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共15小题)

1、测量一块金属材料的体积,量筒放平稳且面对刻度线,量水的体积时视线俯视,量水和金属块的总体积时视线仰视,则所测得的金属块的体积将(  )

A . 大于实际体积 B . 等于实际体积 C . 小于实际体积 D . 无法判断
2、红叶石楠是一种常绿小乔木,因其新梢和嫩叶鲜红而得名,常作为行道树。进入春季,道路两旁的红叶石楠长出红色的嫩叶,而到了夏天,这些红色的叶片变成了绿色。同学们猜想可能跟夏天的温度高或光照强度大有关。为了研究光照能否影响叶片变绿,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下列关于该实验方案的描述错误的是(     )

组别

甲组

乙组

实验材料

同种红叶石楠多株

同种红叶石楠多株

环境条件

阴暗、低温

光照充足、适宜温度

处理方法

将甲、乙两组植物栽种在各自实验环境中一段时间

A . 实验选材应该为同一株红叶石楠叶片 B . 甲组的环境条件应该设置为阴暗、适宜温度 C . 该实验方案无法研究“光照能否影响叶片变绿” D . 该实验方案可以研究“温度能否影响叶片变绿”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用点燃的酒精灯去点火 B . 给试管里液体加热 C . 用手直接取正在加热的烧杯 D . 往试管里滴入液体
4、科学实验过程中要规范操作,注意实验安全,如果发生意外也要冷静处理。下列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选项

意外事故

处理方法

A

被热的试管烫伤

用大量冷水冲洗

B

酒精洒在桌面上燃烧起来

立即用湿抹布扑灭

C

被化学试剂灼伤

用缓缓流水冲洗 1 分钟以上

D

实验器材不慎打碎

继续实验,下课后由老师清理

A . A B . B C . C D . D
5、下列实验数据合理的是(   )

①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科学书的宽度183.6毫米;②在10毫升试管中加热5毫升水;③用100mL量筒量取5.26mL的食盐水;④用普通温度计测得某液体的温度为25.62℃;⑤用10mL量筒量取6mL的食盐水

A . ①② B . ②③④ C . ④⑤ D . ①⑤
6、某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时,测得的五次数据是2.42厘米、2.43厘米、2.42厘米、2.44厘米、2.64厘米,则正确的测量结果应该是(   )
A . 2.42厘米 B . 2.428厘米 C . 2.43厘米 D . 2.47厘米
7、关于温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凭手的感觉可以准确判断物体的冷热 B . 20℃的铁块比20℃的木头温度低些 C . 用体温计可以测冰水或沸水的温度 D . 体温计横截面近似于一个三角形,对液柱有放大作用,便于读数
8、在学校田径运动会上,小明对裁判使用皮卷尺测量自己跳远的成绩有异议,认为测量的成绩偏小,下列有关申诉理由正确的是(   )
A . 起跳的点和皮卷尺上2cm刻度处对应 B . 沙堆有隆起时就直接测量 C . 测量时皮卷尺绷得太紧 D . 没有跳到正前方时,直接测量起跳点到落脚点的距离
9、为了研究人的脚印长度与身高的关系,小明先用刻度尺分别测量了班内同学脚的长度和身高,然后分析测量的数据并得出结论。其中“用刻度尺分别测量了班内同学脚的长度和身高”这一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 提出问题 B . 建立假设 C . 收集证据 D . 得出结论
10、如图所示,圆圈表示生物本身具有的特点,重合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点,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

A . P可以表示用皮肤辅助呼吸 B . Q可以表示要从外界获取有机物 C . E可以表示体内有脊柱 D . F可以表示真正的陆生动物
11、小明在一次实验课用显微镜观察了洋葱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并做了如下记录:①洋葱表皮细胞中央有较大的液泡;②口腔上皮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③洋葱表皮细胞中有叶绿体;④视野中有气泡,可能是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造成的;⑤视野中光线过强时应调节反光镜和光圈;⑥要想看到更多的细胞应换用放大倍数更大的目镜或物镜。其中正确的是(   )
A . ①②④⑤ B . ②③④⑥ C . ①③⑤⑥ D . ②③④⑤
12、如图①~④分别代表植物的个体、器官、组织和细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植物①的发育起点是④,④经过分裂形成③ B . ②是由营养组织、上皮组织、输导组织和分生组织等组成的 C . 如果④是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那么在显微镜下能看到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等 D . 图示①~④按结构层次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为④→③→②→①
13、地图与实地相比,一般情况都是按一定比例(   )
A . 缩小 B . 放大 C . 相等 D . 根据具体情况有放大也有缩小
14、如图所示为某些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不是图中所示关系的是(   )

