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葫芦岛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 液化气燃烧 B . 铁锅生锈 C . 蔬菜腐烂 D . 水沸腾
2、银针曾是中医针灸的常用器械,银的元素符号是()
A . AG B . Mg C . Ag D . Hg
3、紫薯富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钾、铁、钙、硒等,具有特殊的保健功能。其中的钾、铁、钙、硒指的是()
A . 物质 B . 原子 C . 分子 D . 元素
4、在实验室中,存放有毒药品的柜橱应贴的标识是()
A . 图片_x0020_100001 B . 图片_x0020_100002 C . 图片_x0020_100003 D . 图片_x0020_100004
5、下列有关胶头滴管的使用错误的是()
A . 胶头滴管可用于吸取少量液体 B . 吸取液体后的胶头滴管不能平放在桌上 C . 滴瓶上的滴管用过后要先清洗再放回原滴瓶 D . 使用时先挤压胶头,再伸入溶液中吸取液体
6、锶在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图片_x0020_100005

A . 锶的元素符号为Sr B . 锶属于金属元素 C . 锶是元素名称 D . 锶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7.62g
7、对“原子的构成”同学们有以下认识,其中错误的是()
A . 原子核的质量和电子的质量相差不大 B . 核外电子在离核远近不同的区域中运动 C . 原子由居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D . 原子核的体积与整个原子的体积相比要小很多
8、如图为大自然中的氧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氧循环过程中有化学变化发生 B . 物质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C . 生物呼吸发生的是缓慢氧化反应 D . 植物光合作用的生成物之一是氧气
9、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B . 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 C . 不同的化学反应催化剂一定不相同 D . 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
10、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 . 镁+氧气 氧化镁 B . 碳酸→水+二氧化碳 C . 甲烷+氧气 二氧化碳+水 D . 氯化氢+氨气→氯化铵
11、新制的凉开水不宜养鱼,其主要原因是凉开水中几乎不含()
A . 氧分子 B . 氧原子 C . 氧元素 D . 病菌
12、下列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错误的是()
A . 制取气体时,应先装药品再固定仪器 B . 加热试管中的物质时,应先预热再对准有药品的部位集中加热 C . 制取氧气时,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应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移出水面 D . 排水法收集氧气,集满氧气后先在水下盖上玻璃片再将集气瓶取出正放在实验台上
13、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烟雾 B .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C . 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D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14、某同学用20mL的量筒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到一定的时候,按下图中的方式读数为4.0mL,他实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应该是()

A . 大于4.0mL B . 小于4.0mL C . 大于16.0mL D . 小于16.0mL
15、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 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B .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所以氧气和液氧的化学性质相同 C . 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D . 氧、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均多于四个,故非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多于四个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请写出相应的化学符号或化学符号的意义:
(1)N表示      (任写一条)。
(2)2个氢原子      
(3)2S2-表示      
(4)地壳中含量占第二位的非金属元素      
2、下列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基本操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1)倾倒液体时,细口瓶标签的一面      (填“向手心”或“不向手心”),细口瓶的瓶塞要在桌面上      (填“倒放”或“正放”)。
(2)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

①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原因是      

②如果加热过程中试管炸裂了,可能的原因是      (任写一条);

③在实验室中有些玻璃仪器是不能被加热的,如      (任举一例);

(3)如图所示,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当观察到      现象时,证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图片_x0020_100008

3、空气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资源。
(1)我国的神州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使飞天的梦想成为现实。火箭发动机里使用液态氧的作用是:      
(2)氮气可以作为食品包装中的保护气是利用氮气的化学性质      
(3)空气中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大约为      
(4)臭氧(O3)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它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5)城市空气质量日报中,下列没有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是_____(填字母)。 (5)
A . 细颗粒物 B . 一氧化碳 C . 二氧化氮 D . 二氧化碳
(6)请说出一条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      
4、请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问题:
(1)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棉花团由白色变成      色,大烧杯中出现了一株美丽的铁树”。上述现象主要说明分子具有的一条基本性质是      

图片_x0020_100009

(2)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请从分子的角度解释其原因      
5、从微观视角认识物质世界是学习化学应掌握的重要思维方法。
(1)如下图所示,图中①所填的内容是      

图片_x0020_100011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2)
A . 过氧化氢是由两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 B . 过氧化氢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 . 一个过氧化氢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
(3)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分析图中的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①磷原子的质子数是      ;若磷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1,则它的中子数为      

②13号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或“失”)电子,所形成的离子的符号是      

③第二周期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      (填化学符号)原子;2号元素与4号元素的化学性质      (填“相似”或“不相似”);

④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若X一Y=12,则X=      

图片_x0020_100013

6、氧化汞受热时所发生的变化可用下图表示( 图片_x0020_100014 表示汞原子, 图片_x0020_100015 表示氧原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00016

(1)物质汞由      (填“原子”或“分子”)构成。
(2)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为      (填“原子”或“分子”)。
(3)由图可知分子和原子的区别是      
(4)氧化汞受热时所发生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      
(5)从图中你还能得出的结论是      (答一条即可)。

三、实验题(共2小题)

1、如图是氧气性质的实验操作图,请回答:

图片_x0020_100010

(1)装置A、B的集气瓶中都装有少量水,其目的各不相同。装置A中水的作用是      ;装置B中放入水的作用是      ;其中可以用细沙来代替水的是装置      (填“A”或“B”)。
(2)装置A中铁丝未燃烧,可能的原因是      (任写一条);
(3)A瓶中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是      ;B瓶中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是      
(4)图中两装置内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共同点是      (任写一条);
2、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1)装置C由导管、            (填仪器的名称)组成。A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B中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伸到液面下的原因是      
(2)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并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其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是      ,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反应。
(3)如果选用装置B作为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则B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是:      
(4)收集氧气可以选择装置C或装置      (填字母)。选用C装置收集氧气,是因为氧气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当观察到      的现象时,证明氧气收集满了。
(5)检验所收集的气体为氧气的方法是      

四、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实验探究:

(选择药品)

(1)同学们想采用燃烧的方法除去氧气,选择的药品应满足:既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会与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同时还要满足      
(2)经讨论后同学们选择了红磷做为可燃物。红磷发生燃烧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3)同学们还一致认为不能用铁丝代替红磷,原因是      
(4)(进行实验)

图片_x0020_100018

同学们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以下是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的一些做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点燃红磷前,弹簧夹要夹紧橡胶导管

C、点燃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D、待红磷燃烧的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现象与结论)

若所有操作均正确打开弹簧夹后,同学们观察到的现象是      ;由此他们得出的关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结论是      

(5)(改进实验)

同学们又设计了图2方案:选用实际容积为20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红磷放入试管中,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通过导管与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图2的实验装置。假设此实验能按照同学们的设想正常进行,且红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先夹紧弹簧夹,再用酒精灯加热红磷,待燃烧结束,并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可观察到注射器的活塞前沿停在约      (填数字)mL刻度处。

②与图1的实验装置相比较,图2装置的一个优点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辽宁省葫芦岛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