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区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共25小题)

1、下列取用试剂的操作图示错误的是( )
A . 用药匙取用粉末 B . 用纸槽取用粉末 C . 倾倒液体 D . 取用块状固体
2、地球上的水存在的状态有(    )
A . 液态 B . 固态 C . 气态 D . 以上三态都有
3、臭氧层分布在大气的(    )
A . 对流层 B . 平流层 C . 中间层 D . 电离层
4、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
A . 汽水 B . 液氧 C . 冰水混合物 D . 铁粉
5、放入水中形成乳浊液的是(    )
A . 淀粉 B . 食盐 C . 植物油 D . 蔗糖
6、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的是( )
A . 加在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 B . 飞机在蔚蓝的天空飞过,留下长长的“尾巴” C . 樟脑丸越放越小 D . 冰箱冷藏室的内壁结出“白霜”
7、在炎炎夏日里,向热得发烫的地面上洒些水,就会有凉爽、舒适的感觉。对于这一现象所蕴含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利用了水的蒸发、吸收热量 B . 利用了水的沸腾、吸收热量 C . 利用了水的汽化,放出热量 D . 利用了水的液化,吸收热量
8、地球上的水循环发生在( )
A . 海洋与陆地之间 B . 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 C . 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 D . 以上三者都是
9、火山喷发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 . 二氧化碳 B . 二氧化硫 C . 火山灰 D . 一氧化碳
10、下列各组气体中,不能用燃着的木条区分的是( )
A . 二氧化碳和氮气 B . 氢气和空气 C . 氧气和空气 D . 氢气和二氧化碳
11、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 B . 少量有害气体进入空气中,依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空气仍能保持洁净 C . 按质量计算,空气中约含氮气78%,氧气21%,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1% D . 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反应,曾被称为“惰性气体”
12、关于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叙述正确的是( )
A . 产生黄色火焰 B . 无需检验纯度,氢气可以直接点燃 C . 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 . 产物无污染
13、水可以造福人类,但水被污染后却给人类造成灾难。为了防止水的污染,下列各项:①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②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③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④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其中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14、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与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 . 该实验中所得试管1和2中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C . 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D . 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
15、防火、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是每个人都应该了解的生活常识。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携带酒精 B . 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C . 液化气着火,首先迅速关闭液化气罐阀门 D . 火场逃生时在有烟雾的地方匍匐前进
16、下列灭火方法中,利用“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这一原理的是( )
A . 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B . 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浇灭 C . 扑灭森林火灾时,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 D . 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
17、某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得到以下实验事实: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④ D . ③④
18、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C .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D .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19、二氧化碳能够用来灭火的原因是( )
A .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生成碳酸 B . 二氧化碳在高压低温下能变成“干冰” C . 二氧化碳是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 D .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一般情况下,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0、打开汽水瓶盖会有大量气泡冒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二氧化碳的溶解度随( )
A . 压强增大而减小 B . 压强减小而减小 C . 温度升高而升高 D . 温度降低而减小
21、如图所示,在铝质易拉罐中放入少量的水,然后用酒精灯加热。待罐口出现白雾时,用橡皮泥堵住罐口,把酒精灯撤去,让易拉罐自然冷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罐口出现的白雾是熔化形成的 B . 易拉罐被压瘪,是由于罐体冷却收缩形成的 C . 易拉罐被压瘪,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 D . 易拉罐被压瘪后,过一段时间又自动恢复原状
22、如图所示,在瓶内点燃浸过酒精的棉花,然后用剥了皮的熟鸡蛋堵住瓶口,鸡蛋就会掉入瓶内,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瓶口由于热膨胀,使鸡蛋掉入瓶内 B . 瓶内气体把鸡蛋吸入瓶中 C . 鸡蛋受到重力的作用 D . 瓶内气体压强变小,外界气压把鸡蛋压入瓶中
23、室温下,有两瓶硝酸钾溶液,一瓶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另一瓶为10%的溶液。下列实验操作中,无法区分这两种溶液的是( )
A . 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 B . 略降低温度 C . 加一定量的水 D . 室温时,蒸发少量水
24、查阅资料知,酸性物质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H2CO3属于酸性物质。为了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且“密度大于空气”的性质,按如图所示将干燥二氧化碳缓慢地通过上下两根玻璃管,一段时间后蓝色石蕊试纸能变红的是( )