A . 1脊椎动物、2爬行动物、3哺乳动物、4蜥蜴 B . 1孢子植物、2苔藓植物、3蕨类植物、4紫菜 C . 1种子植物、2裸子植物、3被子植物、4水杉 D . 1无脊椎动物、2扁形动物、3节肢动物、4涡虫
15、对以下实验导致的结果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用累积法测细金属丝的直径时,若绕线时没有紧密,则测量值比真实值要大 B . 一把刻度尺的刻度比标准刻度间隔小些,则用这把刻度尺测得数值比真实值要大 C . 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若视线是斜视的,测得的长度比物体的真实长度要大 D . 用钢直尺在冬天和夏天分别测同一物体的长度,夏天的测量值比冬天的要小

二、填空题(共10题,每空1分,共30分)(共10小题)

1、伞藻是一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单细胞绿藻,由伞帽、伞柄和假根三部分构成(如图),细胞核位于假根内,伞柄主要为细胞质。若切开伞藻的伞帽、伞柄和假根,重新连接如图甲、乙所示。

 

(1)伞藻细胞与人体细胞相比,属于伞藻细胞特有的结构是      (填序号);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细胞质 ④细胞核

(2)若连接成活,图中甲伞藻上长出的伞帽形状为      

2、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
(1)甲同学的跳高成绩为1.10      
(2)丙同学的体温为37      
(3)丁同学买了一瓶标有550      的矿泉水。
3、因矿石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小芳利用一只烧杯,按如图所示方法测量矿石的体积。测得矿石的体积是      厘米3。用此方法测得的矿石体积与它的真实值相比      。(填“偏大”“偏小”或“一样大”)

4、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统计,世界上共有1300万~1400万个物种,下列是四类植物和四种动物的特征资料,表中“+”表示有,“-”表示没有。胎生狗脊、水杉、梨树都是我国常见的植物,其中属于上表中D类植物的是      ,属于A类的是      ,B类植物主要用      繁殖。

植物

根、茎、叶

果实

种子

A

B

C

D

5、秋季是感冒多发季节,这几日小楠头疼咳嗽,便决定用体温计测量一下自己的体温。

(1)体温计是利用      的原理制成的。
(2)小楠测量体温后,体温计的示数如图所示,他的体温是      
(3)用体温计测得甲的体温为37.3℃,若没有甩过,消毒后又用这支体温计先后去测乙和丙的体温(已知乙、丙实际体温分别为36.8℃和38.1℃)。那么两次读数分别应是      。(填字母) (3)
A . 36.8℃和38.1℃ B . 37.3℃和38.1℃ C . 36.8℃和37.3℃ D . 都为37.3℃
6、显微镜能帮助我们观察到用肉眼无法看到的细微结构。如图分别为镜头、显微镜以及先后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不同的细胞图像。

(1)图甲中的镜头能使物像放大的最大倍数是      倍。
(2)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某同学在对光后没有在目镜中看到白亮的视野。他采取了以下补救方法,你认为不起作用的一项是        。(填字母) (2)
A . 转动遮光器 B . 转动转换器 C . 调节细准焦螺旋 D . 转动反光镜
(3)如果在使用图乙显微镜观察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4)若其显微镜的视野由图甲得到图乙所示的物像,需进行下列操作:①转动细准焦螺旋;②将装片向左方适当移动;③转动物镜转换器。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填序号)

7、据图回答:图中1表示的过程是细胞的      过程,其结果使得细胞      。图中2结果形成了      

8、番茄是人们生活中经常食用的蔬菜,请根据以下的情景回答问题。
(1)剥下的番茄表皮属于      组织;将番茄从中央剖开,会看到番茄的果肉中有一条条筋络,这些筋络就是      组织,其功能是      
(2)小明在时剖番茄时不小心划伤了手指,手指感到疼痛,这主要是人体      组织在起作用
(3)从微观到宏观来描述,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可概括为      ;与高等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不同的是      
9、看图,并在横线上填上相应的细胞结构名称(填字母):

(1)甲、乙两图中,可能是青蛙的体细胞的图是      (填“甲”或“乙”)。
(2)“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是生物的遗传现象,控制这种现象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结构中的      。(填序号)
10、如图所示,粉笔在球面上由近及远移动时,你看上去它的长度变化      。(选填“明显”或“不明显”)在大洋上航行的船只离开远去,观察到的现象应与上述粉笔在球面上移动相似,说明大洋面是      

三、实验探究题(共5题,每空2分,共30分)(共5小题)

1、在柿子成熟的季节里,果农们在柿子还未完全成熟的时候就进行了采摘,怎样才能使柿子早点成熟呢?小西同学做了下面的实验,并对实验结果做了记录。

他选了30只大小接近、成熟度相近的同种柿子,分三组,每组10个,分别放在三个相同的纸箱中,往第一个纸箱中另加了2个成熟的苹果;第二个纸箱放在温度稍高的地方;第三个纸箱只放10个柿子,放在与第一个纸箱相同的地方。观察柿子的颜色和软硬来比较是否成熟。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操作方法

