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东钱湖中学、李关弟中学等十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1题;共42分)(共21小题)

1、下列图中,关于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2、下列珍稀动物及所属类群,不正确的一组是(  )


A . 白鳍豚——哺乳动物      B . 娃娃鱼——鱼类 C . 扬子鳄——爬行动物        D . 丹顶鹤——鸟类
3、下列单位换算中,不正确的是(  )

A . 1.7m=1.7m×100cm=170cm B . 6.9m=6.9×100cm=690cm C . 8.8km=8.8×1000m=8800m D . 5.4m=5.4×1000mm=5400mm
4、 关于天平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

A . 称量过程中可以调节平衡螺母 B . 潮湿的物体可以直接放在天平上称量 C . 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称量 D . 称量粉末状药品时只在左盘垫一张纸即可
5、我国北方的冬天,河流会结上厚厚的一层冰,冰的温度有时低至-40℃,假如在-40℃的冰下有流动的河水,那么关于水与冰交界处的温度以下正确的是(   )

A . 4℃ B . 一定是-40℃ C . 0℃ D . 应该略高于-40℃
6、下列词句中,描写生物遗传的是(  )

A .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 . 一猪生九仔,九仔各不同 C .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D . 芝麻开花节节高
7、下列对不同动物的结构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鸭的之间有蹼适应水中生活 B . 家鸽前肢变成翼适于空中飞行生活 C . 爬行动物的皮肤角质化 D . 青蛙有肺适应水中生活
8、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的温度计,在冰水混合物中的示数为4℃,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为94℃,用此温度计测某液体的温度是31℃,则这杯液体的实际温度是(  )

A . 36℃ B . 26℃ C . 30℃ D . 32℃
9、某同学用托盘天平测一物体的质量,测量完毕后才发现错误地将物体放在了右盘,而将砝码放在了左盘。因无法重测,只能根据测量数据来定值。他记得当时用了50g、20g和10g三个砝码,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则该物体的质量为(  )

A . 81.4g B . 78.6g C . 78.2g D . 81.8g
10、某同学在两个同样的花盆中种下大豆种子,经过观察得到下表所示数据。从数据可知:该同学探究影响大豆发芽的因素是(  )

花盆

光线情况

温度

向阳处

20℃

湿润

向阳处

20℃

干燥

A . 阳光 B . 空气 C . 温度 D . 水分
11、小明和小华分别购买了两种橡胶球,小明说:“我的弹性比你的好”。小华说:“我希望你能证实你的说法”。小明可选择下列哪个设计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

A . 把它们向墙掷去,测量它们反弹时离墙的距离 B . 用手触摸,看哪一个球较硬 C . 让它们同时从离地面等高处自由坠下,观察哪一个反弹得高 D . 把它们向地面掷下,测量它们反弹的高度
12、小明同学测量一个塑料球的直径时,测得四次数据是2.23厘米、2.22厘米、2.83厘米、2.23厘米,则塑料球的直径应是(    )  
A . 2.38厘米 B . 2.23厘米 C . 2.227厘米 D . 2.2267厘米
13、体温计水银面指在 37.5℃上,某同学在未甩的情况下,分别量三位同学的体温,测得的 结果第一次为 37.5℃,第二次为 38.5℃,第三次为 38.5℃。则( )
A . 只有第一、二次正确 B . 第二次肯定正确,第一、三次一定错误 C . 只有第一、三次正确 D . 第二次肯定正确,第一、三次也可能正确
14、根据下表数据分析,哺乳动物和鸟类多样性受到威胁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 偷猎 B . 栖息地丧失 C . 外来物种 D . 其他原因
15、下图是四位同学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6、买回葡萄后,我们常常在葡萄皮上发现一层白霜,经研究后发现上面有一种微生物,利用它可以在家庭自酿葡萄酒,这种微生物其实是(   )
A . 乳酸菌 B . 野生酵母菌 C . 枯草杆菌 D . 葡萄皮上的霉菌
17、有四个同学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测量一块大衣柜玻璃,他们所测量的结果中正确的是( )
A . 118.7 cm B . 118.75 cm C . 118.753 cm D . 1187.5 cm
18、猕猴桃果醋是利用醋酸杆菌的发酵作用制成的,醋酸杆菌是一种细菌,其细胞结构的主要特点是(   )
A . 有叶绿体 B . 没有成形细胞核 C . 没有细胞壁 D . 没有细胞质
19、科学家在我国辽宁首次发现了迄今最早的真双子叶被子植物化石——“李氏果”。判断“李氏果”是被子植物的主要依据是(    )
A . 有根、茎、叶的分化 B . 有种子 C . 有果实 D . 茎的结构中有木质部和韧皮部
20、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线.初次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20mL,倒出部分液体后,向下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5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是(    )
A . 肯定大于15mL B . 肯定小于15mL C . 肯定等于15mL D . 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15Ml
21、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 B .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C .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 . 为了丰富我国的动植物资源,应大力引进一些外来物种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32分)(共8小题)