A . B . Ⅱ和Ⅳ C . D . Ⅲ和Ⅳ
25、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里(不密封)的水中蒸食物,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 )

A . 同时沸腾 B . 稍后也沸腾了 C . 温度达到沸点,不会沸腾 D . 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30分)(共5小题)

1、下列物质:①二氧化硫  ②氢气  ③氦气  ④氧气。请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      ;可以燃烧的气体是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      ;可以充填飞艇的是      
2、读晶体海波熔化、凝固的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BC段表示      (选填“熔化”或“凝固”)过程,海波的熔点是      ℃。
(2)处于放热状态的曲线线段有      
(3)实验进行到第4分钟时,海波的状态是      
3、如图,将充满CO2的试管倒扣在滴有紫色石蕊的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            
4、实验室准备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

(1)需要固体氯化钠      克。
(2)如改用20%的氯化钠溶液进行配置,则需要20%的氯化钠溶液      克。
(3)配制成的溶液是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5、如图所示,密闭的玻璃罩内放有两个小实验装置:一个充气的气球,另一个是装满水的杯子,杯口用塑料薄片覆盖并倒置悬挂在玻璃罩内。在用抽气机不断抽去罩内的空气,最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1)充气的气球体积变      
(2)玻璃杯中的水和塑料片      (选填“掉下”或“保持静止”)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20分)(共3小题)

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部分实验仪器图,请按要求回答:

(1)现用氯化钠固体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整个配制过程中不需要的实验仪器有      (填编号)
(2)主要的实验步骤是:

①计算:计算所需氯化钠固体的质量和水的体积。

②称量:称取氯化钠的水的质量分别为5g和45g。

③溶解:将称好的氯化钠固体倒入容器中,然后加水,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玻璃棒的作用是      

④瓶装:将配置好的溶液装入滴瓶并贴上标签。

⑤误差分析:在量取水的体积时俯视读数,则导致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小明用图A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实验时,取下橡胶塞,点燃红磷后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旋紧橡胶塞,这时看到的现象是      
(2)小明又设计了如图B所示的改进装置,其优点是      (只需写一点)。

(3)他在一本参考书上发现,镁居然能在氮气中燃烧。于是他用镁代替红磷做起了这个实验,实验完毕,你觉得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将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总容积的1/5。
3、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组装下列实验器材时,其合理的先、后顺序是      (填序号)

①温度计  ②石棉网  ③装水的烧杯  ④酒精灯

(2)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观察到第5分钟水开始沸腾。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加热时间t/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t/℃

89

93

96

98

99

99

99

99

气泡情况

只有少量气泡时,气泡上升过程看逐渐变小;

有大量气泡时,气泡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大

请在图丙中画出水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

(3)该同学根据实验信息得出水沸騰的条件:一是水的温度要达到      ,二是水要继续吸热。
(4)有另外两组同学在相同的环境中,用相同装置分别进行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如图乙所示的A.b两个图象,由图象可知:他们实验用的水量大小关系是      (选填“a水量多”或“b水量多”)。

四、解答题(本题共3小题,第34题8分,第35、36题每题6分,共20分)(共3小题)

1、如图所示:

(1)观察不到明显现象的实验是      (填选项字母);
(2)能观察到明显现象的实验,请分别写出观察到的现象      
2、在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小明做了如图1、图2所示的两个实验。

(1)在图1所示的实验中,操作③时可观察的现象是      ;操作④的实验目的是      
(2)利用两瓶氧气,进行如图2所示实验,如图甲所示,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若按乙图所示方式,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到木条在乙中燃烧没有在甲中燃烧得旺。该实验可说明氧气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3、小明为研究物质的溶解现象进行了如下实验(20℃),现象如图所示:

(1)实验1: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      (填序号)(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见下表)。
(2)实验2:观察到碘几乎不溶解,高锰酸钾全部溶解,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3)以下是氯化钠和高锰酸钾的溶解度表。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

度/g

氯化钠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高锰酸钾

2.8

4.3

6.4

9.0

12.6

18.0

22.1

将50℃的高锰酸钾饱和溶液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冷却到20℃时,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或“<”)高锰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区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