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平顶山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每个2分;共16分)(共8小题)

1、某同学对一些物理量进行了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 人体正常体温约为42℃ B . 某初中生的身高为168cm C . 学生书桌高约200mm D . 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5m/s
2、一辆汽车先用1h行驶了40km,后又用了1.5h行驶了50km,则汽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

A . 36km/h B . 25km/h C . 30km/h D . 33.3km/h
3、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 .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C .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D . 公路旁安装隔音板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4、从地球向月球发射一束激光信号,经过月球返回地球约需2.56s,那么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是(   )
A . 3.84×105km B . 3.84×108km C . 7.68×105km D . 7.68×108km
5、用图象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图中用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 甲和丁 B . 甲和丙 C . 甲和乙 D . 乙和丁
6、在中国达人秀的舞台上,一位模仿秀演员可以惟妙惟肖地模仿20位明星的声音,观众主要是依据声音的哪一特性来判断他所模仿的明星的(   )
A . 响度 B . 音调 C . 音色 D . 振幅
7、以下说法中与现实生活相符的是(   )
A . 中学生课桌的高约为80dm B . 一个普通中学生的身高约为500cm C . 某运动员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为25m/s D . 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6℃
8、如图是从同一位置开始同向运动的甲、乙两物体运动的路程S与时间t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两物体同时开始运动 B . 在t=2.5s时,以甲为参照物,乙是运动的 C . 在t=5s时,甲、乙两物体速度相同 D . 甲物体的运动速度为2m/s

二、多选题(每个3分;共6分)(共2小题)

1、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加油机在空中给受油机加油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 B . 卡车和联合收割机收割庄稼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C . 两辆赛车在赛道上行驶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D . “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对接成功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2、如图所示为小车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的频闪照片示意图,即通过频繁开启闪光灯在同一张照相底片上得到小车运动到不同位置的照片,已知相邻两次闪光的间隔时间均为0.1s,且第一次闪光时小车的前轮恰好从A点开始运动。根据照片测得各相邻闪光时刻小车前轮与斜面接触点间的实际距离分别为AB=2.4cm,BC=7.3cm,CD=12.2cm,DE=17.2cm.由此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小车从A点运动到C点所用时间为0.3s B . 小车从A点运动C点通过的路程为9.7cm C . 小车通过CE段的平均速度大于通过AB段的平均速度 D . 小车通过CE段的平均速度为1.47m/s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共7小题)

1、如下左图所示,物体的长度为      .下右图物体前4秒的平均速度为      .

2、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2m/s,读做      ,其意义是      
3、人在鱼池边上搅动池水发出声响时,鱼儿会慌忙游窜,这说明      能传声;在安静的环境里,将耳朵贴在放有手表的桌面上,能听到由桌面传来的手表走时的“滴答”声,这说明      能传声,一般来说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      
4、如图所示是中国姑娘李坚柔在索契冬奥会短道速滑比赛中夺金的场景。在滑行的过程中,以李坚柔为参照物冰面是      的;冰刀与冰面之间的摩擦是      摩擦;而我们平时划旱冰,旱冰鞋与水泥路面的摩擦是      摩擦。

5、如图,甲为常见的高音喇叭和医用听诊器,将它们制成这种形状,是为了减小声音的散失从而增大      ;而在有些地方可以看到乙图所示的标牌,它的意思是      ,从而达到减弱噪声的目的。

6、测量球体的直径,常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转动球体的不同方向在毫米刻度尺的不同部位测得球的直径D的示数如下:

①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②该球的直径应取      

③本次测量采取      方法减小误差的。

7、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是      cm。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5分)(共4小题)

1、坐在行驶的公共汽车上的小李同学,想知道汽车通过隧道所用的时间,在进出隧道时,分别看了一下手表,如图甲、乙所示。则小李同学是在            分进入随道的,通过隧道共用了      分钟。小李同学出隧道时的手表示数在物理学中叫      (选填“时间”或“时刻”)。

2、小张同学在探究音调和响度分别与什么有关时,做了以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频率越      ,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      ,这说明音调是由      决定的;
(2)如图乙所示,用一只手将锯条压在桌沿上,用另一只手轻拨锯条一端,听其响度较小,再用力拨锯条,这时锯条的振幅      (选填“变大”或“变小”),声音的响度      (选填“变大”或“变小”),这说明响度与      有关。当锯条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      
3、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所测物体的长度是      

4、如图所示,是测量细金属直径的方法

(1)图中紧密排绕的细金属丝的圈数是      圈。
(2)图中紧密排绕的细金属丝圈的总长度是      mm。
(3)所测细金属丝的直径是      mm(保留两位小数)。

五、综合题(每空3分;共15分)(共1小题)

1、如图在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图中AB段的路程SAB      cm,如果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      cm/s。
(2)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AB会偏      
(3)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      ,理由是:      

六、计算题(共12分)(共1小题)

1、小明发现,下雨时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见雷声,你能帮他解释一下原因吗?小明在看到闪电的同时测得3秒后听到雷声,打雷的地方距他有多远?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河南省平顶山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