1、鸡蛋营养丰富,蒸煮炒皆宣。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      ,宇航员将这个鸡蛋带到太空中,则该鸡蛋的质量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生物体艳丽多姿的重要原因是它们的形态和生活习性都      它们复杂多变的生活 环境。而水环境比陆地环境稳定得多,因此水生生物的结构较      
3、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0.7米=      毫米=       纳米
(2)400毫升=       立方米
4、如图所示的体温计是利用了液体的      原理制成的,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读作      

5、在“测量物体长度”的实验时,小可说:“我只要认真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就不会有实验误差。”小军说:“我只要遵守操作规则就不会产生实验误差。”小红说:“我对同一个量多测几次,求出它们的平均值,就不会有误差了。”小丽说:“只能减小实验误差,即使老师测量也会有误差。”你同意      同学的观点。你认为可以采取什么方法尽量减小误差?说出一种即可:      
6、南美天蛾静止时用后足将身体吊挂起来,就像着生在树枝上的地衣。受惊扰时,身体直立并弯曲,同时胸部向两侧膨胀,胸足紧贴胸部,还呈现两个黑色的眼斑和像鳞片的花斑,极像幼蛇的头颈。这种现象在生态上叫做      
7、樟树是宁波的市树,叶脉成网状,茎能逐年增粗,由此可知,它的种子中有      枚子叶,属于      植物(选填“被子植物”或“裸子植物”)
8、宁波近海,每年开渔期一到,就有很多海鲜进入寻常百姓的餐桌。下表是四种海鲜的信息,请根据信息完成简单的检索表。

动物

特征

乌贼

没有脊椎骨、鳞、鳍等结构,身体柔软

梭子蟹

没有脊椎骨、鳞、鳍等结构,身体有外骨胳,足分节

小黄鱼

有脊椎骨,用鳃呼吸,有鳞片,身体金黄色

鲳鱼

有脊椎骨,用鳃呼吸,有鳞片,身体银白色

甲处为      ,②处为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6分)(共4小题)

1、小科发现很多物质都能在水中溶解,但溶解的速度有快有慢,她想:影响同种物质溶解速度的因素有哪些呢?小科根据生活经验以冰糖为例,提出了她的一些猜想:

A.与水的温度有关 B.与冰糖颗粒的大小有关 C.与是否搅拌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是否正确,她设计了实验方案(实验中的烧杯完全相同),并进行了探究。下表是她在探究过程中记录的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

颗粒大小

水的温度

是否搅拌

溶解快慢

5 克块状冰糖

100 毫升、10  ℃的水

缓慢

5 克块状冰糖

100 毫升、80  ℃的水

较快

5 克粉末状冰糖

100 毫升、80  ℃的水

快速

5克粉末状冰糖

100毫升、80  ℃的水

较慢

(1)通过对比实验①和实验②的实验现象,可验证猜想      (填字母)。  
(2)通过对比实验②和实验③的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是:当水温等其他条件一定时,      。  
(3)为了验证猜想C,应选择      进行比较。
(4)通过该实验得出物质的溶解快慢与      有关。
2、小鹏同学使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

(1)小鹏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游码移到横梁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天平指针的位置如右图所示,此时小鹏正确的操作应当是      
(2)调节完毕,小鹏将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操作中他再次发现天平指针的位置如右图所示,此时小鹏正确的操作应当是      
(3)在学完托盘天平的使用后,小鹏发现实验时操作不当会引起读数误差,下列操作会引起读数比实际值小的是      

①游码没有归零,就调节天平平衡;②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处的右侧就停止调节③使用生锈的砝码④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物体

3、下表为“探究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设计及结果:

培养皿编号

种子数量/个

种子所处的环境(其他外界条件均适宜并相同)

实验结果

1

20

培养皿底部垫有浸湿的滤纸25℃

种子萌发

2

20

培养皿底部垫有干燥的滤纸25℃

种子不萌发

3

20

培养皿底部垫有浸湿的滤纸4℃

种子不萌发

(1)该同学设计的实验可以说明,      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2)若探究光照对该种子的萌发有无影响,请完成下列实验方案设计:

第一步:取1号和2号培养皿,底部垫上浸湿的滤纸,      

第二步:      ,2号放在黑暗的地方,并将它们置于25℃的环境中。

第三步:观察并记录种子的萌发情况。

4、  17世纪时,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曾设计过一种温度计,其结构为:一根麦秆粗细的玻璃管,一端与鸡蛋大小的玻璃泡相连,另一端竖直插在水槽中,并使玻璃管内吸入一段水柱,根据管内水柱的高度的变化,可测出相应的环境温度。为了探究“伽利略温度计”的工作过程,课题小组的同学按照资料中描述,自制了如图所示的测温装置,图中A为一个小塑料瓶,B为饮料吸管,通过一个软木塞与A连通,管的下端竖直插在一个大水槽中,使吸管内外的水面有一高度差h

⑴在不同温度下,课题组分别测出了对应的水柱高度h

⑵通过表中数据分析,填写下面内容:

温度(℃)

17

19

21

23

25

27

高度h(cm)

30.0

24.9

19.7

14.6

9.4

4.2

相邻高度的高度差Δh(cm)

5.1

5.2

5.1

M

5.2

①水柱高度h随温度的升高而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②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出空格M的数值为      

⑶该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      。(填“液体的热胀冷缩”或“气体的热胀冷缩”)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东钱湖中学、李关弟中学等十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