达到成熟所需时间

第一组

另加2个成熟苹果

7天左右

第二组

温度稍高

10天左右

第三组

不作处理

将近22天

(1)小西同学探究的问题是:      
(2)实验中,第三组的作用是      
(3)请你帮助小西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2、紫背天葵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菜农常采用扦插的方式对其进行繁殖。某科学兴趣小组同学了解到对扦插材料处理的方法不同,将影响扦插的成活率,于是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设计要求

①取20支生长状况相近且良好的紫背天葵枝条,将它们剪

成相同的茎段;随机平均分成两组,标为A组与B 组;

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

②将A组的茎段下方切成水平切口;将B组的茎段下方切

成斜向切口;将两组的茎段插入同一沙性土壤中,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培养。

控制实验条件

③每天定时观察A、B 两组的茎段,记录长出新叶的茎段

数。

观察和记录

(1)本实验基于的假设是      
(2)为判断何种切口方向有利于扦插的成活率,实验组统计了各组长出新叶的茎段总数。实验组不采用观察先长出新叶的组别原因是      
(3)若茎段下方切成斜向切口更容易成活,预测实验的结果为      
3、生物检索表常用来鉴定生物的种类。请利用这张简单的“脊椎动物检索表”,对下列A、B、C、D四种动物进行归类(填字母)。

S类:      R类:      Y类:      

4、“扔纸飞机”是民间传统游戏。某兴趣小组同学认为:纸飞机的飞行距离除了与发射速度的大小有关外,还可能与纸飞机的大小、材料和发射角度等因素有关。为了验证猜想,小组成员将打印纸和旧报纸裁成不同面积的纸张,制作了相同形状的纸飞机若干个,利用固定在室内某一位置的简易发射器,以相同大小的发射速度和不同发射角度(发射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进行多次实验,整理相关数据如表一:

(1)结合表一信息,分析该实验中纸飞机飞行距离与发射角度之间的关系:      
(2)若要寻找纸飞机最大飞行距离的发射角度,在上述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应如何设置发射角度进行进一步实验?      
(3)小组成员又制作了三架形状相同的纸飞机,用该发射器以大小相同的发射速度进行实验,实验要求如表二。若甲、乙、丙这三架纸飞机飞行距离分别为S、S、S , 请预测它们的大小关系:      
5、小琰同学想测量一卷筒纸的总长度。考虑到纸筒上绕的纸很长,不可能将纸全部放开拉直了再用尺测量。

(1)第一种方法是:首先从卷筒纸的标签上了解到,卷筒纸拉开后纸的厚度为d,然后测出卷筒纸内半径为r,外半径为 R,则卷筒纸的总长度L为      
(2)第二种方法是:首先测出卷筒纸内半径为r,外半径为R,然后拉开部分卷筒纸测出它的长度为L0 , 此时卷筒纸的外半径由一开始的R减小到R0 , 则卷筒纸的总长度L为      
(3)测完长度后又想测出整卷圆筒纸的圆周长,他先把一条矩形纸条轻轻地包在圆柱体外面,纸条的边没有与圆柱体的轴垂直(如图),然后在纸条重叠部分用针扎个孔,把纸条展开,再用刻度尺测出两孔间的距离,如此测出圆周长的方法      。(选填“偏大”或“偏小”或“偏大或偏小都有可能”或“正确”)

四、解答题(共1题,共10分)(共1小题)

1、某中学有一个“温度计探究”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开展了有关温度计的专题探究。他们通过查阅资料得知17世纪时,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曾设计过一种温度计,其结构为:一根与麦秆粗细相当的玻璃管,一端与鸡蛋大小的玻璃泡相连,另一端竖直插在水槽中,并使玻璃管内吸入一段水柱,根据管内水柱的高度的变化,可测出相应的环境温度。为了探究“伽利略温度计”的工作过程,课题小组的同学按照资料中描述,自制了如图所示的测温装置,图中A为一个小塑料瓶,B为饮料吸管,通过一个软木塞与A连通,管的下端竖直插在一个大水槽中,使吸管内外的水面有一高度差h。经过讨论,课题组精心设计了一份实验方案,并认真地进行实验探究:

(1)在不同温度下,课题组分别测出了对应的水柱高度h,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温度(℃)

17

19

21

23

25

27

高度h(cm)

30.0

24.9

19.7

14.6

9.4

4.2

相邻高度的高度差△h(cm)

 

5.1

5.2

5.1

5.2

5.2

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

①水柱高度h随温度的升高而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②若在不同的高度,吸管上刻有对应的温度值,则吸管上温度的数值从上往下看,上面的数值要      。(选填“大”“小”或“无法确定”)

③若对应的水柱高为 40.3厘米,则此时所对应的温度大约是      

(2)若要提高此温度计的精确度,对该装置有何要求?(写出一点即可)      
(3)现有一支刻度不准确但刻度线均匀的温度计甲,把它与一支标准的温度计乙对比后发现, 当乙的示数为20℃时,甲的示数为15℃;当乙的示数为80℃时,甲的示数为95℃。问:是否存在这样一个温度,使甲与乙的示数正好相同?如果存在,那么该温度是多少?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