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地区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第三十一届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氢氧化铁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 )
A . 胶粒直径小于1nm
B . 胶粒作布朗运动
C . 胶粒带正电荷
D . 胶粒不能通过半透膜
2、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 . 澄清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Ca(OH)2+2H+=Ca2++2H2O
B . 氢氧化钡与硫酸反应OH-+H+=H2O
C . 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Ag+=Cu2++Ag
D . 氯化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Mg2++2OH-=Mg(OH)2↓
3、往含有H+、Fe2+、Cu2+、Ag+四种离子的溶液中加入足量镁粉,最先得到的还原产物是( )
A . H2
B . Fe
C . Cu
D . Ag
4、用可溶性钡盐检验SO42-的存在时,先在待测溶液中加入盐酸,其作用是( )
A . 形成较多的白色沉淀
B . 使形成沉淀的纯度更高
C . 排除SO42-以外的其他阴离子及Ag+的干扰
D . 排除Ba2+以外的其他阳离子的干扰
5、《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 )
A . 蒸馏
B . 升华
C . 干馏
D . 萃取
6、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有关物质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①H2SO3+I2+H2O=2HI+H2SO4
②2FeCl3+2HI=2FeCl2+2HCl+I2
③3FeCl2+4HNO3=2FeCl+NO+2H2O+Fe(NO3)3
A . H2SO3>I->Fe2+>NO
B . I->Fe2+>H2SO3>NO
C . Fe2+>I->H2SO3>NO
D . NO>Fe2+>H2SO3>I-
7、下列单、双线桥的表示方法错误的是( )
A .
B .
C .
D .




8、在一定条件下,RO3n-和氟气可发生反应:RO3n- + F2+2OH-=RO4-+2F-+H2O,从而可知在RO3n-中,元素R的化合价是( )
A . +4
B . +7
C . +6
D . +5
9、如图所示,下列实验操作与方法正确的是( )
A . 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的方法
B . 滴加液体
C . 给溶液加热
D . 过滤




10、两瓶体积相等NO、N2+O2的气体,在同温同压时瓶内气体的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
A . 所含原子数相等
B . 气体密度相等
C . 气体质量相等
D . 摩尔质量相等
11、下列液体中,不会出现丁达尔现象的分散系是( )
①鸡蛋清溶液 ②水 ③淀粉溶液 ④蔗糖溶液 ⑤Fe(OH)3胶体 ⑥肥皂水.
A . ②④
B . ③④
C . ②④⑥
D . ④
12、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 . Na2SO4=2Na+ +SO4 2-
B . NaOH=Na+ +O2- +H+
C . HCN=H+ +CN-
D . Ca(NO3)2=Ca+ +2(NO3)2-
13、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 2 H2O2
2 H2O + O2↑
B . 2 Al(OH)3
Al2O3 + 3 H2O
C . FeO + 2 HCl = FeCl2+ H2O
D . CuCl2+ 2 NaOH = Cu(OH)2↓+ 2NaCl


14、在下列变化中,需要加入合适的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
A . KMnO4→O2
B . CO2→CO
C . Br-→Br2
D . Fe2O3→Fe
1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1mol H2O的质量是18g·mol-1
B . CH4的摩尔质量为16g
C . 3.01×1023个SO2分子的质量为32克
D . 标况下1mol乙醇的体积为22.4 L
16、氮化铝(AlN)广泛应用于电子陶瓷等工业领域。在一定条件下,AlN可通过反应:Al2O3+N2+3C
2AlN+3CO合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上述反应中,N2是还原剂,Al2O3是氧化剂
B . 上述反应中,每生成1 mol AlN需转移3 mol电子
C . AlN中氮的化合价为+3
D . AlN的摩尔质量为41 g
17、某溶液经分析,其中只含有Na+、K+、Ca2+、Cl-、NO3- , 已知其中Na+、K+、Ca2+、NO
的浓度均为0.1 mol·L-1 , 则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 0.1mol·L-1
B . 0.3mol·L-1
C . 0.2mol·L-1
D . 0.4mol·L-1
18、从海水中提取溴有如下反应:5NaBr+NaBrO3+3H2SO4=3Br2+Na2SO4+3H2O,与该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上最相似的是( )
A . 2NaBr+Cl2=2NaCl+Br2
B . AlCl3+3NaAlO2+6H2O=4Al(OH)3↓+3NaCl
C . 2H2S+SO2=2H2O+3S↓
D . C+H2O=CO+H2
19、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加入过量稀硫酸溶液时,有气体生成的是( )
A . Na+、Ag+、CO32-、Cl﹣
B . K+、Ba2+、SO42-、Cl﹣
C . Na+、K+、CO32-、Cl﹣
D . Na+、K+、Cl﹣、SO42-
20、有关化学实验的下列操作中,一般情况下不能相互接触的是( )
A . 过滤操作中,玻璃棒与三层滤纸
B . 过滤操作中,漏斗径与烧杯内壁
C . 分液操作中,分液漏斗径与烧杯内壁
D . 用胶头滴管向试管滴液体时,滴管尖端与试管内壁
二、实验题(共2小题)
1、粗盐中含有少量的Ca2+、Mg2+、SO42- , 欲除去这些杂质,正确添加试剂及操作的顺序为: 、NaOH溶液、 、 、 。
2、某学生需要用烧碱固体配制0.5 mol·L-1的NaOH溶液500mL。实验室提供以下仪器:①100mL烧杯 ②100 mL量筒 ③1000 mL容量瓶 ④500 mL容量瓶 ⑤玻璃棒 ⑥托盘天平(带砝码)。请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结果:需要称取NaOH固体 g;
(2)配制时,必须使用的仪器有 (填代号),还缺少的仪器是 、 。(填仪器名称)
(3)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字母表示,每个操作只用一次) ;
A.用少量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
B.在盛有NaOH固体的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溶解
C.将烧杯中已冷却的溶液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
D.将容量瓶盖紧,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1—2cm处
A.用少量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
B.在盛有NaOH固体的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溶解
C.将烧杯中已冷却的溶液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
D.将容量瓶盖紧,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1—2cm处
(4)实验两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先用于 、后用于 ;
(5)若出现如下情况,其中将引起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填下列编号)
①容量瓶实验前用蒸馏水洗干净,但未烘干
②定容观察液面时俯视
③配制过程中遗漏了(3)中步骤A
④ 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刻度线
(6)若实验过程中出现(5)中④这种情况你将如何处理? 。
三、综合题(共1小题)
1、有以下几种物质①碳酸氢钠晶体②液态氯化氢③铁④蔗糖⑤酒精⑥熔融的K2SO4⑦干冰⑧石墨填空回答:(填序号)
(1)以上物质能导电的是
(2)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3)以上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4)以上物质中溶于水后水溶液能导电的是
(5)分别写出物质①、⑥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 .
四、计算题(共1小题)
1、
(1)3.01×1023个氯气分子的物质的量是 ,氯原子的物质的量是 。
(2)1.5molNa2SO4·10H2O中所含的Na+的物质的量是 ,所含的SO42-的物质的量是 ,所含H2O的数目是 。
(3)一定量的Na2CO3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4)12.4gNa2R含0.4molNa+ , 则Na2R的摩尔质量为 ,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含R的质量为1.6g的Na2R,其物质的量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