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通常情况下,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气体是(   )
A . 氮气 B . 氧气 C . 二氧化碳 D . 稀有气体
2、下列有关分子、原子说法错误的是(   )
A . 很小 B . 不断运动 C . 有间隔 D . 不可分
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铁丝燃烧时发出耀眼白光 B . 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雾 C . 氢气燃烧时发出黄色火焰 D .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4、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编制元素周期表的俄国科学家是()
A . 道尔顿 B . 屠呦呦 C . 门捷列夫 D . 拉瓦锡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
A . 图片_x0020_100001 块状固体的取用 B . 图片_x0020_100002 液体的倾倒 C . 图片_x0020_100003 检查装置气密性 D . 图片_x0020_100004 液体的滴加
6、下列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是()
A . 金刚石 B . 氯化钠 C . 氢气 D .
7、ClO2是一种高效的水处理剂,其制备反应为:2NaClO3+SO2+H2SO4=2ClO2+2X,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SO2的名称为二氧化硫 B .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 . X的化学式是NaHSO4 D . ClO2中氯、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1:64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 B . 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C . 酸雨是过量排放二氧化碳导致的 D . N2、O2都能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9、往AgNO3和Cu(NO32的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根据上述现象,你得出的结论是()
A . 滤渣中一定有Fe粉 B . 滤渣中一定有Cu粉 C . 滤液中一定有Fe2+ D . 滤液中一定有Fe2+ 、Cu2+
10、下列对有关事实的微观解释,不合理的是()
A . 我们周围的空气是混合物——含有不同种分子 B . 水变为水蒸气时体积变大——水分子体积变大 C . 电解水属于化学反应——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D . 水与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如图所示,用化学符号填空。

(1)      
(2)      
(3)      
2、化学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密切。
(1)生活中通过      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2)用渔网捞鱼是利用了化学上      的原理。(填一种操作方法)
(3)天然气有      性,常用作燃料。
(4)炒菜时油锅着火,通常用      的方法灭火。
3、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1)石墨具有优良的      性,可用作干电池的电极.
(2)自来水厂常利用活性炭的      性,除去水中的异味.
(3)工业上,用赤铁矿炼铁的主要反应原理是Fe2O3+3CO 2Fe+3CO2 , 其中CO体现了      (选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4、在宏观、微观与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图片_x0020_100008

按上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两种微粒属于不同种元素是因为      不同。
(2)图2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基本反应类型是      
5、根据下面部分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回答:

Mg Zn Fe (H) Cu Hg Ag(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1)上述金属中活动性最强的是      
(2)上述金属中,按年代最早被广泛使用的金属是      
(3)已知:①X+H2SO4=XSO4+H2↑ ②Y+2ZNO3=Y(NO32+2Z ③Y与稀硫酸不反应。则符合要求的X、Y、Z分别是_____(填字母序号)。 (3)
A . Cu、Hg、Ag      B . Fe、Cu、Ag       C . Mg、Zn、Fe

三、实验题(共4小题)

1、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加热方法制取氧气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      (填字母序号)。
(3)某同学用自制的D装置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无纺布包内装的药品为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结合下图所示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图片_x0020_100007

(1)实验一中集气瓶底需要      
(2)实验二中得到的燃烧条件是      
(3)实验三通过对比      (填试管编号)两支试管中的现象,可得出铁生锈与水有关.
3、据如图回答:

图片_x0020_112674604

(1)用分子或原子的观点解释A装置中水发生变化的实质      
(2)写出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用B装置进行的实验所得到的结论是      
4、小希同学在复习《质量守恒定律》时,回忆老师做的以下四个演示实验:

图片_x0020_221218891

(1)在实验Ⅰ中,他观察到的现象是      (填序号);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b.气球先变大后变小,甚至缩进玻璃管中

c.待锥形瓶冷却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

d.待锥形瓶冷却后,天平指针向右偏

e.待锥形瓶冷却后,天平指针向左偏

(2)在实验Ⅱ中,锥形瓶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在实验Ⅲ结束后,天平指针向右偏,他认为导致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      ,若想天平仍然能保持平衡,需确保此实验在      体系中进行;
(4)实验Ⅳ中镁条完全燃烧后,称量得知石棉网上留下的固体反而比反应前镁条还轻,其原因可能是      (写出其中一条)。
(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填序号);

a.元素种类     b.元素化合价    c.分子种类    d.分子质量    e.原子种类    f.原子质量

四、计算题(共1小题)

1、把干燥纯净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16克装入大试管后,给试管加热至完全反应后冷却称量,试管中固体物质质量为11.2克。请计算:
(1)氯酸钾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保留一位小数);
(2)反应产生的氧气的质量是      克;
(3)试管中残留固体物质有哪些?其质量各是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