的仪器是      
(5)做木炭燃烧实验时,夹持木炭用      
5、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符号(或文字)表达式,并在括号内注明反应类型: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
(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固体            )。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化学符号为 ),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写出天然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符号(或文字)表达式      
6、在空格内简要说明下列错误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错误操作

不良后果

倾倒液体时,瓶塞未倒

      

放熄灭酒精灯时,用嘴吹灭

      

把大块固体垂直投入试管中

      

用试管给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向上倾斜

      

容器口塞橡胶塞时,把玻璃容器放在桌子上

      

三、推断题(共1小题)

1、小丽同学发现实验室里有一瓶无标签的无色液体,她为了探究它是何种物质,和同学们做了如下实验:把此液体编号为A,在A中加入黑色粉末C,稍微振荡,在常温下就能迅速产生气体B,同时产生了常温下为液体的纯净物D。她把B收集起来,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B的集气瓶中,木条剧烈燃烧。如把黄色粉末E点燃后放入盛B的集气瓶中,能剧烈燃烧,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F。根据实验,请回答:
(1)写出指定物质的名称:A      ;D      
(2)请写出E在B中燃烧的反应的化学符号(或文字)表达式:      

四、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兴趣小组的同学按照课本上的实验装置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如图所示),但测出的氧气的体积分数明显小于

请你参与探究:

(提出问题)造成误差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改进课本上的实验装置?

(查阅资料)红磷、白磷的一些性质如下表:

颜色、状态

熔点/℃

着火点/℃

密度/(

红磷

暗红色固体

590

240

2.34

白磷

白色或黄色固体

44.1

40

1.82

(1)(猜想与假设)

甲同学:可能是导管内残留有吸入的水,影响实验的准确性。乙同学:可能是装置气密性不好。你还能做出的猜想是      

(2)(交流与讨论)

丙同学认为用木炭代替红磷,就可以消除误差,大家认为他的猜想不合理,理由是      

他们对课本上的实验装置进行了图所示的改进(其他仪器忽略).

①白磷燃烧的现象      (与红磷相同)。

②该实验准确得出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结论。其现象是      

③与课本上的实验装置相比较,该装置的一个优点是      

④通过粗铜丝来点燃玻璃管内的白磷,这是利用了金属的      性。

五、实验题(共2小题)

1、通过一个多月的学习,相信你已经初步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知识。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填字母序号),试管口塞一团棉花的作用是      。为收集到较纯净的氧气,收集装置可选用      (填字母序号),用该装置收集的气体除了比较纯净之外,还具备的优点是      (一点即可)。取用高锰酸钾药品时,应选用仪器      (填字母序号)。
(2)写出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符号(或文字)表达式      
(3)注射器C可用于检查装置E的气密性,步骤如下:

①向锥形瓶中加入少量水至      

②将注射器C连接到装置E的导管口处。

③缓慢拉动注射器C的活塞,观察到      ,表示装置E的气密性良好。

(4)实验室用装置E制取氧气时,如用注射器C替换长颈漏斗,优点是      
2、学习了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有催化作用的知识后,某同学想:氧化铜能否起到类似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呢?于是进行了以下探究。
(1)(猜想和假设)

猜想Ⅰ氧化铜不是催化剂、也不参与反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猜想Ⅱ氧化铜参与反应产生氧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猜想Ⅲ氧化铜是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      

(2)(进行实验)

用天平称量 氧化铜,取 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图片_x0020_100017

填写下表:

步骤③现象

步骤⑥结果

步骤⑦现象

结论

溶液中有气泡放出,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猜想Ⅰ、Ⅱ不成立;猜想Ⅲ成立.

(3)步骤①的目的是      。步骤⑦的目是      
(4)请写出该实验中反应的化学符号(或文字)表达式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辽宁省昌图县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