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濮阳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每个3分;共36分)(共12小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弹簧能够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B . 衣箱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表明分子在运动 C . 吸盘能牢牢吸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D . 在空调房里吸烟,看到烟雾弥漫,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2、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 B .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降低1℃所放出的热量跟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相等 C . 吸收热量越多的物体,这种物质的比热越大 D . 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3、用绝缘丝线吊起三个小球,其中任何两个靠近时,都相互吸引,则它们的带电情况是(  )

A . 两个带正电,一个带负电 B . 一个带电,两个不带电 C . 两个带异种电,一个不带电          D . 两个带负电,一个带正电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摩托车上的热机工作时提供动力的是做功冲程 B . 一桶水的比热容和一杯水的比热容不同 C . 阳光射入房间内看到尘土飞扬,可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 . 用锯条锯木头时锯条发热,锯条的内能增加,木板的内能减少
5、

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上负电荷,可以看到A的金属箔张开,B的金属箔闭合.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如图所示),观察到A的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减小,B的金属箔由闭合变为张开.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 . 金属杆是导体 B . 两金属箔片能够张开是因为带上了同种电荷 C . 实验中金属杆和金属球接触的一瞬间,B验电器中的金属箔带上了负电荷 D . 实验中金属杆和金属球接触的一瞬间,金属杆中电流方向是自A流向B
6、热机的广泛使用已成为一个国家工业化程度的标志,人类的现代生活已越来越离不开这种热机,热机从根本上改变着我们的世界.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增大热机功率可以提高热机的效率 B . 内燃机完成一个工作循环对外做功一次 C . 内燃机完成一个工作循环飞轮转动一周 D . 采取有效措施可以使热机效率达到100%
7、汽油机的工作示意图如图,其中为吸气冲程是(   )
A . B . C . D .
8、如图所示,小球甲、乙互相排斥,乙、丙相互吸引,已知乙带正电,那么(   )

A . 甲带正电,丙带正电 B . 甲带正电,丙带负电或不带电 C . 甲带负电,丙带负电 D . 甲带负电,丙带正电或不带电
9、4月27日,我国的“天舟一号”飞船圆满完成飞行任务返回地球,飞船受空气阻力匀速下降过程中,它的(   )  
A .   动能增加,势能减少,内能不变 B . 动能减少,势能不变,内能增加 C . 动能不变,势能增加,内能减少 D . 动能不变,势能减少,内能增加
10、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 打开香水瓶盖后,满屋充满香水味 B . 在阳光下扫地时,能看到尘土飞扬 C . 把糖放入水中后,不久整杯水都变甜了 D . 衣箱里的樟脑块不断变小,箱内充满樟脑味
11、根据表中的数据,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一些物质的比热容[J/(kg•℃)]

4.2×103

0.88×103

煤油、冰

2.1×103

干泥土

0.84×103

沙石

0.92×103

0.39×103

A . 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可能相同 B . 在阳光照射下,干泥土比湿泥土升温快 C . 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沿海地区比内陆地昼夜温差大 D . 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收的热量多
12、甲、乙两台机器的功率相等,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1,则甲、乙两台机器的(   )
A . 做功之比为1:1,受到的牵引力之比为3:1 B . 做功之比为1:1,受到的牵引力之比为1:1 C . 做功之比为1:1,受到的牵引力之比为1:3 D . 做功之比为1:3,受到的牵引力之比为3:1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共6小题)

1、用干燥的丝绸摩擦玻璃棒后,玻璃棒能吸引轻小物体,则说明玻璃棒      ;此轻小物体

      (选填“肯定”或“可能”)是带电体.

2、如图甲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现象”的实验。将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分别装在易拉罐中,并测出沙子和水的初温,然后用酒精灯加热并不断搅拌,每1min记录一次温度,实验记录如表: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温度/℃

沙子

20

25

29

34

38

20

21

22

23

24

(1)实验中,加热时间的长短实质上反映了水和沙子        的多少。
(2)根据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沙子和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3)实验器材组装的顺序是     ; (3)
A . 确定烧杯和温度计的位置 B . 确定石棉网的位置
(4)在实验过程中控制加热时间相同,通过比较      来研究水和沙子吸热能力的差异。
(5)实验结论:水的比热容比较大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请举一例:      
3、“低碳生活”是当今社会所倡导的绿色生活方式。利用太阳能将2000kg的水从15℃加热到49℃,可以至少节约      kg无烟煤。[无烟煤的热值为3.4×107J/kg,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4、证明液体、气体分子做杂乱无章运动的最著名的实验,是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发现的布朗运动。1827年,布朗把花粉放入水中制成悬浮液,然后取出一滴这种悬浮液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花粉小颗粒在水中像着了魔似的不停运动,而且每个小颗粒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改变得很快,不会停下来。这些小颗粒由于受液体分子撞击不平衡,从而表现出无规则运动的状况。
(1)布朗运动是     运动。 (1)
A . 分子 B . 原子 C . 电子 D . 花粉小颗粒
(2)布朗运动实质上是反映了      (选填“个别/所有”)分子的运动是      (选填“无/有”)规则的。
5、央视《是真的吗?》节目中,主持人做了“电池+口香糖锡纸=取火工具”的实验:取口香糖锡纸,剪成条状,将锡纸条带锡的一端接在电池的正极,另一端接在电池的负极,很快发现纸条中间处开始冒烟,起火苗,如图所示。这是因为锡具有      性,将它的两端直接接入电池正负极,就会造成      ,迅速产生大量热量使温度达到锡纸的      而使之燃烧。

6、某同学在做研究某物质熔化时的规律的实验时得出如下数据:

加热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温度(℃)

64

68

72

76

80

80

80

80

84

88

92

96

则由装置图(如图所示)和上表数据可知:

(1)此物质一定属于      。(填“非晶体”或“晶体”)
(2)在第10min时,物质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3)此物质的温度达到72℃时,物质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4)将温度计插入试管中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插入固体粉末中,不要碰到试管底或      
(5)把试管放在有水的烧杯中加热是为了使固体粉末受热      ;烧杯中的水面应      (填“高于”或“低于”)试管中物质的上表面。


三、计算题(每题12分;共24分)(共2小题)

1、如图为一款利用高温水蒸气熨烫衣服的便携式挂烫机,它的正常工作电压为220V,水箱最多装水0.2kg。它有大小两个加热档位,其内部电路如图所示,电热丝R1=56Ω,R2=44Ω,求:

(1)大功率挡的额定功率。
(2)若用大功率挡将水箱中0.2kg的水从20℃加热到100℃,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3)若用大功率挡加热这些水,所需时间为1分10秒,求熨烫机的加热效率。(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如图1所示电路中,滑动变阻器R2是规格为“20欧 2安”和“5欧 3安”中的一个。闭合电键S:

①若电阻R1的阻值为20欧,电流表的示数为0.4安,求:电阻R1的两端的电压U1

②在电路中正确连入两个电压表,若用一定值电阻R0替换R1 , 当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恰为其最大阻值的一半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安,两电压表的示数分别如图2(a)、(b)所示。

Ⅰ.请判断所选用变阻器的规格是   ▲  

Ⅱ.请说明电压表所接的位置并求出对应的电阻R0的值。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河南省濮阳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