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测试卷(B)
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运用(100分)(共12小题)
jiā jǐng |
zhèngzhòng |
jì qì |
chú fáng |
líng lì |
|
|
|
|
|
dàngyàng |
tuì suō |
shùn jiān |
róng hé |
jīng lì |
|
|
|
|
|
张小明不会写“缚在棒上”中的“缚”字,可以用 查字法,先查音序 , 再查音节 ;李华不认识“缚”字,可以用 查字法,先查部首 再查 。“缚”在字典中的意思有:①拘束;②捆绑。在词语“缚在棒上”中的“缚”应选义项 。(填序号)
爱惜 爱护 爱抚 爱戴
①鲁迅先生是深受众人 的著名作家。
②不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大家都应养成 花草树木的习惯。
③小侄儿在家里得到了好多长辈的 。
④真正的读书人大都 各种书籍,不会损坏它们。
A.动作描写 B.语言描写 C.心理描写 D.神态描写 E.外貌描写
①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②那时候我有点惊异了,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③“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管贼么?”
“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要管的是獾猪,刺猬,猹。月亮地下,你听,啦啦的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
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的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他不咬人吗?”
“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他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他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便是—— 素—— 如许—— 先前——
①猹是一种像小狗的小动物,专门吃西瓜。
②“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是指:獾猪、刺猬和猹经常咬瓜。
鲁迅和萧红
一九三四年十月,一个二十三岁的东北姑娘,突然闯进鲁迅先生的生活,她立即引起鲁迅先生的注意。先生待她如亲人,视她如调皮的女儿,她就是萧红。
一个陌生的东北姑娘,从遥远的关外来到举目无亲的上海。原来一颗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心,被几年的流浪生活打击得已经冰冷了。然而,当她找到鲁迅先生以后,她的希望产生了,心里的冰块开始融化了。
在这以前,这世界上已经有了一个寂寞的萧红,一个在生活中挣扎搏斗的东北姑娘。萧红呢,从小得不到父爱,没有家庭的温暖,她把鲁迅当作老师和父亲。原来的一双对人间有些怀疑的眼睛.一下子便明亮起来;一个孤立无援的贫弱女孩子一下子找到了自己的家。
鲁迅先生一家同这个东北姑娘一见如故。鲁迅先生喜欢她,关怀她;许广平同情她,爱她,处处照应她。甚至连小海婴(周海婴,鲁迅先生的独生儿子)也不愿意离开这位年轻的、梳着两条小辫子的东北阿姨。萧红成了鲁迅先生家中的常客,亲密得宛如一家人。
萧红,正是在鲁迅先生的帮助下闯进了上海文坛。从此,一股沁人心脾、清新如朝霞的风便吹进了文艺界,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有才华的青年女作家诞生了。
萧红在文坛上健步地奔跑。人们看到她前进的脚印下,也流着一位慈祥老人的汗珠,这位老人正是伟大的鲁迅。
①举目无亲( )
A.抬起 B.全 C.推选 D.举动
②一见如故( )
A.原来的 B.原因 C.老朋友 D.故意
①当她找到鲁迅先生以后,她的希望产生了,心里的冰块开始融化了。
“心里的冰块”是指萧红 ,“冰块开始融化了”是因为 。
②萧红在文坛上健步地奔跑。人们看到她前进的脚印下,也流着一位慈祥老人的汗珠,这位老人正是伟大的鲁迅。
“健步地奔跑”是指 ,
“汗珠”喻指
同学们,通过六年的学习,你们明白的道理越来越多。在长大的日子里,你也许在经历某一件事时,一下子就弄明白了某一格言警句的含义。请在下列三句话中选择你领悟最深的一句,把你经历的这件事写出来,重点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及你的感悟,字数要在400字以上。
①天下无难事,只要肯登攀。②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③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